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易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易学在学术上的重大转型和拓展时期,易学由重章句训诂、以象数推衍为范式的儒家易学开始向重义理探究与调和儒、道的玄学派易学转变。这一时期的佛教义理和道教理论的渐趋完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曾溉沾于《易》,反过来亦对易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佛、道学者对《周易》所作的探讨和解说,构成了魏晋易学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

玄学派易学理论的创建,对于魏晋时期易学的发展具有主导性意义。以王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从新的思想立场对《周易》作哲学性的诠释,突破了汉代易学拘泥于象数的治《易》传统。这一时期,在不同学派间展开的易学争论中,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思想问题均有所涉及。玄学家扫落象数,确实澄清了重要的易学问题,但并没有使象数“消解”,更没有最终以玄学取代象数之学。由汉代承袭而来的象数之学不仅没有终结,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发展。魏晋时代,玄学派中亦有一些学者试图对象数问题作哲学的探讨,王朗、管辂、孙登等人对于象数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得魏晋易学呈现出相当复杂的面貌。

东晋以后,中国形成南北对峙的政治局面。南方经历宋、齐、梁、陈四朝,北方由十六国递变为北魏(最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北政治分立,使经学化易学的崇风尚呈现很大不同。“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河洛,……《周易》则郑康成。……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1]南北朝时期的易学,以郑玄为代表的汉末经学易、以王弼、韩伯康为代表的玄学易是两大渊源。两大传《易》系统各有其传播的范围地域。在北方,郑玄一系的易学较为盛行;在南方,王弼一系易学则占绝对优势。郑玄派主象数,以训诂方式解《易》,王弼派主义理,以哲学诠释易学。易学内部中的两大流派因宗尚不同而趋于对峙甚至相互诘难。不同流派在相互批评和交流的同时,佛、道义理又融汇其中,出现了象数和义理相调和以及《易》佛糅合、以《易》阐道的崭新风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易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儒家、玄学、道教和佛教易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尤以玄学派易学的影响为大。自魏晋至唐数百年间,玄学易一直为官方所推崇而成为官方易学,魏晋南北朝易学在学术上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系统地提出易学的哲学本体论这一重要问题,从而最终真正在中国传统易学中开出“义理”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