第13章 冥王星为何被贬黜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布拉格召开大会,其中有两项议程是讨论行星的有关问题,提案本身几易其稿,争论非常激烈,最后于24日进行了投票表决。冥王星终于失去了端坐76年之久的“行星”宝座,同时遭遇不幸的还有差点就能看到曙光的谷神星和半路夭折的“第十大行星”2003UB313(齐娜)。天文学家们为这些被清理出行星门户的天体设立了“安慰奖”——它们被叫做“矮行星”。谷神星、冥王星、赛德娜及2003UB313等成为太阳系的第一批矮行星。行星世界从此有了新的章程。

事实上,关于冥王星的归属一直让人头疼不已。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它之前,几个天文学家从理论上算来,它的质量应是地球的2~7倍。但发现它之后,观测表明,其质量只与地球相当。几经起落,在1971年前它被公认为是地球质量的0.8倍,半径为3200千米,可是由此算出的平均密度竟达35克/立方厘米,比铅还重2倍,让人难以置信。为此1971年做了修正:质量为地球的0.11倍,半径为3000千米,平均密度为5.8克/立方厘米。这虽可勉强接受,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将它归类的矛盾:按大小、密度似乎应与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一起属“类地行星”,可这类行星都在太阳附近,它却在最外面;如按距离则应与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为伍,归入“类木行星”,可它又小又密,一点也不合拍。这真像伊索寓言中的蝙蝠,因为它有双翅而不为兽类所容,但鸟类却又因它有可爬行的四肢,无情地把它扫地出门。

加上冥王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又是那么的出格,特别扁长、倾斜,与其他8颗行星明显地不和谐,所以始终有人对它与地球等大行星“称兄道弟”耿耿于怀。在发现了“赛德娜”与“齐娜”后,对它的异议也就更为厉害了,一度有人提出,要把小行星的“老大”谷神星以及“赛德娜”与“齐娜”等一起称为大行星,也就是把行星的阵容扩大到12颗。

除了太阳系不断有新成员发现外,天文学家在其他恒星周围也发现了许多“地外行星”。截至2006年,地外行星已经超过了200颗。这些发现,都使得行星这一概念远远超出了长期约定俗成的范围。因此,提出一个合理的行星定义,不仅是解决太阳系新天体“身份问题”的需要,也有助于我们对太阳系以外的类似天体进行分类。

根据2006年通过的两个决议,太阳系内绕太阳运转的天体有(大)行星、矮行星与太阳系小天体三大类。行星共8颗;矮行星目前为4颗:冥王星、谷神星、赛德娜及齐娜;而原先的绝大多数小行星、彗星及大多数柯伊伯带天体,都属于“太阳系小天体”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