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用生命书写本色——记最美奋斗者李进祯
- 德润吴忠
- 中共吴忠市委宣传部 吴忠市文明办 吴忠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5436字
- 2021-05-06 10:52:17
◎ 马超
人的一生就是努力和奋斗的一生,生命的过程就是努力与奋斗的过程。这并不是说人生艰辛苦涩,没有情趣,恰恰相反,人生的乐趣就存在于这些追求、努力和奋斗之中。每个人都有抱负,在不同时期为自己确立目标,并为之奋斗。
流星在划过太空的那一瞬间,留下了精彩,留下了美丽;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李进祯就像流星、蜡烛一样,生命走到尽头,也要留下美丽的痕迹。
——题记
2017年10月25日,是一个让人刻骨铭心而又悲痛的日子,宁夏同心县兴隆乡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主任、财政所所长李进祯,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岗位上。
南华山哽咽,清水河流淌着泪水。李进祯还没来得及给乡亲们打声招呼,就这样匆匆地走了。
认识他的人无法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他的妻子王学红扑到床前:“不会的,让他多睡一会儿,他会醒来的……”他的同事丁海涛泪流满面:“怎么会是这样?那么精干的人,说走就走了……”李堡村村民李自刚听闻噩耗号啕大哭:“好人啊,让我们如何不想他……”
李进祯同志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生命的美丽,完成了自己生命的华章。
李进祯离开我们快两年了,他的感人故事仍在塞上大地久久地传扬着。
生命的最后时刻,李进祯挂念的还是国家的公事。平日里亲朋好友经常奉承说:“你人缘好,关键是没有架子。”“官儿,我是什么官儿?”李进祯每次听了这话总是满脸不高兴:“当干部的,要想不挨骂,就得有一颗公心,离百姓近点儿,再近点儿。”
“麻烦你让白玉仓赶紧把乡上的电费交了,我那还有几笔扶贫资金要兑付……乡上干部的住房补贴登记表也催着要呢……”看着说话吃力的李进祯还一遍遍地交代工作,丁海涛眼圈红了,这个人胸中似乎只长了颗公心,思量事情永远先考虑公家,考虑别人。直到被抬上救护车,他最挂念的,还是自己分管的扶贫工作……
的确,在李进祯工作的近30年里,一个“公”字是他最有分量的书写。
李进桢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做的是群众期盼的事,是让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事。
从1988年参加工作那天起,李进祯一直从事乡财政工作。从各类惠农补贴和征地拆迁补贴到乡干部的工资发放,从养老保险收缴到后勤保障支出,李进祯是乡上干部和老百姓的“管家”。
李进祯任兴隆乡财政所所长多年,在外人看来他手握“大权”——兴隆乡产业扶贫、征地补偿、退耕还林、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笔笔都要经他的手办理。
他的桌子上永远堆着一摞摞票据账单,每天的工作不是伏案核算票据,就是在银行、财政、扶贫等部门间来回跑。
李进祯虽是所长,但更像个“跑腿儿”的办事员。
“人家有的乡会计把票据算完,就让各村自己拿去银行兑付,但李进祯从来都是亲力亲为,对每项工作都负责到底,他这种干法,十里八乡都不多见。”大学生村官王有刚说。
这些年,李进祯把自己上班的时间往前调了1小时。“早点去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到上班时间就能准时去其他单位办事了。”李进祯总这样说。
为了保障每一笔扶贫款项及时精准拨付到位,他几乎是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工作。在李进祯离世前的3个多月里,他几乎没有一次正常上下班,主动放弃休假,“5+2”“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
“李所长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得最早,熄得最晚。”在乡政府看门的罗正俊老人最有发言权。闲暇时,罗正俊喜欢和李进祯聊天。“我对他说得最多的,是早点回家休息。他总说自己忙点没有啥,及时给老百姓把扶贫钱发下去最要紧。”
李进祯严谨认真,坚持原则,甚至为一笔“七角钱”的款项而较真,有时别人会说他钻“牛角尖”“一根筋”,但他不以为意。在他去世前,兴隆乡扶贫资金兑付率已达到96%以上,做到了工作“零差错”。
李进祯随身总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详细列着每天的各项工作,干完一项,划掉一项,有时还会列着老百姓提的问题。在兴隆乡,乡亲们都知道李进祯的电话。问扶贫款的、问拆迁补贴的,甚至问乡上其他工作的,不管是不是李进祯负责,他总是认真回答。对不知道的情况还要记下来,了解后再回复。
“不管早晚,总有人给老李打电话问事。只要是老百姓打来的,他再累再困都耐心给人家解答。”王学红说。
在李进祯手里,每一笔账都清清楚楚。大到全乡6个村4717户的扶贫资金拨付,小到同事们领用的笔墨纸张,李进祯都细细记录核对。兴隆乡每月的财务台账,他总是早早地做完。每年年底对账,乡上的资金账目在他手里没出过一分钱差错。
