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杨炯

从军行[1]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3],铁骑绕龙城[4]。

雪暗凋旗画[5],风多杂[6]鼓声。

宁为百夫长[7],胜作一书生。

【作者】

杨炯(650—约693),华阴(今属陕西)人,享年约四十四岁。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为盈川县令,故称“杨盈川”。他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四杰”。工诗,五律成就较高,其边塞诗很有气势。有《盈川集》。

【题解】

高宗永隆二年(681),西北突厥部族入侵甘肃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此诗记录了这次征战的情况。此诗标题的意思是:从军的经历与感想。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2]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3]牙璋(zhāng):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què):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4]骑(旧读jì):骑兵。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5]凋(diāo):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旗画:军旗上画的青龙白虎等图案。[6]风多:风大。杂:混杂在一起。[7]宁为(nìng wéi):宁愿做。百夫长(zhǎng):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情自然不会平静。朝廷的将帅出了宫门,辞别了都城,身着铁甲的骑士包围了敌军的据点。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图画模糊不清;北风呼啸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愿做一个百夫之长,冲锋陷阵,也不愿守着笔砚做个书生。

【解析】

此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交代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而是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颔联写军队出师和包围敌人的情形。上句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诗人使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了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下句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颈联写战斗。诗人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上句写视觉所及: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下句写听觉所感: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杼,突出了象征军队的“旗”和“鼓”,描绘出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的精神。

尾联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和坚毅态度。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

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也反映了从军的艰苦。

【格律】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仄起平收式。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下平声八庚韵中的“京、平、城、声、生”。

此诗的中间两联均为工对。

“杂”古音属入声十五合韵。“宁”古音属多音字,分别属下平声九青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此处可看作借读,即为仄声的意义,平声的读音。“一”古音属入声四质韵。

【作法】

此诗叙写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段,做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中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例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凸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