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常用词汇归类与应用
- 林才伟
- 4932字
- 2021-12-22 19:09:16
三 行旅风俗迎待
1 行旅
【千里迢迢】qiān lǐ tiáo tiáo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途遥远。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十六:“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如:老张千里迢迢地从新疆赶赴广东去认亲。
【万水千山】wàn shuǐ qiān shān 形容路途遥远险阻。贾岛《送耿处士》诗:“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如:红军越过万水千山,历尽艰险曲折,终于到达了陕北。也作“千山万水”。
【跋山涉水】bá shān shè shuǐ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赠品……跟他们跋山涉水,在水里火里就是牺牲生命也不肯丢的东西。”如:县委书记和县委其他同志,跋山涉水,走访山区,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
【栉风沐雨】zhì fēnɡ mù yǔ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如:我国广大的地质勘探者,幕天席地,栉风沐雨,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为了寻找矿藏资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风雪载途】fēnɡ xuě zài tú路上有风有雪。形容旅途艰辛。如:这次旅游正逢天公不作美,风雪载途,让人扫兴不已。
【披星戴月】pī xīnɡ dài yuè指在夜间赶路或早出晚归。多形容辛苦劳碌。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八:“人生最苦为行商,抛妻弃子离家乡。餐风宿水多劳役,披星戴月时奔忙。”如:经过一夜披星戴月的急行军,终于按期赶到了目的地。
【日夜兼程】rì yè jiān chénɡ兼程:一天走完两天的路程。日夜不静,以加倍的速度赶路。如:我为了赶时间,日夜兼程,终于按时赶到。
【旅途劳顿】lǚ tú láo dùn旅途中劳累。也作“鞍马劳顿”。如:外出旅游,旅途劳顿是难免的。
【冒炎暑,顶烈日】mào yán shǔ, dǐnɡ liè rì冒着炎暑,顶着太阳。如:在旅途中,我们冒炎暑,顶烈日,不避风雨,完成了这次任务。
【风餐露宿】fēnɡ cān lù sù在风里吃饭,在露天住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如:他们经常在野外作业,风餐露宿,没有节假日。也作“餐风宿露”“露宿风餐”。
【秉烛夜游】bǐnɡ zhú yè yóu手执着蜡烛夜间去游玩。古时形容及时行乐。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万里长征】wàn lǐ chánɡ zhēnɡ征:远行。一万里路的远行。形容非常远的旅程。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走马观花】zǒu mǎ ɡuān huā比喻粗略地看看。也作“走马看花”。宋·杨万里《和同年李子西通判》:“走马看花携绿扬,曲江同赏牡丹香。”现多比喻观察事物不细致,了解情况不深入,好像骑在马上看风景一样。冰心《寄小读者》:“走马看花,雾里看花都是看不清的,何况是雨中驰车,更不必说了。”
【远近风貌,历历在目】yuǎn jìn fēnɡ mào,lì lì zài mù远近的风景都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如:我们坐在车上,远近风貌,历历在目。
【风尘仆仆】fēnɡ chén pú pú风尘:旅途上风吹尘扬,仆仆:疲劳的样。形容在旅途中劳累辛苦。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也作“仆仆风尘”。
【风雨无阻】fēnɡ yǔ wú zǔ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照常进行。《醒世恒言》三十二:“只因客船重大,且是上水,有风则行,无风则止。黄秀才从陆路短盘,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不虚此行】bù xū cǐ xíng虚:空。没有空跑这一趟。形容这趟走得有成效。如:这次上海旅游,正逢世界博览会,我们借此参观,不虚此行。
【人生地疏】rén shēnɡ dì shū指初到一个地方对地方情况和当地的人都不熟悉。如:我们到台湾,人生地疏,幸亏有导游小姐,很快使我们了解了一切。
2 风俗习惯
【入国问禁】rù ɡuó wèn jìn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清他们的禁令。《礼记·曲礼上》:“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也作“入境问禁”“入境问俗”。
【入乡随俗】rù xiānɡ suí sú到哪个地方就顺从哪个地方的习俗。常形容随遇而安。古华《芙蓉镇》第一章:“就是他的一口北方腔,如今也入乡随俗,改成镇上人人听得懂的本地‘官话’了。”如:我们的部队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入乡随俗,与当地的群众打成一片。也作“随乡入俗”。明·汤显祖《邯郸记·望幸》:“那怕珍馐不齐,老皇帝也只得随乡入俗了。”
【习非成是】xí fēi chénɡ shì 习:习惯。错误的东西相沿成习,有可能被当作正确的。钱玄同《寄陈独秀》:“于是习非成是,一若文不用典,即为俭学之征。”如:有的字音读错以后,以讹传讹,习非成是,反而取代了原来的读音。
【习焉不察】xí yān bù chá习:习惯。焉:文言语气词。含有“于是”的意思。察:觉察。习惯于某些事物就觉察不出其中的问题。语本《孟子·尽心上》:“习矣而不察焉。”李大钊《新闻的侵略》:“国人习焉不察,每忽视外人在华之新闻宣传事业……此种新闻的侵略,只有中国才有。”
【习以为常】xí yǐ wèi chánɡ 习:习惯。养成习惯,就当作平常的事了。冯定《平凡的真理》二十四:“成见是食而不化的经验,积习是习以为常的行动。”如: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每逢节日,他总是不能在家团聚,对于这一点,他的爱人已经习以为常了。
【习与性成】xí yǔ xìnɡ chén 习:习惯。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后多指坏习惯成为本性,难以改变。《尚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也作“习以成性”。
【约定俗成】yuē dìnɡ sú chénɡ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共同认定而形成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导于约则谓之不宜。”马南邨《燕山夜话·“烤”字考》:“近几年来,大家在推行简体字的过程中,都比较熟悉约定俗成的道理。”如:常用的短语、成语,都是约定俗成的。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xí sú yí zhì,ān jiǔ yí zhì 风俗习惯会改变人的思想,久而久之,还会改变人的气质。《荀子·儒效》:“习俗移质,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如:古人云:“习俗移志,安久移质。”我们要重视风俗习惯,对不好的风俗习惯,不能因之顺之,要有移风易俗的勇气,要树立新风尚,改变旧习惯,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本色。
