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一看就懂的77个经济学故事
- 钱明义
- 1123字
- 2021-04-25 11:00:25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曾经有个笑话说智商在60以下的人都可以成为经济学家。众所周知,一般人的智商都在90—100之间,智商在70以下的人都属于智力低下。那么也就是说,智力低下的人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家。虽说这话稍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正如某个经济学家所说,经济学无非是一门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事务中活动与思考的学问,一般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经济学真的有这么容易懂吗?为什么当我们接触到GDP(国内生产总值)、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生产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等这样一些词时,我们还是一头雾水呢?为什么我们还是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通货膨胀?不知道人民币是升值好还是不升值好?不知道什么叫积极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确实,即便是大学毕业,面对这样一些经济学的词汇,我们可能还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平时在接触这样一些词汇时,往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可能只是一个概念的诠释,一堆干巴巴的文字堆砌在一起,读起来似懂非懂的。但如果我们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或许理解起来就不一样了。想必大家都知道10比9大,但是在经济学中,10却不如9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女人都喜欢自己一直是29岁的年龄,都不想成为30岁的人。而男人也有这样类似的想法,认为49岁属于壮年,还是一朵盛开的花,而50岁,这朵花可能就已经枯萎了。这虽然是一种心理上对年龄的抗拒,但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就经常会感觉9比10要珍贵。所以我们在商场或者超市看到商品的定价,即便是9.99元的商品,商场也不会把价格定为10元。
在经济学上,之所以会出现10不如9大的理论,其实是因为9比10更稀有,而越稀有的商品,其价值就会越高,也就是说如果钻石跟水一样多了,人们结婚的时候可能就不再稀罕什么钻戒了。
通过上面这个故事我们了解到了商品的价值与供应的关系,也明白了商品的稀缺性,也知道了为什么商场及超市的价格会热衷以9结尾的原因。通过这样一些有趣的故事,我们对于这些经济现象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够将之前一头雾水的词汇也都用一个故事来讲述的话,我们可能就能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了,即便成不了,至少也能了解一些市场的规律,理性地选择消费,成为一个理性的社会人。
该书就是根据这样一个初衷,为读者呈现有趣的故事,让读者在故事中了解身边的一些经济学原理。比如,为什么女人的衣服扣子在左边,而男人的却在右边?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看似斤斤计较,实则是处处吃亏?也能从故事中了解一些经济学原理,明白从房子、股票、黄金……选择我们应该投资的种类,可以明白大蒜、绿豆、萝卜、青菜……你该生产什么?消费什么?从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成为经济学“专家”,做一个聪明、理性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