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范海涛
“天命所归”,这是一个最近阅读时遇到的让我眼前一亮的词。这个词的本义是天命一定会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你的身上。
回望我这十年所做的事情,从《世界因你不同》到《就要一场绚丽突围》再到《颠覆者》,再到2020年8月11日刚刚出版的小米史《一往无前》,通过2011年到2013年的这场人生突围,我最终确认并延续了自己的“天命”,那就是——记录。用口述历史去定格这个时代的质感和故事。
由此看来,30岁之后去留学,这个当时很有争议的选择,对我的人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把在哥伦比亚大学所学习的口述历史的访谈方法,运用到后来的所有作品当中。30岁时这场看似对人生秩序的归零和重建,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原始动力,它已经呈现出应有的价值。
静静回望过往,从2014年7月,我拖着3个大行李箱从华盛顿达拉斯机场回到中国,到今年的9月,已经过去整整六年。在这六年当中,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记录我留学生活的《就要一场绚丽突围》于2016年出版,两本基于口述历史的传记作品《颠覆者》和小米史《一往无前》出版;其次,我的女儿在2017年出生了,这让我最终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责任重大的父母星球,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还有,我患有严重慢性病的妈妈,在忍受了漫长的15年的痛苦之后,于2017年6月23日长眠离世,让我第一次体验了失去至亲的难以名状的悲痛。
另外,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曾经出现在本书里的,我在纽约最好的朋友之一蓝蓝,在今年3月的一个早上遭遇车祸突然身亡。我震惊之余沉浸在一种迟迟不敢相信的情绪里,也在很长时间里思考着生命的无常。
这是我回国之后经历的几件大事,但是这些事并不是线性发生的。很多时候,它们是两三件事情一起并行降临到我的生活当中。比如,我是在怀孕的后半程完成了《颠覆者》的。再比如,2017年,我在照顾一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命的同时,目睹着母亲度过充满磨难的生命的最后5个月。还有,我在女儿只有两岁的时候,启动了小米史这个非常繁复的公司发展案例研究项目,在访谈小米公司高管、投资人和普通员工的日子,在写作的390天里,我不但在充满未知的职场里闯荡,同时也肩负着养育新生命的重任。
或许,这就是人生本来的样子。
它充满了压力、悲痛和无常,也汇集了喜悦、进步和希望。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学会迎接挑战和接受现实。在这个复杂的人生阶段,我非常庆幸我有过出国留学的人生突围,这不但让我在30的年龄段弥补了自己的缺憾,也让我在面对真实而汹涌的生活时,因为和自己的使命站在一起,而感觉到无比笃定。
这所有的过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生命的意义”这几个字。在经历了生老病死、目睹了新生和病痛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索“人生的价值感”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并且迷恋上了欧文·D.亚隆。我在《妈妈及生命的意义》《当尼采哭泣》中了解什么是死亡焦虑和生命的觉醒。我也读陆晓娅老师的《影像中的生死课》,了解了死亡是一场关于自由永不熄灭的启蒙。
在这种更深层面的探索中,我知道,生命没有现成的意义等在那里让人们发现,人必须为自己的生命创造意义、构建意义。
非常幸运的是,我把自己人生中这段为期三年的留学经历记录了下来,并且形成一本图书。这本书出版以后,读者的反馈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很多读者告诉我,因为这本书,他们得到了人生的启示,由此开始了真正的、一场属于自己的冒险。而这些冒险最终帮助他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从而让他们和自己的梦想相逢。在这些读者中,有的人真的放下了舒适区,出国留学了,这个举动帮助他们打开了认知世界的一扇窗。而有些人最终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不喜欢的生活,进入了另一个自己真正热爱并且擅长的领域,并在这个新的领域里触摸到了意义感。
有很多人在阅读这本书之后和我说,这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这些反馈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当你写下的文字触达了一些人的内心,并且和这些生命进行了对话时,它已经完成了文字的最高使命。当一个人终于可以打破思维的框架,开始敢于冒险,他就会品尝到突破自己边界的快乐。
就如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的那句话:“我明白循规蹈矩未必不是幸福。但血气方刚的我想踏上更为狂野不羁的旅途。我认为我应该提防这些安逸的欢乐。我心里渴望过上更危险的生活。我随时愿意奔赴陡峭险峻的山岭和暗流汹涌的海滩,只要我能拥有改变。”
在这本书再次出版之际,我想对所有曾经读过这本书的读者表示感谢,也想对未来的读者说声——你好!虽然这本书在再次出版时被编辑们命名为《三十不设限》,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无论到了哪个年纪,世界都是我们应该探索的无垠天地。
勇气将引领你和自己的使命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