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司印章概述

第一节 印章的法律意义

由于特定的历史传统,中国的印章文化较之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中国,人们往往更愿意认可印章的效力。但在西方,人们往往更愿意认可签字的效力。中国人签署法律文件主要认章,一个圆圆的印章代表的是权力和财富。而外国人签署法律文件更加普遍的是认签名,那些我们看来天书一样的歪歪扭扭的字母组合,我们中国人可能根本看不清,可是人家就觉得放心、没问题。这是因为历史文化不同造成的。

尽管我国《合同法》规定[1],公司对外签署合同的情况下,公司盖章和法定代表人签字都有效,但是绝大部分的公司均会以加盖公章的形式完成签约过程,如果两个公司签署合同只由法定代表人签字而没有盖章,总会让人感觉不放心,即便是熟悉合同法的律师也可能会感觉怪怪的。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印章一般是刻有文字或图案的固体物,通过印文显示的内容或图案与特定的主体相对应。印章在中国古已有之,一般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种。刻有官职名称的称之为官印,其余皆为私印。中国的印章文化,受官印的影响最深。我国几千年历史上,官印一直是官府的象征,是官员身份证明、行使权力的凭证和信物。官印代表了官,有了官印,官就拥有了相应的权力。

在中国语境下的印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特定主体的“人、格、物”。某一特定主体拥有印章,不仅是行使权力的表现,也是对外作出意思表示的表现。公司印章是公司对内管理、对外交往的“信物”。公司在某一特定的文章上加盖公司印章,一般即可代表公司真实的意思表示。因此,加盖了公司印章的文件、合同、信函等,一般推定为是公司意志的体现。

正是因为印章有上述重要法律效力,于是就出现了并不持有印章的人为了“办事”方便而持有多枚印章、伪造公章或私刻公章的情形,或者保管公章的人监守自盗偷盖公章,甚至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私刻自己公司的“假公章”,于是发生大量的犯罪案件和民事法律纠纷。那么,这些伪造印章、私刻印章、偷盖印章签署的法律文件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为了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我们收集和研究了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高级人民法院的近百个相关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梳理和归类整理,总结出了此类案件的裁判规则。

本书将在下述两个方面有显著的指导意义:(1)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深刻理解类似案件的裁判规则,可以作为律师代理类似案件或者法官裁判相关案件时的参考;(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书通过对系列败诉案例的解读,可以帮助企业家、高管和公司法律顾问从他人的血泪教训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不断修正公司印章管理规定和实施流程,避免类似案件发生在自己的企业。通过阅读本书中关于伪造印章、私刻印章、偷盖印章领域系列典型案例和裁判规则,可以从败诉方角度深度剖析败诉原因,从他人的败诉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