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了解自己的共情天赋——共情类型

可传递的身体疼痛

1992年,美国总统候选人比尔·克林顿在大会上面对激进分子的刁难时说了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能理解你的痛苦。”这句话在大会结束后很快在美国流行起来,还被人们称为“克林顿式关怀”。

我们大多数人都和克林顿一样,会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会对他人的遭遇表示理解,但我们能否感受到他人物理上的疼痛呢?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因身体不适而感到疼痛的人时,我们会感觉到他的疼痛,这种身体上的疼痛具有传递性。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为了证明身体疼痛具有传染性,可以从一个个体传递给另一个个体,就在老鼠身上进行了实验。实验设置为,一组老鼠接受一种有毒物质的注射,该有毒物质会引起炎症,炎症发作时这组老鼠就会感觉到疼痛;另一组老鼠则不会被施加痛觉刺激,它们会被放在被施加痛感刺激的老鼠的旁边,以便实验者观测它们会不会因受到施加痛觉刺激的老鼠的影响而感觉到疼痛。如果它们真的有疼痛反应,那么就说明身体上的疼痛可以相互传递。

实验开始后,接受注射有毒物质的老鼠很快感觉到疼痛,而没有施加痛感刺激的老鼠也表现出了疼痛的反应。而且测量结果显示,这些老鼠虽然只是旁观者,但它们所感受到的疼痛不亚于接受有毒刺激的老鼠,甚至可以说它们感受到了和被施加疼痛刺激的老鼠相同的痛苦。

第三组老鼠作为对照组被放置在另一个房间里,它们不论在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感受不到接受有毒刺激的老鼠的影响,结果与第二组的老鼠不同,它们没有表现出痛觉反应。可当实验者将表现出痛觉反应的一部分第二组的老鼠和第三组被隔离开来的老鼠放置在一起时,这些原本被隔离开来的老鼠纷纷受到了痛觉反应老鼠的影响,也开始表现出痛觉反应。它们虽然没有受到听觉和视觉上的刺激,却从嗅觉中感受到了其他老鼠的痛苦。最终三组老鼠都出现了痛觉反应,而真正接受痛觉刺激的老鼠却只有一组,也就是说第一组老鼠的痛苦传递给了其他两组老鼠。

该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痛苦是可以传递的这一理论,而且该实验结果还可以延伸到人的身体,我们和实验中的老鼠一样能够体验到他人的痛苦,人与人之间的痛苦同样可以传递。我们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体验到别人的痛苦是我们所具有的一项共情能力。

伯明翰大学斯图尔特·德比希尔博士和其同事乔迪·奥斯本为了证明人能产生感应式疼痛,专门找来108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验。

实验中,斯图尔特安排被试观看一些会令人感到疼痛的画面,例如运动员受伤、病人接受注射等,然后让被试说出自己看到这些场景后的心理感受。统计结果显示,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被试表示,他们能从至少一个场景中感受到疼痛,他们不仅会产生疼痛的情绪反应,还能感觉到生理疼痛,例如看到运动员膝盖受伤,他们就会感觉自己的膝盖疼痛。在斯图尔特看来,这些能产生感应式疼痛的人就是“反应者”,而那些未感到疼痛的人则是“无反应者”。

随后实验者在反应者和无反应者中各挑选了10个人,参与接下来的实验。这一次,他们被安排观看三种不同的场景:忍受疼痛场景、令人感动而非疼痛场景和普通场景。当他们观察这些场景的时候,实验者还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fMRI)密切关注着他们大脑的活动情况。fMRI图像会随着大脑血流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实验者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判断大脑哪个区域对某一刺激产生反应。

