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归来

顾 蓉[1]

大学光荣毕业了,我与绝大多数的同学一样,又一次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心中迷茫,脚步彷徨。我曾经把就业比作一场人满为患的赌博,那么就业前夕就是一次激烈的“place your bets”(买定离手)。一小部分同学选择了读研深造,一小部分怀揣憧憬进军了北上广,大部分选择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银行、国企,但以造福家乡为高远志向的我,最终选择了“堰归来”,像大雁一样回到了家乡姜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江苏锦泰律师事务所。尽管所学专业与法律毫无关联,但我却被“他”深深地吸引了。性格相当内向的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做律师。是的,转行,并且是就业与转行同步进行。虽然我作出这样的决定备受争议和质疑,但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金陵女子学院,其前身是金陵女子大学,自成立至今,代代“金女大”人的校(院)训均是“厚生”,它源于“圣经”中的一个词语,意思是: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而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帮助别人造福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因而也就更丰满。我觉得,我们工作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更不单纯是为了追逐名利,而是为了追求人生的最高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其中也包括社会价值,我的梦想就是在工作中收获尽可能多的知识、技能和本领,进而将我学到的东西回报给父母、回馈给社会,这是我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认为熟读三大本、凭借一颗公平正义的心,便可轻松跨越全国司法考试这道门槛,“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以“重在参与”的心态安慰了自己的“首跨”失败。第二次备考期间尝试性听了一部分司考辅导课件,结果以四分之差再次名落孙山,当时我给自己的最后通牒是:第三次考试如果仍失败,就转行。因为我觉得如果在旅行的途中被同一处荆棘划破了裤子,就应该果断切换行程方向。我一直用“幸运”来形容自己为什么会以低分通过2013年度的司法考试,如沐春风,心情参照游戏通关时的N次方。现今再问我司法考试难不难,我会说,在你征服它之前,它似乎很难,在你征服它之后,it is nothing!

当我接受并适应了现实,却再一次被天真打败。司法考试期间的学习,收获的仅仅是零碎的、记忆性的、应试型的知识,要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并应用到案件中,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无从下手”的。幸亏,我非科班出身的指导律师,他切身有感于青年律师执业初期的寸步难行,因此非常重视对我的培养,真可谓“传道、授业、解惑”型的好律师,从接谈当事人到制作谈话笔录,从析案方法到庭审技能,从案件挖掘到业务拓展,可以说是将其所学毫无保留地教导于我。然而,再聪明的人学习也需要过程,找对师傅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应该找对方向和方法。办案初期是举步维艰的,庭审笔录都不知如何记录,撰写诉状、辩护词、代理词等更是难如登天,接待当事人都会脸红心跳,我一遍又一遍翻阅了档案室里的卷宗,不放过任何一次参与庭审的机会,利用休息日和闲暇时间对自己所参与的案件进行梳理和小结,就这样连模仿带学习了一段时间,总算能撰写一些简单的法律文书,也学习了一小部分质证和答辩技巧。

从实习到执业,我的律师生涯已近两年,现在仍处于学习和摸索的阶段,结合自身的发展困境,我总结出提高业务能力的四大突破口:“实战”、“钻研”、“理性思维”和“责任”。首先,庭审过程最能直接展现一名律师的综合能力,也是当事人评判律师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师傅常常跟我讲,如何通过沟通的方式让自己的当事人理解和接受案件的分析和结果,如何通过庭审的方式让法官认同你作为代理人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这才是一名优秀律师应该追求的执业方向。在“实战”过程中,我经历了从一开口便脸红到可以冷静独立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这归功于师傅的大胆锤炼,且每次庭审后我都会为自己的表现做小结,同时总结对方代理人以及承办法官的庭审技巧。其次,“钻研业务”是我从指导律师身上悟出的最可贵的工作经验。对于青年律师来说,每一类案件甚至每一个案件,都是新型案件,由案件引申出的适用法律非常广泛,作为非法律专业的执业律师,法律理论素养的缺乏不可避免,更需要我们加强对理论法的研究,同时要大胆尝试新型案件,争取把每个新型案件做成自己的典型案件甚至律师业务领域的典型案例,敢想敢为才能有所作为。当然,一名成功的律师最有别于非法律人的特点莫过于“理性思维”,这里指的是理性的法律思维,且不同于法官、检察官和学者的法律思维,需要我们多元化地去考虑问题,这是当前青年律师普遍欠缺的,成长起来也需要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对案件定性的精准定位,对当事人心理的正确揣摩,对法官裁判方向的有效“引导”,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权衡各方利益关系。最后,引用最近的一句网络流行用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从事律师工作最最重要的便是责任心!责任心!责任心!一位好律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拥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涵盖了律师工作的每一个业务流程、每一个行为细节,在坚定当事人利益至上的同时,我们的作为也必须要和国家、社会以及他人的合法利益紧密结合。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律师职业是当今中国最具有优越地位的社会职业,特别是伴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律师维护法律的历史责任越来越重大,其社会地位日益凸显,但截至目前,至少我本人尚未实际感受到这个职业带给我多大的社会优越感。除了业务能力欠缺方面的困扰,我和其他的青年律师一样,也经常会考虑生存状况、政治地位、执业风险、案件来源、执业环境等,这些都是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在执业过程中可以说是屡遇瓶颈。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希望青年律师从自身角度出发,应首先坚定法律至上、前途光明的信念,将执业初期的三至五年定位为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期,重心放在业务钻研和技能提升方面,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规划,这样在机会到来时才能够更好地全力以赴、厚积薄发。其次,青年律师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大局意识,对个案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力,确保执业的政治方向,达到“三个效果”的统一——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最后,当代的青年律师也应具备强烈的团队意识,每一例诉讼或非诉讼案件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只有靠一个接一个的案件积累,才能总结出各类案件的特殊规律,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强大的团队中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而从律师行业的角度出发,我更希望对青年律师的培养能够成为律师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之一,加强青年律师业务能力拓展和职业素质培训,为我们提供更多发展的平台和渠道。各律师事务所应迅速建立青年律师培养机制,实现“一对一”、“多对一”的师徒相授培养模式,保证青年律师能够在律师事务所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同时鼓励青年律师多发展、再深造,努力打造专业化、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律师团队,做出自己的品牌和特点。当然,好的发展也离不开优良的执业环境,希望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能够尽力为我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的执业环境,加强对律师形象的正面宣传,开展多元化的律师服务项目。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我深知,努力不一定成功,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而我的执业律师之梦已成功启航,成功和回报必须建立在努力和付出的基础上。正如我国著名的80后创业家陈欧在歌中作词,“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坚信,人生的修行永不会止步,作为芸芸青年律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明白青年律师的发展和成长关乎着律师行业的未来,沿途虽几多障碍,愿我们埋头撞向未来!


[1]顾蓉,江苏锦泰律师事务所律师。业务专长:劳动仲裁案件、民商事案件、公司法律事务。电话:13815952050,邮箱:gu.rong.2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