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内生比较优势与外生比较优势共存和发展与贸易模式

5.1 不发达现象和具有失业的二元结构

如果把内生比较优势引入第2章的李嘉图模型,把外生比较优势引入第3章的斯密-杨格模型,或把国家之间交易效率的差别引入第4章的高级发展经济学模型,那么我们就能用更现实的模型来解释发展和贸易现象。这种类型的模型能够预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元经济现象,以及一个国家出口具有外生比较劣势的商品的贸易模式,只要内生比较优势超过这种劣势。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能够用来预测二元结构的出现、演化和消失。并且,这些模型能够用来分析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工业化文献有关的发展策略及贸易政策。

刘易斯(Lewis,1955)注意到了商业部门和非商业部门之间的二元结构以及商业化程度演进的发展含义。但是,他并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用模型研究分工。分工是与资源从非商业化和自给自足部门向商业化的现代部门转移相关联的。他不知道怎样用具有递增报酬的一般均衡模型来描述二元结构的演化,也不会进行分工的超边际分析。因此,他用一个具有不变规模报酬和非均衡劳动市场的模型的边际分析来考察分工演进的发展含义。拉尼斯(Ranis,1988,p.80)强调,组织二元性的特点是“商业化”与“非商业化”而不是“农业”与“非农业”以及不均衡体制刚性工资概念。钱纳里(Chenery,1979)为了避免结构变化的一般均衡分析,用市场非均衡来解释结构变化。经济学家发展了三种类型的一般均衡模型,用于分析结构变化和不发达现象。克汉得尔和拉史第(Khandker and Rashid,1995)与丁(Din,1996)发展了二元结构的一般均衡模型。在他们的模型里,工资是外生给定的,并且高于市场出清水平。

在高级发展经济学数学模型的文献里,具有规模经济的均衡模型被用来预测二元结构的演化(见Krugman and Venables,1995,1996;Fujita and Krugman,1995)。在克鲁格曼和维纳波斯(Krugman and Venables,1995)、普咖和维纳波斯(Puga and Venables,1998)及巴勒得温和维纳波斯(Baldwin and Venables,1995)的文章里,内生决定经济活动地理位置的均衡模型把二元结构的出现归因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地理位置的集中。柯利(Kelly,1997)在墨菲、谢勒夫和维西尼(Murphy,Shleifer and Vishny,1989)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预测了具有递增规模报酬的现代部门和具有不变规模报酬的传统部门之间二元结构的自发演化。随着交易条件的充分改善,分工水平会提高,二元结构会消失。

在不断增长的内生专业化文献里,具有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的斯密模型的超边际分析能够被用来解释二元结构的出现、演化和消失。这些文献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个人专业化水平的演化和内生比较优势与外生比较优势的共存对二元结构的出现和演化的影响上。在这种文献里,二元结构不仅意味着贸易好处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分配(这种不平等分配与第2章所考察的不发达现象或与第4章所考察的工业和农业部门的分工有关),而且意味着欠发达国家里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商业化部门和看起来像失业的自给自足的个人之间的二元结构。

在第5.2节、第5.3节和第5.4节,我们用具有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的斯密模型说明如何用第三类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二元结构。在第5.5节里,我们用一个扩展的克鲁格曼-维纳波斯模型(Krugman and Venables,1995)说明如何用第二类型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二元结构。在第5.6节里,这个模型能被用来分析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工业化和产业关联网络的协调问题。在这两类模型里,二元结构的演化是一个一般均衡现象,不需要人为的非均衡工资假设。同时,递增报酬和决策者之间事前差别的共存是这两类二元结构模型的共同特征。

学习本章时应问自己以下问题

工业和农业部门的二元结构、贸易好处不平等分配的二元结构以及商业化和自给自足部门的二元结构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由劳动市场的非均衡引起的二元结构与分工演化的转型阶段所产生的二元结构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的共存对二元结构的出现、演化和消失有何影响?

规模经济、产业关联和国家间交易条件差别的共存对二元结构的出现、演化和消失有何影响?

什么是不发达现象和有失业的二元结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