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雪拥蓝关

“噗——”纵是侯莫陈慧再生气,也被李道宗的最后一句话逗得破涕为笑,终究是叹气道:“大郎,这些道理我都知道,当年先祖庄闵公就是功高而不自敛,因此身死。可是雁娘是我们的孩子啊,年纪还这么小,你就忍心让她远赴吐蕃,从此天各一方吗?”(庄闵公指西魏八柱国之一侯莫陈崇,谥号庄闵,侯莫陈慧先祖)

“圣旨已下,覆水难收!”李道宗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有些伤感地回忆道:“贞观九年,二郎被圣人任命为交州都督。二郎身体不好,交州多瘴气,请我帮忙向圣人求情,希望能留在京师,结果如何?最后不还是去了交州,仅仅几个月,就死在了交州。何况这次与吐蕃和亲,是国之大事,我又奈何?”(二郎指李道宗次弟李道兴,贞观九年死于交州都督任上)

李雁娘这时从李景恒怀里挣脱起来,用力擦干早已糊成花的脸颊,大声道:“阿耶,阿娘,你们不要再为我为难了!孩儿既然生在宗室,十几年来得享荣华,该承担的责任也不会逃避,莫说是去吐蕃,纵是刀山火海也去得!李家女子不弱于男!只恨此去吐蕃是和亲,不能效法平阳姑姑,饮马逻些,马革裹尸!”

看着李雁娘慷慨悲歌的样子,李景恒摇摇头,虽然他对历史不甚熟知,但也知道李雁娘去吐蕃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且在吐蕃过的肯定也不如意,因为在李景恒的印象中,吐蕃就是大唐的头号敌人,从初唐打到唐末。

李景恒接收了原身的全部记忆,以他如今的神仙手段,情感上肯定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妹妹踏入火坑。

于是李景恒道:“阿耶,这次进京,让孩儿也跟去吧。”

李道宗只当是李景恒舍不得妹妹远嫁吐蕃,便答应了下来。

翌日,李道宗带着李景恒和李雁娘,辞别侯莫陈慧,离开鄂州,溯汉水、丹水北上,前往长安。

在商州下船换马后,很快就来到长安的东南门户,蓝田关。

此时正值隆冬,巍峨的秦岭山脉早已裹上一层厚厚的银色。

“吁——”李道宗勒了勒马缰,抖掉大氅上的积雪,指着远处烛火闪烁的一簇院落说道:“总算赶到蓝田驿了,景恒,雁娘,我们今晚就在蓝田驿歇一宿,明早再进京。”

雪地上留下一连串凌乱的马蹄印,一行人进入蓝田驿。和外边的万籁俱静相比,驿站里面就热闹多了,许多人围坐在篝火旁取暖聊天。

让驿夫把随行的马匹牵走之后,李道宗发现不远处篝火旁有个有些熟悉的身影,不确定地喊了一声:“希明公?”

那人抬头望来,是一个银发白须的老者,看到李道宗后在左右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从雪地上站了起来,拍了拍粘在身上的雪,惊喜道:“江夏王,您这么快就从鄂州回来啦?”

“希明公,这天寒地冻的鬼天气,雪又这么大,您老怎么会在蓝田驿?”李道宗连忙迎了上去,给自己的手掌哈了一口热气,一边搓手,一边问道。

眼前这位老者名叫褚亮,字希明,官拜散骑常侍。官职不算显赫,但却是李世民潜邸的老人,当年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如今已有八十高龄。

褚亮拄着拐杖,爽然笑道:“巧了,老朽此番出京,正是因为江夏王,不想才到蓝关就遇上了江夏王!”

“哦?希明公何意?”李道宗愕然问道。

褚亮摇摇头笑道:“还不是吐蕃那个禄东赞闹的,天天进宫请旨,希望能够早日迎回文成公主。圣人被烦得没办法,只好答应禄东赞正月十五就让文成公主起驾去吐蕃。所以特命老朽前往鄂州请江夏王和文成公主早日动身回京。幸亏今晚在蓝关遇到了江夏王,不然老朽就得受罪白跑一趟鄂州了。”

然后目光越过李道宗,停留在李雁娘身上,接着道:“这位娘子就是文成公主殿下吧,果然是钟灵毓秀!殿下此去吐蕃,大唐与吐蕃结成翁婿之好,定能让大唐与吐蕃永罢刀兵!”

李道宗顿时脸色有些不好看,好端端要把女儿送到吐蕃去已经很不情愿了,没想到还要如此仓促。

李景恒哼笑一声,奚落道:“原来希明公是来催我等赶路的,真是辛苦您老人家了!看来雁娘连最后一眼大唐的上元花灯都看不到了,还真是贞观盛世呢!”

“景恒,放肆!”李道宗连忙斥责。

褚亮有些尴尬,不过他也知道李世民把李道宗的女儿封为文成公主送到吐蕃去和亲,李道宗他们一家心里肯定不痛快,所以李世民才会把他这个八十岁的老头子派到鄂州去干这件讨人嫌的差事,窘道:“江夏王,这位小郎君是?”

“犬子景恒,童言无忌,还请希明公海涵!”李道宗请罪道。

“原来是世子!世子年轻气盛,骨肉分离的心情老朽能够理解。”褚亮向李景恒拱了拱手,转而对李道宗劝解道:“只是圣旨已定,再难挽回,除了欣然接受,也别无他法了。”

李道宗作认命状,叹息道:“希明公良言,道宗谨记在心。其实道宗早已坦然,雁娘在鄂州再多呆些日子不过是平添内子的伤感,所以道宗只在鄂州呆了一天就回长安了。天下承平未久,百姓仍需休养生息,大唐今年又刚刚平定了高昌,若与吐蕃再起战事,怕力有不逮。道宗身为大唐宗室,能安抚吐蕃,又何惜一女!”

李雁娘也说道:“希明公,雁娘食国禄一十五载,能为大唐有微薄贡献,实乃雁娘之荣幸。”

只有李景恒在心里面腹诽,为了百姓休养生息而和亲,那李世民怎么不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吐蕃去。那个大名鼎鼎的和尚爱好者高阳公主就不错,也不知道现在多大了。与其放在大唐祸害房玄龄的儿子,还不如送到吐蕃去搅风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