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相人心
- 青年报社编 李清川主编
- 1751字
- 2021-12-10 15:04:01
文学属于青年
陈思和
1917年,陈独秀携带着他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移师北京,在北京大学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学革命”。是年一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二月,发表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白话文学运动承载着思想革命的使命,席卷全中国。两年以后, 1919年,《新青年》的思想启蒙直接唤醒了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了应对巴黎和会的外交事件,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爆发了,中国由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之初,仅仅是一个励志型的青年思想杂志。北上以后,短短几年就办得风生水起,获得了全国性的成功。什么原因?北京大学是第一个原因,那是全国优秀青年云集之地;提倡“文学革命”是第二个原因,新文学以其新鲜活泼的语言和形式,深深吸引了大学里的青年学子。新文学浪潮与青年运动相结合,便可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
新文学浪潮与青年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上产生了革命先锋的影响。我曾经把新文学运动领袖们的出生年份列出来:鲁迅是1881年出生的,李大钊是1889年出生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80后;胡适出生于1891年,傅斯年出生于1896年,属于90后;陈独秀是1879年出生,也就是70后的“尾巴”,但他已经担当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新文化运动里几乎没有50后的作家。康有为生于1858年,严复生于1854年,他们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已经被看作是过时的人物。而正是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这样一批70后、80后和90后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创了现代中国的新纪元。
他们所开创的时代,真正是青年的时代。
上面这段议论,是我在读李清川、陈仓主持编辑的《对话百家》系列丛书书稿时,由衷想说的话。他们两位都是有文学情怀的媒体人。我与陈仓相识于复旦大学的课堂里,他来约我做一个访谈。他告诉我,青年报社创办了一个《新青年》周刊,每期用七八个版面来介绍一个当代重要作家,那时已经推出的就有贾平凹、陈忠实、张炜、余华、刘醒龙、欧阳江河、周大新、李佩甫等等,向青年读者展示当代文学的风貌。我被他们的编辑理想深深触动,我知道《青年报》是一家面向青年人的资深媒体,拥有大量的青年读者,由它来隆重推介当代文学,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正处于一个转型更替的关键时期。我在前几年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我的意思是:从五四新文学发展而来的现代文学,原来就其本质而言是青年文学,它含有强烈的文学先锋因素,表达了中国青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情绪和审美形态。但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的稳定和文学功能的变化,更形象一些说,文学已经进入了“中年”阶段。其标志之一,对照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如今在文坛一线创作的活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作家群体,依然是1950、1960年代生人,他们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写作实践,形成了成熟的世界观与写作风格,艺术上也日臻完善,他们是延续五四新文学传统的一代作家,但他们毕竟已经不是青年了。而真正反映着大多数青年社会情绪的文学,却被遮蔽在资本渗透下的网络新媒体、文化市场、大众娱乐等尘霾之中,还没有发出真正的光彩。我把这种文学状态称之为“中年危机”。
因此,如何弥合这两大类文学的健康因素,有效地把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与当代社会生活以及新媒体新技术结合起来,推动新一代的五四精神传人的诞生,把新文学传统的生命活力延续下去,让更多的文学青年了解和认同前辈作家的创作心声和生活态度,在新形势、新环境、新媒体中凝聚起新的力量。这对我们所有不同年龄层次的文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但也是光荣的使命。
在这个意义上,我对青年报社编辑出版的《新青年》周刊,自觉运用大众媒体来向青年读者推介当代著名作家的工作,充满敬意。他们选择的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是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自觉继承者,弘扬他们卓越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总结他们在文学上的精神血脉,扩大他们的创作影响,对于传承新文学传统的血脉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许他们现在做的工作,只是一种堂·吉诃德式的风车大战,但终究是“石在,火种就不会灭”,人文精神需要代代相传。
现在青年报社把《新青年》周刊上的130余位中国作家的对话录编辑成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希望这套六卷本的书能够获得更多的青年读者的喜爱。是为序。
(作者系著名评论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文科资深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