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常用词汇归类与应用
- 林才伟
- 8749字
- 2021-12-22 19:09:17
六 人的生老病死苦
1 生
【呱呱坠地】ɡū ɡū zhuì dì呱呱:形容小儿哭声。指婴儿出生。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尔呱呱坠地,无几月,即生父见背。”如:呱呱坠地,是我们一生的开始。
【生生世世】shēnɡ shēnɡ shì shì指世世代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句践稽首曰:‘大王哀臣孤穷,使得生还故国,当生生世世,竭力报效。'”
【酸甜苦辣】suān tián kǔ là 泛指各种味道。也比喻人生的各种经历和遭遇。清·蒋士铨《临川梦·说梦》:“十年间,尝遍了那些酸甜苦辣。”
【与时浮沉】yǔ shí fú chén 随波逐流,和世俗社会一起发展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冶性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浮生若梦】fú shēnɡ ruò mènɡ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如:人既然来到世上,就要活得有意义,不要浮生若梦。
【饱经风霜】bǎo jīnɡ fēnɡ shuānɡ饱:充分地。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人们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
【曾经沧海】cénɡ jīnɡ cānɡ hǎi 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比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上一般的人或事物。唐·元稹《离思》诗之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他是曾经沧海的人,什么没有见过。
【饱经世故】bǎo jīnɡ shì ɡù世故:处世经验。形容经历的事多了,因而处世的经验很丰富。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一个破落户家的离婚女儿,被穷酸兄嫂冷嘲热讽撵出母家,跟一个饱经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学生谈恋爱。”
【有生以来】yǒu shēnɡ yǐ lái出生以来。《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况你自有生以来,自去世的老太太,以至老爷、太太,视如珍宝。”
【有生之年】yǒu shēnɡ zhī nián指一生中剩下的岁月。秦牧《‹长河浪花集›序》:“徒然感叹往事无补实际,只好用今后有生之年的辛勤努力,来补偿过去的不足。”
【饮食男女】yǐn shí nán nǚ泛指人的本性。语出《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
【浮云朝露】fú yún zhāo lù比喻时光易地,人生短促。《周书·萧大圜传》:“嗟呼,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第景,实不愿之。”
【游戏人生】yóu xì rén shēnɡ把人生作为一种游戏,对待任何事都不负责任,漠不关心,可有可无。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七:“世传端明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2 年龄
【及笄之年】jí jī zhī nián笄:束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如:光阴如箭,我的小女已到了及笄之年,十五岁了。
【豆蔻年华】dòu kòu nián huá 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味,果实种子可入药。夏初开淡黄色的花,常用来比喻处女。诗中“二月初”后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寇年华,玲珑可爱。”如:她用不无嫉妒的目光对豆蔻年华的小英子看了又看。
【及冠之年】jí ɡuàn zhī nián及冠:指男子年满二十岁。如:儿子,你已经是及冠之年了,还像一个孩子似的。
【而立之年】ér lì zhī nián 年届三十岁,又谓三十而立。语出《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鲁迅《阿 Q 正传》:“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指人到了四十岁,能辨明是非而不受迷惑。如:你已经是不惑之年的人了,为什么还受人欺骗呢?
【花甲之年】huā jiǎ zhī nián甲:易经中六十甲子,六十年轮回一次,以甲为第一个字。六十岁又称花甲。如:现在花甲之年的人,还很年轻,还大有作为,何必要长吁短叹呢?
