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我的故事

○银川二中 田 敏

我出生于1959年,到今年2019年已经整六十岁了。回想自己这六十年来除了七岁前在家里自己支配时间自由玩耍外,其余五十三年都没有离开过“教育”。八至十七岁在小学、初中、高中念书,是在接受教育;十八岁开始“上山下乡”当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村子任“民办老师”从事教育,十九至二十三岁在大学读书再次受教育;大学毕业至今分别在盐池一中、盐池县教育局教研室、银川唐中、银川二中等单位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看看本人这一生真的与教育有不解之缘——教育使我成长,教育使我受益,教育使我享受,教育更给了我生活的保障。因此,教育在前,教育为大。所以我把题目改作“教育”和我的故事更合适一些。就从“我的老师”, “我的学生”, “我的校长”三方面说起。

我的老师

吴英琴 李 强 陈永中 张宏图 吴家麟 萨本仁 汤宜庄 严维同

教过我的老师有多少?回忆起来,有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时有些难以计数,他们形象清晰可见又亲切温暖。至今当我想起他们的课堂还能让我神往、激动的就要数上面八位老师了。他们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原因。吴英琴、李强两位是我小学时的老师,他们当时在盐池县大水坑公社小学任教。吴老师是银川人,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到大水坑小学教我们的语文课,她非常干练,话不多,脸上很少笑容,不怒自威,上课嗓音洪亮,板书一个或几个生字于黑板中央,穿一身笔挺的呢子装,皮鞋锃亮,吴老师的课堂安静得能听到心脏的跳动声,给我的幼小心灵留下至今不忘的记忆。李强老师是数学老师,个子很高,普通话不太标准,但数学课的思路异常清楚。陈永中老师是我初中阶段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对历史、考古很有研究,我对语文的兴趣与他的鼓励分不开。张宏图老师1975年前后在盐池一中任高中数学教师,我有幸成为他的学生,张老师极有才华,在那个年代尤显突出,简直有点鹤立鸡群,他上课纯银川话,数学课从不带三角尺、圆规等教具,但他那漂亮的板书和信手一画的各类数学图形至今还在眼前。吴家麟、萨本仁、汤宜庄、严维同四位老师是我到宁大读书时分别带我们班形式逻辑、二战史、亚非拉史、资本论导读的四位老师,吴家麟老师把逻辑课上得轻松、幽默、有趣、简单,使你在听故事中学会了抽象生涩的逻辑知识;萨本仁老师是我见过男士里面最讲究仪表和衣着的一个人,1978年至1979年那时的他应该有四五十岁了,但他给我们上课时发型从来都是一丝不乱,呢子中山装烫得棱角分明,他讲二战使你感到历史的严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欣赏讲亚非拉史的汤宜庄老师用竖版的方式写在黑板上的漂亮板书,使你想起中国旧时的课堂;严维同老师对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马克思原著的激情澎湃的经典解读似乎再无二人……如果从上小学算起,我的老师中最早教过我的应该已经有五十多年了,但岁月的风霜并没有冲刷掉这些老师在我记忆深处的痕迹,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越来越真切。我想这是因为这些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让学生终身不忘,那就是:热爱教育且有真本事,对自己所教学科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他们给我今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做老师千万不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否则你一定当不好老师。

我的学生

我当老师至今已有三十八年(包括民办老师),作为老师的我,老师当的怎么样?我不敢说好到哪里去。但我敢说我在这几十年的老师生涯中没有忽悠过学生,没有敷衍过课堂,没有混过一堂课!首先从备课说起,由于我小学中学基本上都是在学农、学工、“文革”中度过的,因此文化知识基础很差,除了背诵过几篇毛主席诗词语录外,肚子空空的。1978年参加高考也是因为平时爱看一点闲书比别人多考了几分,到了大学虽有四年,但也仅仅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看书,说真心话分到盐池一中当老师自己并不是很有自信的。我1982年8月份到盐池一中上班,1983年8月学校安排带高三,面对比我小不了几岁的高三补习生,我想起了毛主席说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要想上好课,先从备好课开始,当时高中政治课主要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两个本子虽然不大,可都是原著的“压缩饼干”。我们知道给高中学生上课不在于你能讲多难多深,而是把抽象的理论通俗易懂地给学生表达清楚。为此,凡是学校图书馆能看到的相关书籍,我都要找来学习,比如:哲学类主要有杨献珍、艾思奇、肖前、周国平、韩树英等人的书,政治经济学主要有于光远、徐禾、宋涛等人的书。这些人的书现在看来大多都是加上自己理解的观点,对马列原著的再解读。我发现自己在大学并没有把博大艰深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搞得多么明白,通过当高中老师就等于又一次真正系统地学习了一遍。现在我认为这只是做好一个政治老师应该具有的一个理论的基本,也就是你所教的学科的四梁八柱,这是政治老师必须具有的第一个素养。但怎么把它清楚地交代给学生,让学生喜闻乐见,喜欢上你的政治课,这又是另一回事儿,怎么办?课堂上说话得让人爱听怎么办?当然,清楚明白是基本。但,还有可能是意味深长,可能是忍俊不禁,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可能是如梦方醒,可能是鞭辟入里一语中的,等等。这些都要靠恰当的语言才能达到!政治老师必须要记住和粗懂一点名人名言,一点诗词歌赋,一点寓言故事,一点中外历史、逸事,一点生产生活知识。否则面对那些抽象的理论你都无法准确地描述和表达出来,更不要说课堂吸引力了。可见语言的丰富生动是当好政治老师的第二个要素。第三也许是课堂上和颜悦色的态度,也许是富有磁性激情的声音,也许是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的能力,也许是一碗水端平的作风,等等。从盐池一中到今天,我的教育活动、我的课堂主要都是从这三个方面努力的。自己也做了一些事情,因此,盐池一中、银川唐中、银川二中我分别教过王斌、宋时芬、刘凯、郑少锋、谈丹、金志刚、韩冰、邢阳、孙天旭、杨佳、王潇潇等这样的单科或综合的全区状元和北大、清华学子。想到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培养出自己崇拜的学生。”这些娃娃真的是让我十分崇拜。当然作为老师所教的学生更多的是考入其他大学的或者是从事其他工作的学生。但这三点我到今天也不敢说都做到了,做好了。不管哪一天,哪一位,在哪里,教过的学生中有讲起我,说当年教过我政治课的那个田老师没有忽悠我们,还凑合吧,我就念阿弥陀佛了!

