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处世需要用心,知恩的人感恩的心

何为感恩的心

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古人说得好:“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一个人如果有了感恩的心态和习惯,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因为“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如果你不知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感恩,会让你的工作更出色,生活更美好。

一个组织团队中,感恩不仅仅是老板的事,它更是每一个员工的事。老板要感恩于员工的付出,员工更要感恩于老板的给予。一个组织中如果每一个成员都有一颗感恩心,把感恩的心融入工作中,那么我们就能真正创建和谐企业,打造最具战斗力的精神团队,为人类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果在职场中我们丢失了感恩,不懂得感恩,常常会引发出一系列的困境。如:

困境一:我和主管似乎不投缘,无论我怎么做,他总是处处挑剔,一天到晚我都觉得自己在和他怄气。我简直不知该如何和他相处。

困境二:我不知道和同事间出了什么问题,总觉得他们有意和我保持距离,我有种被排挤的感觉,但我又想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困境三:我的工作总是无法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总是拖拖拉拉,工作质量也得不到提高,我觉得主管因此快对我失去耐性了。我该自己辞职吗?真害怕公司炒了我!

如此多的困境,说来说去,都是因为没有感恩的意识。是否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的前提,一个感恩的人,绝对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没有感恩心的人,其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在一个团队中,正因为很多人缺失了感恩心,从而导致企业道德水平的下降,工作也就缺乏主动性,人际关系也由此而显得紧张。于是就出现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任性、坐享其成、埋怨不断、找借口、推卸责任、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贪图享受、冷漠无情、欺诈、忘恩负义、落井下石、仇恨、铤而走险等现象……从而导致感恩意识萎缩,报复心理膨胀,践踏文明,阻碍团结,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无穷的灾难与祸害。

此外,中国的感恩文化和西方国家带有宗教信仰的“感恩”完全是两码事。中国感恩文化的研究旨在提升情感品质,补充教育不足,倡导职业道德,创建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要为企业和社会培育出感恩的人,具体体现就是敬岗、爱岗、靓岗、守岗、忠岗、富岗、荣岗、谢岗的站岗标兵!而西方国家带有宗教信仰的“感恩”,例如美国的“感恩节”,它是对上帝的一种感恩方式,是感谢上帝对人类的一种馈赠。感恩比财富更有价值。谁最能坚守感恩,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成功。

一个人如果缺失了感恩,就算靠着钻营和欺骗暂时牟取了蝇头小利,最终也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你可以在某个时间骗到某个人,但绝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骗到所有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一个缺乏感恩之心的人,一个人品有问题的人,都绝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

做人智慧

感恩,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它需要的是真心,真诚,真情。同时,感恩也需要行动,用你的行动去感恩,用感激的心态去默默地做力所能及的事。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能知足才知不足

有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对于前世,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对于后世,总是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但我们更多的不满足还是来自于自身。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知足呢?这其实是欲望的驱使,是幻想的冲动,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这有失公允。其实,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脱。

列夫·托尔斯泰说:“俄罗斯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从不满足,而对于自己的智慧却相当自信。”这就说明了知足的两重性。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总会优越于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往往不能满足物质的需求,这与人类的第一需要必须是温饱有关。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诸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会满足于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但我们深知,我们对于饮食的需求远不只这些,只要条件许可,我们就要酒要肉,吃完了还想跳个舞。

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唯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一夜暴富的大款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但知足的农民从不强迫自己当总统,安分守己的乡村教师会把按时领到薪水作为最大的慰藉。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知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是一个“度”的问题。《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的最大失败,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度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温度合适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控制不好火候把钢材炼成生铁。

做人智慧

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当你更多地倾向于知足时,它会让你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

看开而不看破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往往因一些人生道路上的重大挫折,如升学失败、就业无着、恋爱危机而不敢面对和承受,要么出家,伴着暮鼓晨钟、青灯佛影来度此一生;要么自杀,走上轻生之路。他们自以为看开了一切,人生不值得眷恋,还是一了百了为好。其实这不是看开,而是看破了,事实上还是没有看开。