【耄耋之年】(mào dié zhī nián):七八十岁的老人。张爷爷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仍然老当益壮,发挥余热。
【耳顺之年】ěr shùn zhī nián 耳顺: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或是清楚理解听到的话。指六十岁的年龄。《汉书·萧望之情》:“至乎耳顺之年,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
【知命之年】zhī mìnɡ zhī nián指五十岁。唐·白行简《李娃传》:“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
3 老
【垂垂老矣】chuí chuí lǎo yǐ 渐渐老了。如:如今,他已垂垂老矣,不见当年风采了。
【桑榆暮景】sānɡ yú mù jǐnɡ日落时余晖照在桑榆上,一派黄昏景象。比喻人到晚年。如:桑榆暮景,老之所至,你要保重身体。
【鹤发童颜】hè fā tónɡ yán仙鹤羽毛般白色的头发,孩童般红润的面容。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只见路旁走过两个老者,都是鹤发童颜,满面春风,举止大雅。”黄宗英《大雁情》:“我看见一些鹤发童颜的科学家奋发挺进,拾级而上。”
【七老八十】qī lǎo bā shí指年纪很老,七八十岁。形容年老之人。如:不要以为自己七老八十,倚老卖老。
【满头银发】mǎn tóu yín fā 头发白了。如:他父母已经满头银发,但是为了儿女,还要去上班。
【步履蹒跚】bù lǚ pán shān蹒跚:腿脚不灵活,走路摇摆、缓慢的样子。指行走十分困难。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七回:“只见一个大脚老婆子,生得又肥又矮,手里捧着一对大蜡烛,步履蹒跚的走了进来。”
【风烛残年】fēnɡ zhú cán nián风烛:风中摇晃着光亮的灯烛。形容临近晚年。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七十六回:“着你日后出头为国家出身大汗。老夫风烛残年,倘不能见,九泉之下也兀自欢喜。”如:刘老师今年七十多岁,已经是风烛残年,但依然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地耕耘着。
【日薄西山】rì bó xī shān薄:迫近,接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事物接近灭亡。《汉书·扬雄传》:“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如:反动势力已日薄西山,终将灭亡。
【人老珠黄】rén lǎo zhū huánɡ比喻人年纪大了,如同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了。曹禺《日出》第三幕:“可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岁数大了点,熬不出来,落到这个地方。不耐心烦受着,有什么法子?”《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年轻,翻身的日子有的是,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
【头童齿豁】tóu tónɡ chǐ huò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头顶秃了,牙齿缺了。形容人衰老的容态。唐·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如:命运多舛,如今他已头童齿豁,垂垂老矣。
【老态龙钟】lǎo tài lónɡ zhōnɡ龙钟:身体衰老而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宋·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如:他虽然两鬓苍苍,老态龙钟,但嗓音还是那样圆润、洪亮,不减当年。
【钟鸣漏尽】zhōnɡ mínɡ lòu jìn 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响,漏壶的水已经滴完。指深夜。比喻人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鹤发鸡皮】hè fā jī pí鹤发:指白头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形容老人容颜衰老的样子。北周·庾信《瘦子山集·竹仗赋》:“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也作“鸡皮鹤发”。唐·李世民《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老当益壮】lǎo dānɡ yì zhuànɡ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年纪大了,志气应该更为豪壮。现在形容人老、干劲大。《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骥:好马。枥:马吃草的槽。比喻有志的老年人,虽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我虽然退休了,但老骥伏枥,不达目的不罢休。
【宝刀不老】bǎo dāo bù lǎo宝刀还锋利。比喻年纪虽老,而技术和力量却仍不减当年。《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知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君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如:他虽年逾古稀,但宝刀不老,上山下乡,不少年轻人还赶不上他。
【返老还童】fǎn lǎo huán tónɡ返:回到。由老年回到童年。形容老年人身体好,仍像童年一样。陆文夫《小贩世家》:“青春不能常在,精神却是可以返老还童的。”
4 病
【百病丛生】bǎi bìnɡ cónɡ shēnɡ什么病都有。如:他戎马一生,久经沙场,如今老了,百病丛生。
【五劳七伤】wǔ láo qī shānɡ中医学上,五劳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指太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清·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大同之世,生人最乐,内无五劳七伤之感,外极饮食、宫室、什器、服用、道路之精。”如:他年纪轻轻就虚弱多病,五劳七伤,出人意料。