当被试观看疼痛场景时,实验者发现所有被试——不论是反应者还是无反应者,他们大脑中的情感中心都会变得活跃起来,而反应者大脑中的感受疼痛的相关区域会比无反应者更加活跃。当被试看到令人感动的场景时,反应者大脑中感受疼痛的区域不再活跃,反而平静下来。斯图尔特认为这项实验结果可以充分证明感应式疼痛的存在,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他人的受伤或疼痛产生生理反应。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家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曾做过一项著名的电击实验,他认为被试会为了服从实施电击的命令而无视电击给他人带来的痛苦。

参加实验的被试均为男性,年龄在20岁到50岁之间,一共有40名被试,他们分别来自美国社会的不同阶层,有工人、售货员、商人,也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实验开始后,米尔格拉姆会说这是一项涉及体罚对学习行为的作用的实验,一部分被试扮演老师的角色,另一部分被试则扮演学生的角色。事实上,所有被试都扮演老师的角色,隔壁房间扮演学生角色的人是米尔格拉姆提前安排好的。

实验开始后,扮演老师的被试会被告知,他们虽然看不到扮演学生的被试,却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彼此可以通过声音进行沟通。而扮演老师的被试会拿到一个电击控制器,这个电击控制器连接着一台发电机,可以制造出15伏特到450伏特的电流,每当他们要对隔壁的学生实施惩罚时,就可以按下电击控制器。

实验开始后,老师会得到一张纸,上面列着一些搭配好的单词,老师需要将这些单词交给隔壁的学生,然后进行测验,而学生则通过摁下A、B、C、D四个按钮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由于单词表很长,许多学生都无法正确回答问题,老师不得不对学生进行电击惩罚。

在最初的电击惩罚中,由于伏特数较低,学生们并不会表现出多大的痛苦。但随着错误的增加,电击的强度也在不断提高,当电击达到75伏特时,老师们开始听到学生不满的嘟哝声。当电击达到120伏特时,学生们开始痛苦地喊叫。当电击达到150伏特时,学生们开始求饶,他们会求老师放过自己,自己实在无法忍受电击,想要退出实验。当电击达到200伏特的时候,老师就会听到学生们的喊叫声:“快停下吧,我血管里的血都要被冻住了。”当电击达到300伏特的时候,学生们开始抗拒,他们不再回答问题。当电击超过330伏特的时候,老师不会再听到学生的声音,隔壁一片寂静,学生好像已经疼晕过去了。

学生们的种种反应当然都是演出来的,电击惩罚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但对于扮演老师的被试而言,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真实,容不得他们怀疑,他们相信自己每次实施的电击惩罚都会给隔壁的学生带来痛苦。随着电击强度的增加,许多扮演老师的被试开始怀疑这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他们不想听到隔壁学生痛苦的叫喊声,因此有不少被试提出疑问,可在权威的米尔格拉姆的命令下,许多被试选择继续,只有5名被试拒绝执行电击命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共有14名被试拒绝服从米尔格拉姆的命令,这项实验结果显然证明了米尔格拉姆的猜想,一个人会因服从权威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来,哪怕他们会因此产生焦虑乃至愤怒的情绪,会在执行命令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但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也证明了大多数人能对他人的疼痛感同身受,在实验中被试只能听到学生们痛苦的叫喊声,也就是说他们只被施加了听觉刺激,仅仅是这样,他们都难以忍受,想要结束电击惩罚。如果再加上视觉刺激,没有墙壁的阻隔,他们能亲眼看到学生们的痛苦,那么实验就会出现另一种结果,因为视觉刺激给人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种能感受到他人疼痛的特质,被称为身体共情,属于共情类型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能与他人产生身体共情,当他们看到别人出现不舒服或表现出痛苦反应时,他们就会觉得不舒服或疼痛。像上述实验中的反应者,他们就属于身体共情者。他们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者表示,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通常不愿意观看恐怖电影或新闻中令人不安的场景,因为这些会让他们陷入痛苦中。

当然,身体共情不仅局限于感受他人的痛苦,还包括感受到他人所散发出来的积极信息,例如当身体共情者和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待在一起时,他就会感觉良好。身体共情者能感受到他人身体的状态。

