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丙子,有闽士赴公车[16]。岁暮抵京,仓卒不得栖止,乃于先农坛北破寺中僦一老屋。越十余日,夜半,窗外有人语曰:“某先生且醒,吾有一言。吾居此室久,初以公读书人,数千里辛苦求名,是以奉让。后见先生日外出,以新到京师,当寻亲访友,亦不相怪。近见先生多醉归,稍稍疑之。顷闻与僧言,乃日在酒楼观剧,是一浪子耳。吾避居佛座后,起居出入,皆不相适,实不能隐忍让浪子。先生明日不迁,吾瓦石已备矣。”僧在对屋,亦闻此语,乃劝士他徙。自是不敢租是室。有来问者,辄举此事以告云。

【译文】

乾隆丙子年(1756),福建一个举人赴京城参加会试。年末到了京城,仓猝间找不到住处,就在先农坛北的破庙里租了一间老屋。过了十几天,半夜里,有人在窗外说道:“先生且醒醒,我有几句话。我住在这儿很久了,当初因为你是读书人,从几千里外辛苦奔来求功名,因此让给你住。后来发现你天天外出,以为你刚到京城,应该去寻亲访友,也没有怪你。近来发现你常常喝醉了回来,便开始有些怀疑。刚才听你跟和尚说话,才知道你天天在酒楼看戏,原来是一个浪子。我避居在佛座后面,起居出入,都很不方便,实在不能暗自忍着自己的不舒服把房子让给浪子住。先生明天不迁走的话,我已经准备好了瓦块石头。”和尚在对面屋,也听到了这些话,就劝这个人搬到别处去。从此和尚不再把这间屋子租给别人。有人来问,就举出这件事来告诉对方。

【评点】

古代有些读书人,为了应考离乡背井,可是到了繁华都市以后,他们不是读书求知,而是纵情追求感官享受。给这位福建举人上课的,按纪昀的暗示,应该是狐狸精一类的异类,因为它们常常用砖头瓦片作为武器。其实,为什么不是庙里的和尚看不下去,假装成异类的声音来教训这个浪子呢!这种浪子,这种无行文人,太需要有人给予当头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