【奄奄一息】yǎn yǎn yī xī奄奄:形容气息微弱的样子。形容生命已到了最后关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五:“此时秀童奄奄一息,爬走不动了。”
【元气大伤】yuán qì dà shānɡ 本源之气受到严重伤害,难以复原。比喻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受到了致命打击。如:这次车祸,令他元气大伤。
【瘦骨嶙峋】shòu ɡú lín xún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骨头突出。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五章:“就在这时,一个人突然朝他扑了过来,是一个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女人,她踉踉跄跄,眼看就要跌倒。”
【不治之症】bù zhì zhī zhēnɡ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形销骨立】xínɡ xiāo ɡú lì形容身体极其消瘦。冰心《秋风秋雨愁煞人》:“我想英云哪里是老成,简直是心死。哪里是苗条,简直是形销骨立。”也作“骨立形销”。
【沉绵枕席】chén mián zhěn xí疾病缠绵,经久不愈。如:他今年经常沉绵枕席,卧床不起,也不去看病,令人十分担心。
【半身不遂】bàn shēn bù suí瘫痪,半个身子不能动。这是中医学上说的一种病症。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无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如:他高血压导致中风,半身不遂。
【病入膏肓】bìnɡ rù ɡāo huānɡ 膏肓:我国古代医药上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比喻情况严重。《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盲,现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
【弱不禁风】ruò bù jīn fēnɡ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如:林黛玉弱不禁风,更显得窈窕美丽。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xiān tiān bù zú,hòu tiān shī diào先天: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没有出生以前。后天:人或动物离开母体后的时期。形容人在母胎中缺乏营养,出生以后又缺乏调理。如:如果一个人先天不足,后天又失调,他的身体一定非常糟糕。
【面黄肌瘦】miàn huánɡ jī shòu脸色发黄,肌肤消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到半后晌,被捉去的人陆续回来了,一个个面黄肌瘦,浑身是伤。”
【骨瘦如柴】ɡú shòu rú chái形容非常瘦,像干柴一样。《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旧日神情威似虎,今来体骨瘦如柴。”如:半年不见,一见,他已是一个骨瘦如柴的病人了。
【身心交病】shēn xīn jiāo bìnɡ交:一齐,同时。病:损害。身体和心情都很坏。如:你现在身心交病。心病治好了,其他病也会不治而愈。
【蒲柳之姿】pú liǔ zhī zī蒲柳:水杨,因为落叶早,所以常用来比喻人的体质弱。比喻人的体质衰弱。也用来形容韶华易逝、容颜易老。如:他蒲柳之姿,弱不禁风。
【望秋先零】wànɡ qiū xiān línɡ 零:凋零。望见秋天来了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直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南朝·刘义庄《世说新语》记载:“君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二竖为虐】èr shù wéi nüè 竖:小子。虐:恶毒的害人行为。《左传·成公十年》记载,晋景公病重,梦见他的病化成两个病魔为“二竖”。后用“二竖为虐”形容为疾病所困。如:他二竖为虐,病了三年,最后住了医院。
【不省人事】bù xǐnɡ rén shì 省:明白。指失去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事理。《张协状元》戏文第三十二出:“那胜花娘子……紧闭牙关,都不省人事。”
【弱不胜衣】ruò bù shènɡ yī 胜:担任,承受。形容人瘦弱得连衣服的重量也承受不了。比喻十分娇弱。如:她弱不胜衣,病得不轻。
【河鱼之患】hé yú zhī huàn河鱼:腹疾的代称。患:病。指腹泻的病。也作“河鱼腹疾”。《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如:他昨天吃了海鲜,得了河鱼之患,现在卧床不起。
【鸠形鹄面】jiū xínɡ hú miàn 鸠形:指腹部低陷、胸骨突起。鹄面:脸上像黄鹄。形容身体瘦削,面容憔悴。如:一场大病,他整个人变得鸠形鹄面,看着让人心疼。
5 死
【一命呜呼】yí mìnɡ wū hū呜呼:叹词,借指死亡。指人死亡。常含诙谐意味。老舍《二马》二:“马夫人,不知道是吃多了还是着了凉,一命呜呼的死了。”
【寿终正寝】shòu zhōnɡ zhènɡ qǐn寿终:年老而自然死亡。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人死后灵柩一般停在此屋。指年老死在家中。也比喻事物的消亡。徐迟《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新老殖民主义总有一天是都要寿终正寝,从地球上消失的。”
【死于非命】sǐ yú fēi mìnɡ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汉·韩婴《韩诗外传》一:“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元·无名氏《十探子大闹延安府》杂剧:“无罪之人,死于非命,咎将谁归?”