身体共情这种共情类型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首先,身体共情者能感受到他人身体的状态,从而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的需求。例如初为人母的女性在照顾自己的孩子时,就需要与孩子建立身体共情,能敏锐感受到孩子的身体是否舒服,从而在孩子的身体出现不舒服时,她能及时采取措施。但身体共情者也会被这种共情力所困扰,尤其是当他们无法将自己的身体感受和别人的身体感受区分清楚时,他们会将两者混淆,且极易被对方消极的身体状况影响。

深度交流带来的孤独感

蕾蕾从小就是一个对他人情绪十分敏感的人,为此她能轻易得到他人的信任,能与任何一个人顺利建立一种特别而深刻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中,蕾蕾通常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周围的人都愿意和她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

这种情绪上的高敏感性给蕾蕾带来了许多朋友,而且这些朋友与她的关系都不错,但蕾蕾却总是被一种孤独感所困扰。因为她发现自己与朋友的关系的确很亲密,每当朋友们遇到人生困惑,或想找一个人倾诉自己的心事时,蕾蕾总会成为他们的首选,蕾蕾很感谢这份信任,但她同时也觉得自己与朋友们的关系十分疏远,因为他们不会找她聊八卦、逛街、玩耍。

蕾蕾属于情绪共情者,她对他人的情绪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够轻易感受到他人的情绪以及情绪变化,甚至能以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情绪反应。这种快速的、深度共情他人情绪的能力,使得情绪共情者能比一般人更快地进入对方的心理状态,从而理解、体验对方的内心,使对方觉得情绪共情者治愈了自己。在情绪管理上,情绪共情者不仅具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还能管理好他人的情绪。

由于情绪共情者具有治愈他人的能力,他们通常能轻易得到他人的信任,让对方能在他们面前敞开心扉。他们周围的人每当遭遇一些困惑时,就会向情绪共情者求助。在上述案例中,蕾蕾就因为拥有这种治愈力,所以能轻易与他人建立一种特别而深刻的关系,朋友们也把她视为绝佳的倾诉对象。

情绪共情者在情绪上的高敏感性决定了他们能对他人的需求和情绪感同身受。他们十分擅长观察他人语言和行动背后的情绪,哪怕是一闪而过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常常代表着对方的真实感受,所以他人会觉得情绪共情者能对自己进行深度的疏导。

但是,情绪共情并不意味着超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一些情绪共情者如蕾蕾一样,也会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和困难,比如无法轻松地和朋友们聊八卦、逛街,而这些都是女孩日常人际交往中常做的事情。每当有人找蕾蕾倾诉自己的烦心事时,蕾蕾都不会拒绝,她甚至会因为自己能因此而帮到朋友感到开心,她有一种自己被需要的感受。这是许多情绪共情者都会产生的心理,同时也是他们的困惑,他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与倾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认为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一部分。

情绪共情者与讨好型人格者不同,他们不会去主动讨好、取悦他人,也不会期望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可他们与讨好型人格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甚至希望自己能为他人提供帮助。每当有人来找蕾蕾倾诉烦恼时,蕾蕾都会欣然接受,从不会拒绝,因为她觉得此时自己在被别人需要。

在倾诉的过程中,倾诉者一方面需要宣泄自己的情绪,使得自己的情绪得到纾解,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有人解开自己的困惑,给自己一些建议。情绪共情者往往能轻易地做到后者,他们能感受到对方情绪背后的意义,从而真正宽慰对方,最关键的是他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给出最合理、最有价值的建议,这些建议都与他们对情绪的高敏感性密不可分。

对于倾诉者来说,情绪共情者显然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但他们却无法和情绪共情者成为朋友,就像上述案例中的蕾蕾一样,周围的人都觉得蕾蕾是个绝佳的倾诉对象,却不会有人找蕾蕾聊八卦、逛街和玩耍。这是因为倾诉者在情绪共情者面前过度暴露了自我。

