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篇

教学相长 亦师亦友

○银川二中 王 萍

2018年是第34个教师节,我们一起度过了24个。每一年都翘首期盼这一年的团聚!师恩难忘!高中岁月里,您为我们点燃希望的光芒,丰富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影响着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1991级高一(2)班全体同学

这是去年教师节,我们班聚会时学生给我写的贺卡,这也是我们从2000年(我调到银川工作)教师节开始终连续十九年未间断的教师节聚会。

这个班是我刚毕业带的第一届学生,学校是县城中学,但学生基本上都是农村孩子,经过不懈的奋斗,他们中有近一半现在都在银川成家立业,他们中有民营企业家,有高校教师,有读到博士学位的,有已经取得了正高级职称的,有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的……他们的孩子如今又成了我的学生。

1991年7月,我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回到了母校中宁中学,报到第一天,学校党委书记杨国兴就对我说:“欢迎你参加党课学习。”(1993年11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被选为校团委书记,县团委委员)我被安排担任高一(2)班班主任(学生由抽签决定),带高一(1)、高一(2)班的语文课,同时负责学校广播室工作。高一(1)班是年级组长王文华(后来担任关帝中学校长)老师的班。我时常不知道班会怎么上,于是就派学生到隔壁(1)班去“打探”,然后我们“照猫画虎”,即便如此,我们班在学校各项考核中都位居前列,每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都能获奖(三年中只有一次一二九知识竞赛例外)。我每天早上来打扫办公室卫生,学生看到了就主动来帮忙。当时学校偶尔会从外地给老师采购蔬菜等,放学时,就会有骑自行车的学生在校门口等着帮忙送。那时每学期还有近一周的劳动,有一年秋季我带领学生参加“农田基本建设”,整修水渠,有县委的领导来视察工作,我们学生居然对县委领导说:“请你们把我们老师带回去(县委领导有小汽车,我是搭同事摩托车去的)。”我们班当时有一位唯一被学校定为“双差生”的同学,有一次班会课顶撞了我,那时是冬天,我下午放学刚回到家,就有几个学生紧跟着到了我家,我母亲拿出苹果招待他们,其中一个大个子男生说:“老师,你笑一下我们就吃。”1994年高考成绩公布后,那个所谓的双差生第一时间跑到我家对我说:“老师,我们班考得很好!”尽管他榜上无名,高中毕业后就自谋生路了。二十多年后,一次银川聚会上,他专程赶来,已是不惑之年的他见面就向我鞠躬:“老师,谢谢您!”

这一幕幕,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五年前,他们毕业二十周年聚会,当我到现场时,他们用一面照片墙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因为他们居然还收集了不少我的家庭生活照。我爱人也年年参加我们的聚会,被我的学生们称为“闫老师”。去年,我爱人去泾原扶贫,学生知道后,组织了“爱心捐助活动”,共收集书籍、衣物三十多箱,装了满满一皮卡车。

这一件件细碎的往事,似乎太简单,甚至没有情节,也许真得算不上是故事。但它却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将我和我的学生们融为一个整体、一个生命共同体。我突然想起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情景,这不是一个以孔子为中心,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宣扬“仁政”的一个共同体吗?当然,吾辈无论如何是不能和孔子相提并论的。我只是感受了一种师生之间这种长久的相互影响,这不是课堂、课本所能完成的。我在思考,老师对学生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传授不再是老师的主要价值,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和知识的灌输者,不再是传授技艺的教练,而是学生的人生精神导师,是培养学生智慧、帮助学生成才、启迪学生心智的智者。

多年后,我在任教的第四所学校,从高三时接了一个班的课,前任老师非常优秀,我举重若轻。一年后,我收到了这样一些留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您让我相信,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从您平时的衣着作风,我感受到了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女子的端庄大气,也切实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您不仅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我们的精神向导。‘达已’与‘达人’,您都结合自身体会与我们交流。”“您是我认为最‘佛系’的一个人,度人度世的情怀和海纳百川的包容。”……作为一名老师,还有什么能比得到学生这样的评价更幸福的事呢?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老师们所教的课本知识、课堂内容大都已经“还给了老师”,唯有他们的形象、性格、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如我的小学老师在雪地里帮我寻找圆珠笔的情景,我的初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对我说的一句“你的作文烧成灰我都能认出来”,我的高中英语老师说“你上大学一定要入党”,这些却深深影响着我的成长。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是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一句话,后来知道这是一位教育家说的,再后来就真的成了我对这个职业的理解,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关乎生命的生长,关乎民族的未来。我相信教学相长,相信教师的人格力量。

今天,肩负了更多责任和使命的我,将牢记“立德树人”的宗旨,不断思考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育人路径,为生命的成长、为民族的复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