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学生的作品

○银川景城一中分校 刘彦成

记的是去年的夏天,在放学的路上,一位同学向我问好,我也礼貌地给了回应,看他好像也没有继续要走的意思,我便随口问:“你以前在哪上学?”他说:“我在山东,后来随父亲来到滨河新区这所学校。”我说:“你觉得你们学校和现在的学校教学方法和效果哪里更适合你?”他说:“这里更适合,这里的老师更注重课堂里师生的互动,让我有更多思考时间。”我听了后有种惊讶和羞愧,惊讶的是学生更在乎课堂里的师生互动,羞愧的是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并不理想……

那天过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执教生涯,四年前在一个农村学校里,虽说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都给了我很多的感触,但在行动上其实还是故步自封,并没有把这些新理念、新思想应用到实践中,或许是当时学校里只有我这一位生物老师,没有好的导师引领;抑或是当时的十六节周课时和兼顾学校实验室的管理而无暇尝试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凡此种种,让我适应了讲授式的授课习惯,学生看起来也蛮喜欢我的课堂,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自从去年考入银川二中这个大集体中,在滨河新区这所新的学校继续任教生物学科,想到这位学生的回答,我意识到自己的讲授式的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我不得不做出新的尝试和改变,否则就是误人子弟。有幸的是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通过校内听课、评课找出不足并组织教师到集团内的兄弟学校交流学习,我从思想上慢慢接受并尝试课堂实践,虽然在一节课的时间上不好把控,当看到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和他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我心底有了丝暖意,经历了“一师一优课”的磨炼、感受了“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的洗礼,我逐渐发现新的教学理念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而不是被动的知识灌输;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纯粹的识记;它更在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是成绩决定一切。

当面对课堂里那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我们本身的职责就是要和学生一起绘制属于他们的艺术作品,作品的绘制离不开学生充足的思考,更离不开老师的循循善诱。如何让每一幅作品都有价值,需要我们通过广泛的阅读,站在更高、更广的视角勾画轮廓,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把书本里的知识生活化在每幅作品上,让每一个看似深奥的理论,在体验和交流中勾勒出他们笔尖下最优美的线条和最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