在一段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中,自我暴露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信任一个人,觉得这个人很可靠时,我们就会暴露自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情绪和感受暴露给对方。我们通常会在一段值得信任的关系中进行深度暴露,因为我们相信对方不会伤害自己。也就是说,自我暴露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这是情绪共情者所具有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同时也是劣势。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倾听、被理解,希望有人能解开自己的困惑,给自己一些合理的建议。因此当遇到情绪共情者时,大多数人都会自我暴露,随着交流的深入,倾诉者会更加信任情绪共情者,从而会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暴露。在倾诉者的自我暴露下,情绪共情者能快速地与对方建立信任的关系,可对于对方来说,他会对情绪共情者产生恐惧,因为他在情绪共情者面前完全暴露了自我,对方知道了自己太多的秘密,致使他在此人面前会感到脆弱。

每个人都不希望将自己完全暴露在另一个人面前。因此情绪共情者经常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孤独,像蕾蕾一样,她很羡慕朋友们在一起打打闹闹,但她却无法融入其中,因为她知道太多朋友们的秘密了。吃喝玩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社会交往方式,在朋友中间尤为常见。但对于情绪共情者来说,他们往往很难掌握这种吃喝玩乐的社交技能,因为在周围人的眼中他们似乎只适合聊感情、谈人生。

此外,情绪共情者还很容易遭到情感勒索。情感勒索是一种以爱的名义进行要挟,从而迫使对方按照自己想法做事的人际关系。情感勒索者会充分利用情绪共情者敏锐、充沛的情感,成为情感吸血鬼,不断从情绪共情者身上汲取情感能量,每当情绪共情者无法忍受想要离开时,情感勒索者就会以爱的名义进行要挟。

情绪共情者会很容易成为情感勒索的受害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懂得如何在情绪上和他人建立边界,也就是分不清楚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情绪共情者在借助自身情绪上的高敏感性与他人产生共情,帮他人排忧解难后,通常难以将自己剥离出来,无法建立情绪边界,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容易让自己深陷他人的痛苦之中。

蕾蕾常常觉得孤独,虽然她帮助了许多人,周围的人都得到过她的帮助,但他们却从未将蕾蕾当成朋友。蕾蕾对他们而言,更像一个情感服务者,当他们需要排忧解难的时候,就会想到蕾蕾,而蕾蕾也会努力帮助他们,可当他们的困惑解开了,重新投入正常的生活中,蕾蕾就成了被遗忘的那个人。这就好像一个富人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朋友,他们因为钱和富人交朋友,总是找富人借钱,可当富人没钱了,他周围就一个朋友也没了。对于他们来说,蕾蕾就和这个富人一样,只具备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功能,至于蕾蕾有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他们并不在意。蕾蕾想要摆脱这种孤独感,就必须让周围的人明白,她不只是一个情感服务者,还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着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周围的人必须接纳和珍惜她。

对于每个人来说,不论是吃喝玩乐的人际关系,还是深度交流的知心关系,都是我们人生中所需要的人际关系。如果只保留单一的人际关系,不论是吃喝玩乐还是深度交流,我们都会觉得孤独,我们需要多元、健全的人际关系。可对于情绪共情者来说,他们能轻易与他人建立起深度交流的关系,那么又该如何排解这种深刻而疏远的关系所带来的孤独感呢?

第一,情绪共情者要建立自己的情绪边界。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情绪共情者不要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关注对方的感受上,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感受,每当自己因对方情绪发泄而感到不舒服时,应该先照顾到自己的感受,然后在有能力兼顾的前提下去照顾对方的感受、情绪。

第二,学会分辨哪些人值得交往。情绪上的高敏感性是情绪共情者的天赋和能力,没必要刻意进行改变,也不要觉得所有人都在利用自己的共情力,毕竟在人际交往中,人都具有功能性,例如有的人具有扮演知心姐姐的功能,有的人具有扮演开心果的功能。我们所具备的某项人际交往功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我们也会因为对方的某种功能的吸引而主动靠近对方。可如果你发现一些人总是利用你的情绪高敏感性,而不将你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只顾着倾诉他自己的情绪、感受,而不在意你的情绪、感受,那么你就要远离此人。

