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土保持

第一节 水土流失

1986~1991年,扶风县水土流失量为84.88万吨,面积为589.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8.66%。根据全县的地形地貌、侵蚀模数指标、水土流失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一、北部低山丘陵流失区

位于北部千山余脉一带。包括野河和山区全部、天度、南阳、法门3个乡镇,12个村和1个国营林场。面积147.3平方千米,全属水土流失区。区内山峰起伏,沟壑纵横,地面坡度大。植被度48.08%。年平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千米2702吨,部分地方每平方千米达3000吨。区内水土流失主要是暴雨造成的面蚀和重力侵蚀。年输沙量39.8万吨。年平均冲刷深2厘米。1991年流失量为39.06万吨,面积达157.33平方千米。区内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平均60人。人均耕地7.53亩,劳均18.8亩。粮食产量亩产50千克左右,在全县最低。

二、中部台塬沟壑流失区

包括天度、南阳、法门和召公、杏林、太白、城关、午井、段家九个乡镇。总面积481平方千米。区内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塬面由西北向东南稍倾。平均坡度为3度42分。平均沟壑密度每平方千米为0.45千米。年平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千米1327吨。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内总面积的80%,年水土流失量为54.3万吨。年冲刷深度0.79毫米。1991年流失量为44.87万吨,流失面积达378.9平方千米,占区内总面积的78.7%。植被度为1.2%。区内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70人,人均耕地2.28亩,劳均6.05亩。水利条件较好,复种指数高,粮油产量占全县60%以上。

三、渭河川道微流失区

包括上宋、绛帐、揉谷3个乡镇。面积123.6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2.9平方千米。地势平坦,地面平均坡度1度以下。水土流失主要在北部塬坡地带和渭河滩地。年侵蚀模数在200吨以下,输沙量1.1万吨,冲刷深度0.15毫米。1991年流失量为0.95万吨,面积为52.97平方千米。区内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85人,人均耕地1.54亩,劳均3.5亩。土壤肥沃,水热资源丰富,是扶风县的粮油生产基地。

第二节 水土治理

1991年,扶风县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狠抓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大搞土地治理,有力地推进全县水土保持工作。1997年,治理水土流失10.4平方千米;实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对年内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3万元;落实高崖滑坡重点险段9处,设监测员9人,并与9处险段所处的5个乡镇的主管领导签订安全责任书,制订防、抢、撤方案,组建抢险队伍,确保汛期安全。

扶风县有砖厂63个、采石场3个,因而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防治工作非常艰巨。1998年,全县对15个乡镇和个人办的采石场、砖瓦厂实行依法审批和发放水土保持合格证68个。县水利部门作出七星河及湋河两条流域治理的规划,于当年10月流域治理工作全面开展。1999年,扶风县完成四条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完成基本农田98.8公顷,营造水保林1.9公顷、经济林23公顷、生产道路12千米,修建沟头防护4.5千米。这四条流域经省、市有关部门验收,太川流域、七星河下段流域评为优良工程,小湋河县城段、七星河中段评为良好工程。

2000年,全县完成治理水土流失16平方千米。2001年,全县完成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千米。2002年,全县完成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千米。2004年,在全县夏季农田基建工作中集中力量抓天度镇闫马村、南阳乡韩家窑村、城关镇王家台村三个典型会战点,推动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2007年,扶风县在完成农田基建任务的同时,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3平方千米,其中四田建设3500亩,造林1.5万亩,种草3000亩,封禁治理1.2万亩。县水土保持工作队对全县10平方千米以上的流域进行踏勘筛选,编制《湋川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官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和《积福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并对扶风县北部低山丘陵沟壑区进行全面勘察,编制《七星河水流域坝系工程可研报告》《孙家沟淤地坝工程可研报告》,为扶风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截至年末,扶风县水土保持种草达到4.1千公顷,封山育林4.46公顷,水保林地面积9.4千公顷、经济林果4.32千公顷、四田面积11.03千公顷。

2008年6月,扶风县在法门、天度和南阳三镇开展水保生态工程建设,辐射扩大到午井、太白和城关等乡镇,完成平田修地面积0.4万亩,夯筑地边埂25千米,修建淤地坝2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千米,使一批“三跑田”变成“三保田”。截至2010年,全县水土保持面积达到54.96千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