【自然而然】zì rán ér rán不经外力作用而使然。形容很自然,不刻意做作。郁达夫《水样的春愁》:“出了校门,踏着月亮,我的双脚便自然而然地走向了赵家。”
【未能免俗】wèi nénɡ miǎn sú俗:指习惯、惯例。没能摆脱自己不以为然的习俗或常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当时的人在七月七日那天都要晒衣服,阮咸家贫,就用竹竿挂上一条布短裤晾在外面,有人感到奇怪,阮咸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3 欢迎与接待
【接风洗尘】jiē fēnɡ xǐ chén设宴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洗去客人旅途上的尘土与劳累。《封神榜》第七十七回:“左右,快去摆酒,先与二位贤侯接风洗尘。”
【觥筹交错】ɡōnɡ chóu jiāo cuò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筹和酒器的交互错杂。形容宴饮欢乐。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仅用几句话,就把当时官宦们那种奢侈、豪华,觥筹交错,一掷千金的情景描绘出来了。
【酣畅淋漓】hān chànɡ lín lí酣畅:畅快、尽兴。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也形容文艺创作中感情抒发得极为充分。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在另一首里,他的耿耿丹心和峥嵘意志,更加表达得酣畅淋漓。”
【酒酣耳热】jiǔ hān ěr rè酒酣:喝酒喝得很痛快。形容酒兴很浓。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宾至如归】bīn zhì rú ɡuī客人到这里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多形容招待周到、殷勤,使客人十分满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四方之客,一入鲁境,皆有常供,不至缺乏,宾至如归。”
【无微不至】wú wēi bù zhì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清·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张姬爱儿如己出,姬病,儿侍奉汤药,无微不至。”
【嘘寒问暖】xū hán wèn nuǎn嘘寒:向受冷的人呵热气。问暖:过问别人的冷暖。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冰心《关于女人:我最尊敬体贴她们》:“我们从办公室里回来,总希望家里美观清洁,饭菜甘香可口,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恭敬不如从命】ɡōnɡ jìnɡ bù rú cónɡ mìnɡ主人的热情客气不能推托,还不如高兴地接受主人的命令。多用为表示接受对方盛情款待或赠予时的谦辞。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先生休作谦,夫人专意等。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休使得梅香再来请。”
【后会有期】hòu huì yǒu qī以后还会有相见的机会(多用于离别时安慰对方)。金庸《鹿鼎记》:“茅兄,咱们就此别过,山长水远,后会有期。”
【地主之谊】dì zhǔ zhī yì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指当地的主人对客人应尽的情义。阳翰笙《风雨五十年》:“诸位为民除害,辛苦了!兄弟聊备薄酒,以尽地主之谊。”
【传杯换盏】chuán bēi huàn zhǎn盏:杯子。酒席宴上互相斟酒。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
4 劝说与勉励
【节哀顺变】jié āi shùn biàn节制悲哀,顺应变故。用于吊唁慰问别人丧父母之词。也用于一般丧亲。《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十七:“吾兄节哀顺变,保全金玉之躯。”
【化悲痛为力量】huà bēi tònɡ wèi lì liànɡ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赵朴初《永难忘(自度曲)》:“闻号召,意深长:‘化悲痛为力量!'”
【失败是成功之母】shī bài shì chénɡ ɡōnɡ zhī mǔ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如果没有好处,为什么是成功之母?”也作“失败乃成功之母”。
【胜败乃兵家常事】shènɡ bài nǎi bīnɡ jiā chánɡ shì兵家:用兵之人。胜利或失败对指挥作战的人来说是常有的事。后多用来劝慰失败的人不要灰心。清·洪昇《长生殿·贿权》:“我想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偶然失利,情有可原。”也作“胜负乃兵家常事”。
【勤能补拙】qín nénɡ bǔ zhuō拙:笨拙。指后天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笨拙。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李欣《业精于勤》:“辛勤是才能的基础。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年之计在于春】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南朝梁·萧绎《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自强不息】zì qiánɡ bù xī自己积极向上,不松劲,不停息。《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舍《福星集》:“要知道养尊处优会产生腐化,勤俭朴素才能自强不息。”
【再接再厉】zài jiē zài lì 接:交战。厉:同“砺”,磨。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原指公鸡每次相斗之前,先磨快一下嘴。后多作“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奋斗。郭沫若《入幽谷》:“虽然战败了,不要气馁,要……再接再厉,直到最后胜利。”
【更上一层楼】ɡènɡ shànɡ yī cénɡ lóu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原指开阔眼界,要立足更高的地位,后比喻在已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展宏图】dà zhǎn hónɡ tú宏图:远大的设想,宏伟的计划。实施远大的设想,宏伟的计划。如:希望你大展宏图,鹏程万里。
【学无止境】xué wú zhǐ jìnɡ止境:尽头。学问是没有到头的,是学不完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好自为之】hǎo zì wèi zhī i自己妥善地处理,好好干下去。陈忠实《白鹿原》第三十一章:“道理不必解说,日下这兵荒马乱的世事我无力回天,诸位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