带着理性与他人产生共情

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主角是一个8岁男孩,名叫伊桑,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无忧无虑地长大,但当他入学后,麻烦接踵而至。在学校的老师看来,伊桑是个有智力障碍的捣蛋鬼,可伊桑的父母不认为儿子智力有问题,日常生活中的伊桑是个小机灵鬼,他的父亲觉得,儿子读不好书是因为缺乏严格的管教。后来伊桑的父亲在学校的建议下,将伊桑送进特殊学校读书,这是一所寄宿学校,以对学生的严格管理而闻名,就像校监介绍的那样在这所学校里“最难驯服的野马也会服帖”。

来到寄宿制学校后,伊桑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了,他被一种强烈的遗弃感笼罩,在这里他变得自卑起来,只能通过各种想象来化解日常生活的难题。后来伊桑的想象力开始异化,他想象的画面开始变得令人恐惧和恶心,不再像以前那样缤纷多彩。其实伊桑是个能轻易感受到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的男孩,只是他在诵读上存在障碍,这也是他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所在。但伊桑就读的学校根本不了解诵读障碍这种病症,只是依照常识将伊桑视为智力障碍者。

对伊桑来说寄宿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恐惧,他渐渐变得麻木、冷漠,不再接受现实世界里的一切,将自己完全封闭在想象中,哪怕是家人也无法让伊桑变得快乐。这时一个名叫尼克的美术老师走进了伊桑的生活,与以往所见的固守成规的老师不同,尼克是个十分注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老师,他很快注意到了伊桑,并对伊桑的痛苦感同身受,他知道伊桑的心理状况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拯救措施,那么伊桑的情况只会变得更糟糕。

尼克通过家访从伊桑的父母那里了解到,伊桑的智商根本没有问题,以前的伊桑是个很机灵的男孩,尤其擅长绘画。对于伊桑的变化,他的父母早就有所感受了,他们努力让伊桑变得快乐,但伊桑对家人的关心无动于衷,家人不了解伊桑的内心,总是被伊桑的麻木、冷漠激怒。父母只觉得伊桑是个令他们痛心的孩子。尼克在了解了伊桑的基本情况后,开始试图说服他的父母,尤其是伊桑那固执的父亲,让他们相信伊桑只是一个患有诵读障碍的孩子而已。想要解决伊桑的问题,就必须得到他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后来尼克还争取到校长的配合。

尼克知道伊桑擅长绘画,但在帮伊桑走出心理阴影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手工制作,在他的带领下,伊桑等学生会通过在沙子里写字来学习,在自然界中学习。渐渐地,伊桑终于战胜了内心冲突,他的绘画天赋也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他在参加绘画大赛的时候,创作出了一幅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的绘画作品,最终伊桑获得了绘画大赛的第一名。

我们能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当我们看到某些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我们会感觉到这些事情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因为我们将对方的感情融入了自己的感受中,例如当尼克老师看到伊桑在学校痛苦的生活时,立刻感同身受,想要帮他摆脱痛苦。但共情力不仅意味着共同的感受,还包括复杂的思维机制。

情绪共情属于共情类型的一种,具体是指我们能分享别人的情绪,例如感受到对方的恐惧、痛苦等。这是长期进化过程中亲代养育和群体生活所赋予我们的能力。情绪共情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使我们对他人的不幸给予某种程度的关心,也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喜悦。但情绪共情也有消极的方面,比如我们会受到对方消极情绪的影响。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发生不幸时,我们会因情绪共情而产生痛苦的感觉。如果这种痛苦感太过强烈,自己又没有能力帮助对方摆脱不幸,我们通常会主动回避这些感受。例如我们得知一个人需要大量的钱治病,我们因为情绪共情而感受到对方的痛苦,可又不能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献给对方,为了摆脱痛苦和内疚的感觉,我们会选择无视。