自杀者往往执著于一个意念——想不开、看不开,视人间一切为灰色,无一人值得留恋,也无一人留恋自己。他们以为,人活着与死掉其实并无差别,又何必承受痛苦呢?许多自杀者以为自己是严肃的,但是真正严肃地面对生命的人又怎能走上结束生命的道路?这还是没想开、没看开。

想不开、看不开的意念,就像眼前有一片小小的树叶,遮住了所有的阳光。这样的黑暗是自己造成的。人应该知道的是:为何而生,为何而死。人应该决定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如果到了必须决定如何而死时,则不能不做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选择。所以不要萌生出家或轻生的念头,因为这意味着投降,是彻底的失败,完全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移开眼睛前面的屏障,看阳光普照大地。给自己一点时间,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药剂,能够治愈任何创伤。

轻生是看破红尘的表现,贪生怕死同样是看不开的表现。有许多人太眷恋人生,认为自己功未成名未就,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没有享尽,一死了之,太可惜了。这样的人仍然是没有看开。

真正看开的人,生死祸福等闲视之。有道是万物皆有生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一个人的生是遵循着自然法则而产生的,而一个人的死亡也是生命历程的自然终结,它是世界万物转化的结果。生好像是浮游在天地之间一样,死则恰似休息于宇宙怀抱之中,这一切实际上是不应该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生也罢,死也罢,都是非常正常的。生有何欢,死又何惧,生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庄子生命垂危时,他的弟子们商量准备为他进行厚葬。庄子知道了以后,幽默地对他的弟子们说:“我死了以后,就把蓝天当作自己的棺椁,把光辉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当作自己的殉葬品,把天上的星星当作珍贵的珍珠。把天下万物当作自己的殉葬品,这些还不够吗?何必还要搞什么厚葬呢?”他的弟子们哭笑不得,解释说:“老师呀,即使是那样的话,我们还是担心乌鸦老鹰把您给吃了呀!”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心眼呢?”

如果能这般把生看得开,把死悟得透,也就不会为生命的即将终结而哭泣,相反还会活出生命的本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命诚然是宝贵的,然而它又是短暂的,死而不能复生,因此活着就应当顺应自然,面对现实,笑对生活。笑对生活是乐生重生,遵循生命的规律,追求高目标,却又看得透、想得开,活得既有意思、有价值,又比较轻松愉快。

真正看开的人都不太执著于权势的追逐、金钱的获得、名利的获取,而是返璞归真顺应自然,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之性;拥有那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恬适、超然的心态。

人虽在客观世界面前不能随心所欲,但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古人常说顺境十之一二,逆境十之八九。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提倡看开而不看破,就是不要斤斤计较于一时一事的成败和得失,更不要刻意去追求名和利,而是要反思过去,立足现实,规划未来,以便自己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拥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做人智慧

人生最难驾驭的,是我们的内心。看开,就是让心听自己的话,不被外界的事物所纷扰,不为内心的欲望所蛊惑。

凡事保持平常心

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才有滋有味,才多姿多彩。保持一颗平常心最为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在平淡中给自己一个动力;在昂扬中留给自己一份淡薄;在匆忙中懂得适时地给心灵一次释放;在喧闹中为自己找寻一份宁静。

从前,在迪河河畔住着一个磨坊主,他是英格兰最快活的人。他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同时像云雀一样快活地歌唱。他是那样的乐观,以致其他人也跟着他乐观起来。这一带的人都喜欢谈论他愉快的生活方式。终于,国王听说了他。

“我要去找这个奇怪的磨坊主谈谈。”他说,“也许他会告诉我怎样才能快乐。”

他一迈进磨坊,就听到磨坊主在唱:“我不羡慕任何人,不,不羡慕,因为我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我的朋友,”国王说,“我羡慕你,只要我能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磨坊主笑了,给国王鞠了一躬。

“我肯定不和您调换位置,国王陛下。”他说。

“那么,告诉我,”国王说,“什么使你在这个满是灰尘的磨坊里如此高兴、快活呢?而我,身为国王,每天都忧心忡忡,烦闷苦恼。”

磨坊主又笑了,说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忧郁,但是我能简单地告诉你,我为什么高兴。我自食其力,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爱我的朋友们。他们也爱我。我不欠任何人的钱。我为什么不应当快活呢?这里有这条迪河,每天它使我的磨坊运转,磨坊把谷物磨成面,养育我的妻子、孩子和我。”

