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养殖业

第一节 畜禽养殖

一、养猪业

1990年,扶风县饲养生猪量为10.2089万头。1991年,全县推广瘦肉型猪改良综合配套技术,全年瘦肉型猪改良配种1.33万头,此项技术分别获得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和宝鸡市农业科技成果二等奖。1995年,扶风县重点抓生猪规模化饲养,全县饲养3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98户,共养猪3700头。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2.5807万头。1996年,全县建起100头以上养殖场5户,50~100头猪场发展到16户。2000年,扶风县生猪存栏12.0553万头。全县养猪存栏数不断增长,规模养猪快速发展。

2007年,由于全国性生猪存栏量下降,猪肉价格飞涨,扶风县紧抓这一机遇,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为全县1.5428万户农户饲养的2.6265万头能繁母猪兑付补贴资金131.25万元,为562头能繁母猪办理保险,使养猪户大大降低养殖风险。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县生猪出栏达到32.0732万头,年末存栏数为33.8012万头。2008年,扶风县建成百头猪场457个、千头猪场3个、千头以上养殖生猪大村78个。

2009年,扶风县提出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的目标。鼎鑫10万头规模循环生态型有机生猪养殖场开工建设,全县万头以上养猪大村发展到10个。2010年,扶风县出栏生猪达到53.3万头。

二、养牛业

1991年,扶风县秦川牛年末存栏3998头,全县奶牛存栏98头。扶风县提出建设以秦川牛和奶牛为突破口的畜牧大县的目标。全县积极推广黄牛乳肉改良技术和奶畜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重点建设秦川牛、奶牛两大繁育体系。

1998年,县、乡两级把养牛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兴项目。全县除段家宏森肉牛养殖场、新店万杨肉牛育肥基地等养殖大户外,形成一批畜牧养殖小区,秦川牛规模养殖得到较大发展。养殖重点户达到1400户,养殖重点村68个。全县秦川牛年末存栏达到2.907万头。奶牛年末存栏5917头,形成扶风县历史上第一个养殖奶牛的高峰。

1999年,扶风县养牛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县百头以上的牛场达到13个。段家镇畜牧小区被确定为全省秦川牛示范小区。以宝鸡戊寅绿色食品公司为“龙头”,一个占地百亩,集肉牛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秦川牛产业化开发基地基本建成。

2001年,扶风县把秦川牛产业开发作为建设畜牧强县的重点工作,全县百头以上的养牛村6个、千头村1个。全年外贸出口肉牛3000多头,创汇157万美元,外调种牛300多头,胚胎移植牛200头。2002~2004年,扶风县连续三年举办三届中国秦川牛节,进一步发挥秦川牛保种改良中心、养殖和交易基地的作用。全县出现一批奶畜专业村, 2004年年末,全县奶牛存栏达到2.6331万头,是扶风县奶牛养殖的第二个高峰。

2005年,扶风县建成秦川肉牛小区10个、奶牛小区3个。2007年,建立蒙牛乳业奶源基地村20个、秦宝牧业秦川牛基地村20个。年末奶牛存栏达到2.6585万头,是1991~2010年的20年中存栏数最高的一年。截至2010年,扶风县秦川牛存栏2.085万头,年出栏2.4万头,奶牛年末存栏1.4003万头。

三、养鸡业

扶风县于1991年开展笼养鸡,全县推广笼养鸡综合配套技术。养鸡的主要品种有罗斯鸡、罗曼鸡、亚发鸡、金慧星、海兰等,主要以散养为主。经过宣传推广,笼养鸡为群众所接受,笼养规模一般在20~100只之间。全县当年年末鸡存栏6.9981万只。全县鸡蛋产量2307吨。到1994年,全县养鸡事业有较大发展,年末养鸡存栏116万只,其中笼养鸡82万只。农户养鸡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纯收入为800万元。1995年,扶风县饲养500只以上的养鸡户达104户,养鸡6.35万只。

1996年,全县引进推广海兰白、伊利莎、罗曼等优良蛋鸡品种67.8万只。全县规模化养鸡迅速扩大,养鸡500只以上的农户达到231户,养鸡大户的饲养量达7000多只。到1999年,全县千只以上的鸡场已发展到108个。2000年以后,全县笼养鸡产业不断壮大,散养鸡逐渐退出,到2007年,全县散养鸡基本上全部退出,规模化养鸡在全县普及,2008年全县万只鸡场已有8个,存栏1000只以上的鸡场有483个。2010年,扶风县年末鸡存栏215.11万只,主要品种有新罗曼、尼克T、海兰、伊莎、宝万斯。笼养鸡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四、养羊业

扶风县在养羊业中以关中奶山羊为主,公羔育肥后以肉羊销售为主。1997年,全县把布尔肉羊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一环。全县建立配种站点33个、制精站1个、输精点2个、冻配点7个、改良示范场15个。2010年年末,全县羊存栏2.8159万只,其中奶羊8860只。