对于一些从事特殊工作的人来说,如果总是与他人产生情绪共情,他们就无法正常履行职责,例如医生这种工作。如果一名医生经常与患者产生情绪共情,就会因情绪共情而滋生过多的倦怠感,那么他不仅无法正常履行医生的职责,还会出现自杀的风险。

此外,情绪共情还很容易带有偏见。由于共情的进化与亲代养育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能对家人和朋友产生更多的情绪共情。在进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依赖群体才能生存,群体能保护个体免受捕食和伤害,社交联系越强的人越容易存活下来,因此我们会本能地亲近家人和朋友,且倾向于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这意味着我们能与家人、朋友轻易地产生情绪共情,我们更偏向感知与我们亲近的人。例如两个完全不同或属于敌对群体的人,他们通常能与群体内的成员形成密切的联系,能对群体内部成员产生情绪共情,但对群体外的人却存在偏见。

与情绪共情相比,认知共情这种共情类型更容易使人摆脱上述情绪共情的消极方面。认知共情主要是指思考他人的情绪,从而能理解他人是如何思考的,并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的言行。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不同,它更多的是从理性的角度与他人产生共情,通常不会掺入个人情绪、情感。

当尼克看到伊桑被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所困扰,且诵读障碍被老师认为是智力障碍时,他十分了解伊桑的痛苦感受,因为他曾经和伊桑一样,也饱受诵读障碍的困扰,从这个层面上看,尼克与伊桑之间产生了情绪共情,因为他和伊桑是同类人。但尼克没有被情绪共情困扰,而是将情绪共情升华为认知共情,他了解伊桑的痛苦,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伊桑的想法,他选择了家访。

想要做到认知共情,我们就必须试着借助感知力去了解对方的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如何看待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一切,从而达到理解对方的目的,理解对方为什么会出现此种言行。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决定自己是否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对方摆脱困境。

尼克从伊桑父母那里了解到,伊桑曾经是个活泼机灵的男孩,尤其擅长绘画,只是并不擅长诵读。这些了解使得尼克更加确定伊桑的痛苦是严苛的学校管理制度造成的,所以他去找了校长,让校长配合自己帮助伊桑走出困境。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尼克带着伊桑等人去感受大自然,进行手工制作,渐渐地,伊桑不再冷漠、麻木,他的绘画天赋被尼克彻底激发出来,他参加了绘画大赛并获得了第一名。

伊桑的痛苦来自周围人对他的否定,好像他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人。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好,被第一所学校劝退,于是他被父母送到了一所管理更加严格的寄宿学校,在父亲看来,伊桑太过调皮,但只要好好管教,一定能成为学校里的佼佼者。但在这所学校里,伊桑切断了与家人的联系,又得不到老师的称赞与关心,这使得伊桑的自我价值感变得更加糟糕,他越发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但尼克老师所做的一切使伊桑摆脱了这种错误的认知,他不再自我否定,而是开始接纳自己,将自己的绘画天赋发挥出来。尼克老师对伊桑的帮助是建立在认知共情的基础上的,认知共情使他能站在伊桑的角度理性地看待他所遭遇的一切,理解伊桑的痛苦和感受,并且知道如何让伊桑重新恢复自我价值感。

认知共情能使我们了解别人的想法,从而感知对方如何思考,并做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也就是说,认知共情可以促使我们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理解对方的目的。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在和对方产生认知共情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做出改变,使他们改变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帮助他们重新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尼克老师就是这样帮助伊桑的。

认知共情与我们感知力的敏锐程度密切相关,而想要训练自己感知力的敏锐程度,我们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认真观察。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环境时,让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多加留意。例如当你和一个人交流的时候,你可以留意一下对方的眼神、说话的语气以及表情,这样才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第二,善于总结。对一些自己感觉重要的人或事要理清来龙去脉,然后才能找出关键,并想出解决的办法。

