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水环境安全研究
- 蔚东英 韩跃平 王红瑞 黄振芳 胡立堂 刘昌明
- 1336字
- 2021-04-16 18:30:47
2.1.3 地质构造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太行山脉最南端,中国地貌第二台阶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处。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地层分布较为齐全,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均有出露,属华北地层区山西分区太行山小区。其中以早古生界的寒武系及奥陶系分布最为广泛,是太行山脉的主体地层。寒武系、奥陶系在园区分布最广,发育最全,子房河的下寒武统—中寒武统馒头组、青龙峡的中寒武统张夏组、青天河的上寒武统崮山组、炒米店组、三山子组及西村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出露良好,在华北地台上具有广泛代表性。
石炭系仅分布于公园南部的山前地带,自下而上划分为上石炭统本溪组和太原组。底界为华北地台上区域性的平行不整合界面,底部产“鸡窝状”(山西式)铁矿、黏土矿。本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沉积岩,局部有太古界变质岩。
景区内分布最广的是石灰岩、页岩及石英岩状砂岩。在地质构造方面,云台山位于中朝克拉通南缘,是华北克拉通上几个太古宙古陆核出露区之一,处于新生代东亚裂谷系渤海湾裂谷盆地的西缘,具有34亿年的岩石记录和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经历了太古宙—古元古代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时期,中新元古代拗拉槽发展阶段,古生代克拉通盖层形成时期,中新生代陆内造山、盆-山构造地貌演化时期等多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中奥陶世稳定浅海陆台沉积、石炭纪—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
由于太行山隆起带和华北裂谷带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中国东部由东向西、从平原到山地的巨大阶梯地貌,同时形成的西安—郑州—徐州近东西向转换带组成部分的济源—开封拗陷又终止了太行山的向南延伸,造成太行山东南缘的桌状突起。
由于东、南两面的下降和太行山的上升,对太行山东缘和南缘施加向东、向南的拉张应力和因太行山隆升作用导致的表面扩张而引起的南北向、东西向的伸展作用,形成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的张裂带及多组倾角近直立的断层、破劈理带、密集节理带的断裂构造格局。显然,断裂构造在“云台地貌”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由一种断裂控制,往往由几种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组合的综合作用是直接控制“云台地貌”形成的主导地质因素。
研究区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下,强烈差异升降,北部快速抬升,南部强烈下降,逐渐形成了中国内地的三级地形阶梯中的第二级台阶。外力地质作用,不同地层岩性和不同方向的断裂节理,发生风化和剥蚀,崩塌和沉积,精雕细刻出了美丽的云台山稀世景观,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地质遗迹。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2001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后,修武县政府更加重视对其的保护。自1987年12月15日,河南省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风景区迄今,修武县政府共编制各类开发和保护规划达18部,其中有代表性总体规划5部。根据景区的现状,修武县政府提出了开发建设重点,加强了风景资源保护,所确定的景区性质、指导思想等,对景区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2007年10月,县政府重新编制完成了《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包括分区保护(一级保护区和非一级景点保护)、环境保护、森林防火和山洪泥石流防治。2001年,修武县政府组织对青龙峡区开始进行规划编制,完成《河南省青龙峡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提出包括核心景区保护、分区保护和绿化规划等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