【溘然长逝】kè rán chánɡ shì溘:忽然,突然。突然死去。如:他昨天还活灵活现,今天却溘然长逝。
【与世长辞】yǔ shì chánɡ cí 辞:告别。同人世永远告别了。闻一多《一二·一运动始末记》:“联大学生潘琰小姐胸部已经被手榴弹炸伤……便于当日下午五时半在云大医院的病榻上,喊着‘同学们,团结呀!’与世长辞了。”如:他虽然与世长辞,但留下的丰功伟绩,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命丧黄泉】mìnɡ sàng huánɡ quán黄泉:地下的泉水,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人已丧命,魂入阴间。如:要是他不那样飞扬跋扈,也不致命丧黄泉。
【含笑九泉】hán xiào jiǔ quán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面带笑容,身无遗憾而死。如:我们为国捐躯的先烈们,见到今天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富裕,他们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死得其所】sǐ dé qí suǒ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如:他激昂慷慨地说:“人皆有死,要死得其所,为国为民去死,我死而无怨。”
【死而后已】sǐ ér hòu yǐ到死才停止。形容献出一切。鲁迅《准风月谈·爬和撞》:“这样,爬了来撞,撞不着再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呜呼:文言叹词。哉:语气词。表示悲哀、痛惜。《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也作“於乎哀哉”。《诗经·大雅·召旻》:“昔先区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地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也指人死亡。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二:“那宋金方年六岁,宋敦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
【吹灯拔蜡】chuī dēnɡ bá là吹了灯,拔掉蜡烛。比喻人死亡或组织机构垮台。如:人死了,如吹灯拔蜡,便什么也没有了。
【风中之烛】fēnɡ zhōnɡ zhī zhú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人或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你看我年未五旬,须发已白,老病衰残,竟似风中之烛。”如:他已似风中之烛,草上之霜,只希望儿女们好自为之。
【行将就木】xínɡ jiānɡ jiù mù木:棺材。快要进棺材了。指人将近死亡。如:我今年已八十有三,行将就木,但仍要用有生之年为人民做出贡献。
【回光返照】huí ɡuānɡ fǎn zhào由于日落时的光线反射,因而天空又短时间地发亮。比喻人将死时,神志忽然清醒或短暂的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表面上的短暂繁荣。《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此时李纨见黛玉略缓,明知是回光返照的光景。”朱自清《经典常读·文第十三》:“所以唐末宋初,骈体文又回光返照一下。”如:在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中国封建专制最后的回光返照终于消逝了。
【尸居余气】shī jū yú qì余气:残余的一点气息。指人躯壳虽在,仅剩下一点气。形容人即将死亡。《晋书·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后多指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犹言比死人多一口气。如:他已经尸居余气,无可作为了。
【天夺之魄】tiān duó zhī pò 魄:魂魄、灵魂。天夺去了他的灵魂,比喻人之将死。唐·柳宗元《为裴中丞贺破东平表》:“臣闻负恩于纪者,鬼得而诛,犯顺穷凶者,天夺之魄。”也作“天奇其魄”。如:宋秦桧卖国求荣害死岳飞,其案情败露,天夺之魄。
【兰摧玉折】lán cuī yù zhé兰:兰草。摧:折断。兰草折断。旧时比喻贤人夭折。多用以哀悼人不幸早死。如:她生得如花似玉,歌声飞扬,驰名中外,不幸夭亡,兰摧玉折,令人惋惜。