与情绪共情一样,认知共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一个认知共情者利用自身超强的感知力和另一个人产生认知共情,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借此来操控对方,那么认知共情力就会变成邪恶的力量,例如十分擅长操控人心的精神变态者。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克莱特就十分擅长与人产生认知共情,并利用认知共情达到操控对方的目的。

汉尼拔被关在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中,他喜欢杀人,还酷爱吃人肉。一天,一个名叫克拉丽丝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女特工来监狱拜访汉尼拔,因为她工作的城市发生了一起连环杀人案。她得知汉尼拔十分擅长分析罪犯的心理,于是她想让汉尼拔分析一下这名变态杀人犯的心理,从而缩小调查范围。在克拉丽丝临行前,她的上司向她嘱咐道,千万不要和汉尼拔做交易。

当克拉丽丝坐到汉尼拔面前时就忘记了上司的嘱咐,她答应了汉尼拔的交易条件,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告诉了汉尼拔,因为只有这样汉尼拔才愿意提供帮助。汉尼拔因此了解到克拉丽丝童年时期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她在父亲去世后被送到姨妈那里生活。姨妈家就在牧场,那里经常发生屠杀牲口的事情,克拉丽丝经常能听到羊羔的惨叫声,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汉尼拔通过克拉丽丝的这段描述,对克拉丽丝产生了认知共情,他能从克拉丽丝的描述中观察到克拉丽丝的恐惧反应,并直接指出了克拉丽丝内心深处的恐惧。最终克拉丽丝不堪忍受汉尼拔对自己心理的剖析,恐惧而狼狈地离开。

汉尼拔的认知共情力已经不再具有善意、积极的目的,他通过认知共情看透克拉丽丝的内心,了解了克拉丽丝的想法和情绪。如果克拉丽丝没有立刻离开,那么她会一步步进入汉尼拔为她设置的陷阱中,最终成为汉尼拔的俘虏。

后来,克拉丽丝又冒险去找了汉尼拔一次,因为连环命案又出现了,这一次克拉丽丝从汉尼拔那里获得了许多有用的线索。汉尼拔不愧是一个认知共情的高手,他从克拉丽丝所提供的线索中精准地分析了该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还推测出凶手童年时期很可能遭受过成年人的虐待,内心因此变得扭曲,凶手长大后还试图通过变性手术改变自己的性别。就在汉尼拔一步步分析凶手的内心世界时,卫兵出现了,将听得入迷的克拉丽丝带走,但克拉丽丝不小心将圆珠笔丢在了那里。克拉丽丝根据汉尼拔的分析找到了凶手,但一个更可怕的连环杀手——汉尼拔利用她丢下的圆珠笔杀死卫兵,从监狱里逃了出来。

在汉尼拔越狱的这整个过程中,他的认知共情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这已不是出于善意,而是利用别人的手段。

敏锐地感受自然界

十八至十九世纪的法国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例如雨果、巴尔扎克等,但一个名叫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昆虫学家却凭借一本《昆虫记》跻身著名文学家行列。法布尔被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法布尔用一生的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还专门为虫子写出了十卷本大部头的书。在《昆虫记》这部书中,法布尔介绍了许多昆虫以及它们的日常生活习性。这是一本昆虫科普类的书籍,但法布尔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昆虫的尊重与热爱使得这本书变得具有文学价值,得到了读者们的喜爱,此外这本书的问世还被看作动物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3岁时由于弟弟的出生,母亲只能全力照顾年幼的弟弟,就将法布尔送到祖父祖母家。在这里,法布尔被乡间的蝴蝶与萤火虫这些可爱的昆虫吸引,并终生对昆虫保持着兴趣和热情。后来法布尔虽然掌握了许多数学、物理、植物学知识,这些也是最容易出研究成果的领域,可以帮助他在教育界、科学界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法布尔却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研究昆虫上。

