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秦易学

大约在西周初年,《易经》(《周易》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问世,接下来易学产生,开始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历程。作为先秦易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春秋时期,伴随着王官之学的分化,易学出现多元化倾向,诸子易学初步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易学的义理阐释愈益重要,其中的人文精神得以彰显。

从治《易》的学术立场看,春秋易学大体可以区分为“卜筮”“象数”和“义理”三派。卜筮派以龟卜和易象占筮人事。春秋前期,人们更多地从卜筮的角度来利用、发挥《易经》。随着文化思潮的演进,卜筮派易学更多地由卜筮活动进而探求其义理,而非单纯依赖卜筮求得吉凶,超出了三代原始易学的水平。对卜法筮理及卜筮经验进行系统的探索和总结,这就为象数学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韩简云:“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1]韩简的象数之辨区分了两种象数,象有龟象、物象,数则有筮数及基于物象的自然之数。揭示卜筮内含的象数之理而返诸物,为易学的进一步发展确立了一条新的思维原则,由此开辟原始义理学之一途。战国时期的易学继承春秋晚期多元化的易说而又加以反思、扬弃、发挥和综合,将萌生于春秋时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或加以透彻的思辨,进行历史的总结;或加以综合使之系统化,将之作为创建新哲学思想的基础。诸子各派在学术思想上的内部分野,成为划分战国时期易学流派的主要标准。诸子易学在成为这一时期主流的同时,又与春秋时期诸如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乃至纵横家、兵家与杂家等等以及三代以来的易学传统有着内在的、十分复杂的历史文脉联系。

汉初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分先秦诸子为阴阳、儒、墨、名、法与道德六家。《汉书·艺文志》又增加纵横、杂、农与小说四家,是为诸子“十家”。而战国诸子易学若细分之,至少可分为十二家:一、儒家;二、道家;三、墨家;四、名家;五、法家;六、阴阳家;七、兵家;八、纵横家(谋略家);九、杂家;十、农家;十一、术数家;十二、医家或方技家。其中,虽以儒、道家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但墨家、阴阳家、兵家与医家等诸家对《易》也都有重要的发挥。随着战国中后期政治的渐趋统一,诸子各家之间出现了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局面。形成于这一时期的《易传》采自其他各家的思想,又与儒家、道家思想彼此融会而浑然一体,交相辉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易传》“儒道互补、以儒为主”[2]、“吸收百家、综合百家,又扬弃百家、超越百家,从而承前启后,成为秦汉思想的内在灵魂和重要源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