“不要再说了。”国王说,“我羡慕你,你这顶落满灰尘的帽子比我这顶金冠更值钱。你的磨坊给你带来的,要比我的王国给我带来的还多。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平常心就是一种中庸的处世心态,既不清心寡欲,也不声色犬马;既不自命清高,也不妄自菲薄;既不吹毛求疵,也不委曲求全。

生活中,很多男人梦想傲视群雄,女人则梦想倾倒众生,对于他们来说,平平常常、实实在在地活着简直等同于无能。他们在付出或者即将付出的同时,想到更多的是社会的认可和回报。当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成为社会的流行病时,人们已逐渐成为欲望的奴隶。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身不由己的事,内心在希望与失落的煎熬中苦苦挣扎。于是,日落西山的万道霞光再也看不见了,风拂杨柳时的似水柔情也变得无滋无味了。人们迷失了快乐,置身于痛苦的深渊而无力自拔!

其实,人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一个人,无论聪明愚笨,都会有得失成败,谁都不可能只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不遭受失败的痛苦,只有在得失成败之间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会摆脱得意时的狂妄自大和失意时的萎靡不振。有一颗了不起的平常心,把自己置于百姓们平淡如水的衣、食、住、行中,才会在司空见惯的日子里一点点吮吸着人间的真情,在默默付出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幸福。

做人智慧

成功不值得骄傲,那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我们不知道走出驿站的下一步是什么;失败不值得伤心,那不过是一不小心走错的一段路,纠正方向从头再来;失意不要沮丧,一年四季里,总有风和日丽的时候。这便是平常心,这便是人生路。当你以一颗平常心走过人生风风雨雨,你才能看到那金色的果实。

幸福的参照系

人就像宇宙中无数的天体一样,都在按照自己的轨迹不停运动。然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来说,他们生活于人世,却无法找到自己生活的坐标系。他们总是参照别人的标准活着,别人怎么做他都觉得是对的,别人追求什么他也追求什么,以为自己最后肯定有一天会拥抱幸福。

对于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来讲,我们可能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发现自己前面无时无刻都走动着一个导师,他给我们指引道路——他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并帮助我们定义成功。这个导师其实并不止一个人,是一类人,而且往往是那些身份高贵、财产丰富的人。我们时常赞叹:“瞧,那家伙有一辆宝马跑车,多漂亮!”继而我们想:“要是我能拥有一部那样的跑车有多好!那时我该有多幸福!”

人喜欢比较也容易向那些现在比自己处境好的人看齐。人的惯常思路是“他有什么,我也应该有。”“他因为有这些东西,所以比我幸福。”而从来不去计较“他幸福吗?”这个问题。我们不是别人的复印件,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即使我们有一天变得高贵变得有钱,我们也还是自己。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身陷别人给自己设定的方式顺从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有钱人物质生活优越,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钱人不一定有幸福,更重要的是人家的幸福未必就是自己的幸福。放弃自己的追求,跟随别人的足迹,就会偏离自己人生的轨道。我们可以追求钱,但是幸福生活的标准本身并不是由那些富人们定出的。钱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态度。也许我们终生都不能够大富大贵,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找不到幸福,找不到健康的身体,充满活力的心,相亲相爱的家人,志同道合的朋友。

幸福、快乐是没有统一答案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对每一件事物、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问题在于许多人都经常把自己拥有的视为粪土,而把别人手中的东西一概视为珍宝,得不到的就是好的,心常常随着贪婪的目光而搏动,晕头转向地跟着人家跑,而随手丢掉自己拥有的非常珍贵的东西。

古时一位国王非常想请一位大学者出山,当他亲自去请这位学者时,学者正在大木桶中洗澡。国王问学者有什么要求,学者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学者失去的是权贵,得到的是自由的阳光,他也是幸福的。

人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有得到亦有失去,每一分收获都必须有所付出,这种付出与得到的交换是否值得,是否给自己带来了幸福,每个独立的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准。

做人智慧

一个人,无论高低贵贱、贫富美丑,最难能可贵的是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付出的是什么,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优雅地享受自己的幸福。