对老百姓的钱,李进祯算得清清楚楚,绝不少给一分;自己,绝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
有一次,有个受李进祯帮助的乡亲提了一只羊羔看望李进祯。客人出门时,李进祯提着羊羔追了出去,把羊羔绑到客人的摩托车上,说啥都要让人家拿回去。“老百姓不容易,咱不做让老百姓戳脊梁骨的事。有些东西吃下去不好消化。”李进祯回来对妻子说。
李进祯生活俭朴,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在单位,办公用品对职工应配尽配,对自己能省则省,用私家车办公事没有加过公家“一滴油”;在家里,100平方米的房子,除了墙上的钟表,没有装饰过的痕迹。大家说他是全县“最穷酸”的财政所所长。
在兴隆乡,李进祯的办公室是干部和乡亲们没事儿就爱去坐上一会儿的地方。李进祯常说:“乡里乡亲,能帮一把是一把,都是我自己的亲人。”
走进李进祯的办公室,那张破沙发尤其引人注目。这5年,来来往往办公室的人多,沙发坐出一个坑,下陷得厉害,皮子多处开裂,李进祯就拿一厚沓旧报纸垫着。后来坐的人多了,沙发陷出一个大坑,他又放上垫子继续凑合着坐。
罗正俊好几次开玩笑地说:“李所长,你管着那么多钱,给自己换个新沙发坐嘛。”“屁股下的东西么,不用那么享受,能凑合着用就行,给公家省两个钱。”在李进祯眼里,只有私人的东西当公家的用,但公家的东西绝对不能随便浪费。
从过去的摩托车到后来的小轿车,李进祯经常私车公用。走村串户,翻山越岭,李进祯常开着自家的轿车奔波在乡政府和各单位间。有时乡干部下村顾不上吃饭,他还开车一个村一个村给同事们送饭。
“我来兴隆乡这几年,老李从没拿着加油条子找我和乡长签过字。”兴隆乡党委书记马海军说。
李进祯深入乡村,奔走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助群众理思路、找项目、办贷款,寻找脱贫路径。这个没时间休息的财政所所长,却能够为他的帮扶对象做到“随叫随到”。
“老李宁愿自己多跑一段路,也不让百姓多等一分钟。在群众拆迁款、扶贫资金等支付上,他常攥着票据到工地上找领导签字履行手续,老百姓夸他官做得明白、公道。”兴隆乡李堡村村支部书记李小军说,一次李进祯到村委会走访,看到伤残村民李长青在儿媳搀扶下挪向村委会二楼,他二话没说背起老人上了楼。
“你们为啥不早点告诉我,我都没能见他最后一面……”听闻李进祯离世,兴隆乡李堡村的李自刚老汉忍不住抹眼泪。
认识李进祯,始于一次“争吵”。因为对拆迁补偿不满意,有一回,李自刚和乡干部吵了起来。李进祯听到后,赶紧把他劝到了自己办公室。“大爷,先进来喝杯茶消消气吧,有事慢慢说嘛,气坏了身子咋弄。”
气头上的李自刚不买账,指着李进祯鼻子骂,李进祯却不急不恼,哈哈一笑说:“我是乡上的会计。大爷,你的事一时半会儿确实也没法解决,我会记着多帮您问问进展,免得您老人家受累跑路。”李进祯沏好茶,双手递给李自刚。
看着一脸微笑的李进祯,李自刚倒有些不好意思,跟着坐进了他的办公室……从那以后,只要李自刚去了乡政府,李进祯都专门把他请进自己办公室,温言细语,热茶相待,帮着李自刚合计他家的事。他时不时还主动打电话给李自刚,告诉他事情的新进展。
一口香浓的八宝茶,马俊两口子喝得有些苦涩,“没有李所长,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以往来家坐坐,他总是称赞这茶越泡越甜了,以后他却再也喝不到了。”
就在两年前,马俊一家还是特困户,供3个孩子上学,常年欠着外债,老屋裂了大缝也没钱修补。“那时候一到周五就犯愁,孩子们回来要给生活费,得东跑西借地打发呢。”马俊说。
2015年,马俊和另外4户村民成了李进祯的帮扶户。第一次到马俊家,李进祯就给他做起了思想工作。“现在养牛的行市那么好,有没有想法贷款养牛?”李进祯问。
“你当银行搞慈善呢,没个可靠人担保,谁贷款给我!”马俊没好气地说。
“我看主要问题是你自己有没有心,你要真有这个心,我给你担保。”李进祯说得很坚决。过了两天,李进祯打电话给马俊,说贷款的事办妥了,3万元。
凭着这3万元贷款,马俊当年就买了4头牛,养了11个月,转手净赚1.2万多元。尝到了甜头,马俊一头扎进了养牛事业,从4头到10头再到16头牛,马俊家3个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家里的房子也装修了。
李进祯帮扶的贫困群众田志福养牛68头,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田自福家里一共有7口人,2014年以前,他家每年收入不到1万元。在李进祯的鼓励引导下,田自福开始贷款建牛棚扩大养殖,从过去吃了上顿愁下顿,发展到现在的年收入超过30万元。老田回忆说:“那时候,李所长总上门给咱讲贷款政策,让咱打消顾虑,并主动做咱的贷款担保人。没想到,当年到期还本付息后,咱就净赚了近5万元。”随着家庭条件的好转,田自福拆了土坯房,盖起了砖瓦房,彻底摆脱了贫困。
多年来,在兴隆乡干部评价中,李进祯常年好评率100%,找他办事的群众,都是绷着脸来,笑呵呵地走。
送葬的那天,同心县天寒地冻,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却自发地聚集,2000多人默默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李进祯的突然离开,对于妻子王学红的打击是巨大的。600多个日日夜夜,时间并没有成为很好的疗伤药,反而让曾经的那份爱变得更加深沉。拖着虚弱身子的王学红对笔者说:“老李离开快两年了,我还无法一下子从悲痛中走出来,他在我心里占得太重了,主要是舍不得。”