扶风县1991~2010年主要养殖品种存栏统计表

续表

扶风县1991~2010年肉、奶、蛋生产统计表

续表

五、特种养殖

1991~2010年,扶风县在建设畜牧大县中,也曾有过一些特种养殖。2000年,新店乡曾有农户养殖鸵鸟,黄堆乡曾有野猪饲养场,扶风县也有人养殖过宠物狗及藏獒等。

2009年,午井镇田红利创建成立秦岭特种野猪养殖场,带动一些农户参加到野猪养殖中来。2010年,秦岭特种野猪养殖场联合6户养殖户,成立扶风县秦岭特种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功繁育训化特种猪130头,其中能繁母猪40头,年可向市场提供800头商品特种野猪肉,远销西安、北京、新疆等地。

2010年3月,天度镇天度村建成扶风县海天獭兔养殖场,拥有种公兔40只,种母兔400只,繁育仔兔2520只。

六、饲草饲料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作物等秸秆已不再是农民群众生活的主要燃料,因而1991~2010年,扶风县在大力发展畜牧业,创建畜牧大县中,有着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加之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技术,使秸秆利用率逐年上升,满足畜牧事业发展的需求。

1991~2010年,扶风县养殖业饲料供应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截至2010年末,全县有饲料销售门市部116个,饲料网点96个,从业人员246人。

扶风县1991~2010年各种饲料用量统计表

续表

第二节 疫病与防治

1991年,扶风县在畜牧疫病防治工作中实行层层责任制,县政府对全县畜牧疫病负总责,各乡镇政府对辖区内的畜牧疫病负责。县农林局负责全县畜牧疫病防治工作,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承担全县的疫病与防治工作任务,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实施畜禽防疫和检疫具体工作。全县在每个行政村都设有动物防疫人员,并在全县设立检疫举报点,做到随时监控,发现疫情,及时报告传递疫情。

1995年,县政府与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单位、企业签订一级防疫合同15份,二级合同200多份,进一步落实疫病防治责任制。全县猪、鸡防疫密度分别达到95%和87%。1996年,全县防疫生猪26万头(次)、家禽185万只(次)。县农业部门坚持每年举办1~2期“畜禽疫病与防治”培训班,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000年以后,扶风县畜禽防治和防治网络初步形成完整的体系:一、县、乡两级建立完善的防控物资管理台账和网络信息化管理账目,做到科学管理、使用动物疫病防控物资;二、扎实开展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行动,常年补免等综合免疫措施;三、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评估及免疫质量监测考核,全县共设立17个流行病调查点,定期开展调查、统计、分析及风险评估工作;四、强化畜禽免疫质量监测,将免疫抗体监测结果与动物防疫员、包片兽医及挂牌兽医的工资挂钩,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质量;五、每月坚持网络报告疫情月报和疫情监测报告。

2004年,根据一些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情况,扶风县迅速成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乡镇政府也都成立相应的机构,县政府出台《扶风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全县紧急集中科技人员组成禽流感疫情处理工作队,并对所有鸡场及百只鸡以上重点户派驻疫检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和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全县338.3万只存栏鸡进行免疫接种。

2007年,在畜牧防疫中除坚持春秋两季为主之外,重点抓好“一疫二瘟五病”的防治和猪蓝耳病的防控。领导包片、技术干部包乡镇,县乡两级成立防疫专业队,使全县动物防疫目标和防疫密度均达到99%以上,年内全县未发生一起疫情。2009年,全县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治,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实行强制免疫。口蹄疫集中免疫猪、牛、羊共43万头,免疫密度、挂标率及建档率均达到应免数的100%;开展禽流感免疫460万只,猪瘟和猪蓝耳病免疫38.3万头,免疫密度及免疫册填发率均达到应免数的100%。

2010年,继续深入开展以“一疫、二瘟、五病”为重点的畜禽春秋季防疫工作。县乡畜牧技术人员在全县以村组为单位,召开防疫技术培训会,共下发动物防疫科普资料5000多份,培训养殖场户8350人次。全县共开展牲畜口蹄疫集中免疫41.2万头,禽流感免疫428万羽,猪瘟和猪蓝耳病免疫39.8万头,免疫密度、挂标率、建档率均达到应免数的100%。

扶风县在2004~2010年养殖业主要出现的动物疫病有:仔猪副伤寒、传染性鼻炎、喘气病、支原体肺炎、仔猪黄白痢、猪瘟、焦虫病、链球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白痢、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伪狂犬、鸡球虫病、猪肺疫、猪丹毒、破伤风、传染性法氏囊、牛结核、新城疫、牛出血性败血症、新生犊牛腹泻、圆环病毒病。共计24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