【生荣死哀】shēnɡ rónɡ sǐ āi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常用来称誉被敬重的死者。如:周总理生荣死哀,十里长街,哭声震地动天。
【香消玉殒】xiānɡ xiāo yù yǔn 香、玉:指女子。殒:死亡。指美丽的年轻女子死亡。徐迟《牡丹》:“船抵大江中流时,她跃过栏杆,投身昏黑的江水中。尸体已经在下游打捞到了。虽然香消玉殒,依旧面目姣好云云。”也作“香消玉碎”。
【撒手人寰】sā shǒu rén huán撒手:手松开了。人寰:人间。指人死亡。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中说:“程继光、王凤卿也撒手人寰。”如:最好的人,也要撒手人寰。
6 苦
【生离死别】shēnɡ lí sǐ bié生离:活着分离,很难再见。死别:永别,到死不能再见。指难以再见或永久的离别。唐·杜甫《赠别贺兰轩》:“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如:人生最不幸的莫过于生离死别。
【含冤负屈】hán yuān fù qū蒙受冤屈。如:他含冤负屈,为儿子的事四处奔走。
【叫苦连天】jiào kǔ lián tiān不断叫苦。形容痛苦得很。钱钟书《围城》:“好好的文科不念,要学时髦,去念什么电机工程,念得叫苦连天。”
【满腹苦楚】mǎn fù kǔ chǔ满肚子痛苦。如:他被人冤枉,满腹苦楚,没处申诉,闷坐在家中,茶饭不想,夜不能寐。
【受尽煎熬】shòu jìn jiān áo受尽苦难和折磨。如:她在旧社会,婚姻不幸,受尽煎熬。
【孑然一身】jié rán yī shēn孑然:孤单的样子。孤零零一个人。形容无伴无儿女。《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都管》:“一个开线铺的员外张士廉,年过六旬,妈妈死后,孑然一身,并无儿女。”
【鳏寡孤独】ɡuān ɡuǎ ɡū d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泛指没有劳动力又无依无靠的人。周立波《禾场上》:“如果是鳏寡孤独,真正失去了劳动力的老人家,政府和农业社都会保障他们生活的。”
【孤苦伶仃】ɡū kǔ línɡ dīnɡ伶仃:也作“零丁”,孤独。形容孤单困苦,没有依靠。明·汤显祖《还魂记》:“今生怎生偏则是红颜薄命,眼见的孤苦伶仃。”
【少失怙恃】shào shī hù shì怙恃:依仗,依靠,凭借。《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来用“怙恃”为父母的代号。如:他少失怙恃,寄人篱下,受尽苦头。
【生老病死】shēnɡ lǎo bìnɡ sǐ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苦,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等。《百喻经·治秃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五:“就是剩下一些钱,人家不会放到人民银行的,防个生老病死?”如: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谁也不能逃避这规律,你还是要坦然面对。
【千辛万苦】qiān xīn wàn kǔ极多极大的辛苦,形容受的苦太多。《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前来经文说父母种种养育,千辛万苦。”如:受尽千辛万苦,方能出人头地。
【倒悬之急】dǎo xuán zhī jí倒悬:将人倒挂。比喻极其危急、困难的处境。《后汉书·臧洪传》:“北鄙将告倒悬之急,股肱奏乞归之记耳。”如:中东一些国家战乱,其国民众有倒悬之急。
【苦不堪言】kǔ bù kān yán痛苦得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形容极其痛苦。陈忠实《白鹿原》第六章:“先生为关中大儒,既已困拮如此,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也作“苦不可言”。
【骨肉分离】ɡú ròu fēn lí骨肉:一般指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家人因故分散,不能够团聚。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也作“骨肉离散”。
【含辛茹苦】hán xīn rú kǔ 辛:辣。茹:吃。形容忍受各种辛苦。司马文森《风雨桐江》:“母亲二十八岁守寡,把他们两兄弟含辛茹苦地养大。”
【苦海无边】kǔ hǎi wú biān 比喻苦难无穷无尽。如:他原以为熬上几年就能出头的,不料苦海无边,竟在那儿葬送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