我的校长

如果从学生时代算起,领导过我的学校领导,或者说我经历过的学校领导,好像鲁迅在《一件小事》中说过的一段话:“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在接受教育和自己从事教育的几十年中,领导过我的领导的确有很多,大多已记不起了,或者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王家光、杨静两位校长让我成长,教我受益!

先说王家光校长,王校长是我从盐池调到银川唐徕回民中学的第一任校长。当时她任唐中校长时已经六十岁了,是从九中校长调到唐中担任这所学校第一任校长的,据说当时银川市领导为给新成立的唐中物色一位好校长还颇费了一些时间,最终选中的王家光。唐中是1990年成立的,我1992年调到这里,当时一走进这所学校就感觉到那种个个争先、人人奋进的不一样,再稍稍熟悉一点发现这一切来源于一个人,就是校长王家光。她早晨6点多到校,晚上7点后离开学校,有时她还会在晚自习到学校看看。她的在校时间每天都在10个小时以上,由于王校长的以身作则,那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整个唐中没有一个懒惰的、倦怠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执着爱生”的三种精神,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唐中在一无生源,当时的学生大都来自于唐槐新村附近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子女,二无名师,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各个学校调来的年轻人,1993年唐中的第一届毕业生刘凯就在大家想不到的时候于无声处听惊雷,勇夺全区理科状元。就在这几年,唐中还取得全国“萨马兰奇杯”知识竞赛奖、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国务院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多学科唐徕渠综合考察”项目获自治区教育厅课题一等奖等。各种荣誉蜂至沓来,现在我认真仔细想来,王校长在唐中初期所建树的丰功伟绩无人能比,她的教育情怀,她对学生的爱、对老师的关心、对不称职教师的处理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校管理者学习效法的。比如在端午节、中秋节为了给学生补课,她会把粽子、月饼和做好的鱼从家里拿来与我们这些高三老师一些过节;她能叫出全校学生的名字;她让教书不认真、学生意见大的几位老师限期两至三个月必须调离;等等,我认为她就是“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第二位我要说一下2005年我调到二中遇到的杨静校长。杨校长与我共事不算太长,我2005年10月份来二中,她2008年调离二中,只有不到三年时间,但杨校长所做的几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第一件事是我刚调二中杨校长分配我协助赵晓龙校长筹备银川二中与上海老师的“聚焦课堂”活动。这种活动在当时的银川并不多有,开始我也不以为然,后来感觉到这个活动对二中老师的锻炼和影响是直接的和长远的。通过这次活动也使我有机会与上海华东师大教授霍益萍等大家相识,大大开阔了自己彼时狭小的视野。关键是杨校长在当时就有了学习上海等发达地区先进办学经验这样的思路和意识,和她对学校发展方向大势的掌控。一直到现在,杨校长在管理中所表现的那种学校管理者对新事物对科技发展的积极的追求和学习态度,以及不遗余力培养广大中青年老师的热情,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第二件事是杨校长筹建并完成了银川二中从文化街到民族街英才巷的搬迁,新校奠基时我曾代表唐中参加过奠基仪式,可后来银川二中180亩大院子的繁杂工作完全是在杨校长的指挥下,一锹土一块砖建起来的,它倾注了多少杨校长的心血!后来我到二中的一段时间里负责后勤总务工作,看到银川二中大气美丽的校园和建筑,看到杨校长当年所干的整个二中校园工程,我不禁在自己的内心无数次竖起大拇指!真是无愧于子孙后代啊!第三件事是那些年每年到招生季杨校长安静祥和地在自己办公室办公的样子,本人到过很多学校,见过很多热点学校的一把手,却很少见到像杨校长这样的,在自治区一流学校任一把手的闲庭信步。心地无私天地宽呀!

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我在盐池一中任政教主任开始算起,到2003年1月任银川唐中副校长,到2005年调到银川二中任副校长至今,我在学校领导岗位上工作也有几十年了。我的教育故事肯定和这些工作分不开,2017年我已到花甲之年,承蒙高小军校长的抬举,委托我代表二中到滨河分校担任执行校长。这所学校虽小,但开头重要,我重任在肩,不能辜负高校长的信任,更不能有辱使命。现今当我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时,我要由衷地感谢前面的先贤,他们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他们催我奋进,使我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