“他是个好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家务活很少做,自己也不愿意让丈夫做家务活。看着老李每天工作那样辛苦,很心疼他。”王学红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
“人世间‘人’字最难写,笔画简单,但多少人终其一生却写不好;如果一个人能把‘人’字写好、写漂亮了,哪怕只活别人的一半时间也是有价值的。”
“20年来,我们是彼此的桃花源,那里阳光明媚,笑声融融,温馨浪漫。”
……
这些话都是李进祯留给妻子最为丰盛的精神食粮。
2019年,李进祯的儿子李浩楠以548分的高考成绩被郑州大学录取。李浩楠用这份成绩单回报父亲曾带给他的教诲。
谈及父亲的离去,李浩楠至今无法释怀,整个人都是忧伤的,嘴里总喃喃地说:“那个始终给我温暖的父亲就这样匆匆走了,那个谆谆教诲我的‘老师’就这样匆匆走了。”
儿子眼中,李进祯是个非常合格的父亲。尽管工作很忙,但只要有空,李进祯会经常陪儿子聊天、读书、滑雪、摔跤。儿子也把这个开朗幽默的父亲视为朋友。生活中李浩楠总亲切地称父亲“老李”,他们父子俩的关系亦师亦友。
王学红起身走进卧室,拿出一把小铲子,指着铲子说:“这就是老李为了让孩子玩泥巴,自己动手做的一把铲子。”
“那时候我还小,父亲每个周末回来,都会和我一起在院子里玩泥巴。他总说每天接触大自然,不仅能使我身心受益,而且能陶冶性情。”李浩楠说,“父亲一生反对空洞说教,他总是用宽厚的身板身体力行地告诉我,身教重于言传。今天15岁的我终于明白那些年这把小铲子对于我的意义……”
2016年,李浩楠将父亲的小铲子写进了中考作文,并以父亲为题,表达了他对“老李”的爱。
“父亲是给我授之以渔的伯乐,是看到我灵魂深处的知己,他亦师亦友地以一种无言的爱帮助我成长。”李浩楠说。
在李进祯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下,李浩楠正向着他的“样子”成长。
“爸爸总教育我,与人为善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一片广阔的视野。”李浩楠说。
李浩楠18岁成人礼那天,王学红将一支胎毛笔送给了儿子,“这是老李用李浩楠的胎毛制成的毛笔,本打算等他结婚时候送给他,可老李没能等到那一天……”王学红哭着说,“他爸爸就希望儿子能用这支特殊的笔,书写更精彩的未来。”李进祯离开时,李浩楠正在读高一,如今,他就要步入大学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李浩楠的话讲,父亲的行为、品德、人格等对他来说是一种促他向上的力量,是立于他面前的一面镜子、一面旗帜。
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做标杆,李浩楠才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更清晰的人生参照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是李浩楠对父亲的庄严承诺。就像他在微信朋友圈中所写:今后,“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一生的信标。
在王学红的眼里,李进祯是个君子,他们结婚18年,丈夫表里如一,人品是完美的,帮助别人成了他的习惯。
李进桢只做了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做了他工作中所做的事情,点点滴滴的事情彰显了他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也让我们从李进祯的人生轨迹中看到了生命的高度。
王学红拿出了李进祯保存了30多年的笔记本,在已经发黄的扉页上,有他16岁时记下的一句话——“水之所以晶莹饱满,是因为它有一颗明澈、谦逊向上的心。”如今,这句话永远刻在了他52年的人生履历中。
人生有限,但品格的力量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
在李进祯身上,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党员的精神“复合体”:既有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甘于奉献的精神,又有对群众热忱服务、一心为民的情结。
他用52载的短暂人生,书写了什么是奉献,回答了什么叫担当;以踏实的作风、高尚的品德,筑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历程,留下了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
【作者简介】
马超,回族,1968年生于宁夏同心,现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美术家协会会员,宁夏书法家协会会员,同心县书法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民族文学》《飞天》《中国金融文学》《朔方》《吴忠文学》《中国城乡金融报》《宁夏日报》《华兴时报》《吴忠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