法布尔还坚持自学,并通过自学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此外,他还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

因为研究昆虫,法布尔被教育界、科学界的权威看不起,他们对法布尔存在很深的偏见,看不上他自学的学历,也看不上他的研究方向。但法布尔根本不在意这些,他的心思全在对昆虫的研究上。

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在法布尔眼中却是观察、研究昆虫的圣地,他全身心地投入各种观察和实验中,还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记录下来。现如今,这块曾经无人问津的荒石园已经成为博物馆。

晚年时,法布尔借助《昆虫记》一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许多人都对他这本书赞不绝口。但法布尔并没有沉浸在《昆虫记》所带来的成功中而是依旧待在自己的荒石园中研究昆虫,鲜与外界交流。

在许多人看来,法布尔显然是个怪异的人,他似乎从来不会消遣,也不会享乐,否则他怎么能忍受荒石园的生活呢?实际上,法布尔多才多艺,除了研究昆虫外,法布尔还自学了许多学科,从数学、物理再到绘画,法布尔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让人们赞不绝口。表面上,法布尔一直生活在清贫与他人的偏见之中,事实上他根本不在意这些,因为他能与自然产生共情,这种共情力使法布尔乐在其中。

提起共情力,我们常常会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在人际交往中,共情力使我们尊重他人的情绪、照顾他人的情绪、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并认同对方的内心感受。共情力会帮助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对他人的感受感同身受,在体会自己情绪变化的同时,也能兼顾到他人的喜怒哀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双方都有较高的共情力,那么他们的关系会变得更亲密、持久,双方也能从彼此身上获得更多满足。

除了人际交往外,我们在进行艺术欣赏时也需要共情力的介入。例如当我们看小说的时候,需要与小说人物产生共情,这样小说才能读得有滋有味,如果没有共情力,小说这样的艺术作品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共情力可以使我们在面对艺术作品时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例如因为共情力的作用,我们才能理解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的压抑与悲愤。

人还会与动物产生共情,最常见的是主人与宠物之间的共情。对于一个养狗的人来说,他的宠物狗能感受到他的情绪变化,他也能感受到宠物狗的需求与情绪变化,也就是说主人与宠物狗之间因共情产生了特别强的联结,这种联结使得主人与宠物相互影响。主人与宠物虽然无法进行语言交流,但可以通过共情来密切关注对方的情绪,从而通过揣测来做出某种言行的反应。例如当宠物狗看到主人不高兴时,会静静地待在主人身边陪着他。

即使是种花养鸟这种情感联结不强的爱好也需要共情的介入,花有花的习性、鸟有鸟的性情,它们会受到人的性格和心情的影响,如果人与它们产生了共情,那么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就能得到保障。而且植物虽然处于生命的较低阶层,无法与人产生情感联结,但它们也能感受到人类的情绪。如果一棵植物总是能得到人的赞美,感受到人的积极情绪,那么它就会生长成一棵健康的植物,否则,遭受咒骂、消极情绪影响的它就会变得枯萎,甚至还会死亡。

除了上述这些共情外,人还能与自然产生共情,有的人能敏锐地感受到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从常见的动植物到日月星辰,这种共情类型被称为自然共情。当然自然共情者的共情范围不一定是自然界这么广阔,他或许只是对自然界的某一特定事物产生共情,例如法布尔,他就能与昆虫产生共情,所以他耗费毕生的精力去关注昆虫,并写出了《昆虫记》这样经久不衰的作品。人们在阅读他的《昆虫记》的时候,不仅仅在了解一只只昆虫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更在感受法布尔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自然的热爱。

其实,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能与自然产生共情,当我们静下心来待在一片树林中时,我们会感受到微风、树木的动静,还能闻到草木的味道,一切好像是静止的,但同时也充满了活力。我们越安静,就越能捕捉到大自然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