好心情是自己给的

卡尔什么事情都发愁。他之所以忧虑是因为觉得自己太瘦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在掉头发;因为他怕永远没办法赚够钱来娶个太太;因为他认为自己永远没办法做一个好父亲;因为他怕失去他想要娶的那个女孩子;因为他觉得自己现在过的生活不够好;他很担忧他给别人不好的印象;之所以担忧,因为他觉得自己得了胃溃疡,无法再工作……

辞去了工作后,卡尔内心愈来愈紧张,像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锅炉,压力终于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后来卡尔回忆道:

“如果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精神崩溃的话,祈祷上帝让你永远也不要有这种经验吧,因为再没有任何一种身体上的痛苦,能超过精神上那种极度的痛苦了。”

“我精神崩溃的情况,甚至严重到没办法和我的家人交谈。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充满了恐惧,只要有一点点声音,就会使我吓得跳起来。我躲开每一个人,常常无缘无故地哭起来。”

“我每天都痛苦不堪。觉得我被所有的人抛弃了——甚至上帝也抛弃了我。我真想跳到河里自杀。”

后来,卡尔决定到佛罗里达州去旅行,希望换个环境能够对他有所帮助。他上了火车之后,父亲交给他一封信并告诉他,等到了佛罗里达之后再打开看。卡尔到佛罗里达的时候,正好是旅游的旺季,因为旅馆里订不到房间,就在一家汽车旅馆里租一个房间睡觉。他想找一份差事,可是没有成功,于是,他把时间都消磨在海滩上。卡尔在佛罗里达时比在家的时候更难过,因此,他拆开那封信,看看父亲写的是什么。父亲在信上写道:“儿子,你现在离家1500公里,但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对不对?我知道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因为你还带着你的有麻烦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无论你的身体或是你的精神,都没有什么毛病,因为并不是你所遇到的环境使你受到挫折,而是由于你对各种情况的想象。总之,一个人心里想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当你了解这点以后,就回家来吧。因为那样你就医好自己了。”

卡尔觉得自己第一次能够很清楚而理智地思考,并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傻瓜——他曾想改变这个世界和全世界上所有的人——而唯一真正需要改变的,只是自己脑部那架思想相机镜头上的焦点。

第二天清早,卡尔就收拾行李回家去了。一个星期以后,他又回去干以前的工作。4个月以后,他娶了那个他一直怕失去的女孩子。他们现在有一个快乐的家庭,生了5个子女。生活比以前更充实、更友善得多。卡尔相信自己现在能了解生命的真正价值了。每当感到不安的时候,他就会告诉自己:只要把摄影机的焦距调好,一切就都好了。

做人智慧

我们内心的平静与我们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只是在于我们的心境如何,与外在的条件没有多少关系。

漫步人生路,常怀感恩心

著名抗日爱国名将冯玉祥1945年在重庆写了一篇《十月怀胎》的诗文,刻在母亲的墓碑上,诗文写道:“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娘怀儿两个月才知其情,娘怀儿三个月饮食无味,娘怀儿四个月四肢无力,娘怀儿五个月头晕目眩,娘怀儿六个月提心吊胆,娘怀儿七个月身重如山,娘怀儿八个月不敢笑言,娘怀儿九个月寸步难前,娘怀儿十个月才离娘怀。”这首诗文充满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母亲的至诚至孝之情。

“大写”的人应该是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感的。我们常说的“孝道”“尊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是人的美好心灵和高贵之处所在,是人与人之间道德良性互动的润滑剂,人人都应当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这便是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应轻视、不能忘记的。为了感恩,我们说一声“谢谢”,打一个电话,送一张贺卡,写一封信,进行一次拜访,搞一次聚餐,送一份礼物等等,都会因彼此的真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而成为人间的甘泉。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诗句,说的就是感恩,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感恩的敌人,是忘恩负义。但是,现实中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常常是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的,我们的冷暖、我们的生日,他们时时牵挂在心,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呢?不管怎样,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感恩,成长路上不忘亲朋好友给自己的扶持和帮助,知恩图报。

做人智慧

拥有感恩之心是成功的第一步,感恩是感激冤家和对手的气度,感恩的心让我们谦卑。感恩是对赐予我们生命的人的牵挂,感恩是对陌路关爱的震颤。“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