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切为了稳定。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奇特的景象,作为开创基业的太祖,本应是死后立即冠以庙号,但有些太祖却是追封的,因为他们生前并没有称帝,比如曹操、高欢、宇文泰。这是为什么呢?
01.
曹操生前为什么不称帝
难道至高无上的宝座,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吗?不管有没有吸引力,都走到这一步了,还能退回去吗?既然来都来了,干嘛不称帝呢?如果只是个别人的选择,那或许和他本人的性格经历有关。但如果很多雄才大略的英主都这么干,背后一定有其原因。
原因一:一旦称帝,就要大封功臣。这是为了稳定,也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你不照办,容易君臣离心。可有些人凭着多年戎马,一封就到顶了。而且都熬成开国元勋了,年龄也小不了,没有多少冲劲了。这时,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守业。
但这天下尚未一统,远不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可这些老战友偏于保守,又占据高位,多年积威与手中权力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左右朝中政策,还能打压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毕竟,这天下是老兄弟们打下来的,可不能容这些小年轻祸祸了。
如此心态,实在不利于开拓进取,早日统一全国。
原因二:想要称帝,便需要得到大部分派系的支持。有些是自己的嫡系,让渡些利益没什么;有些是自己的外围势力,给喝口汤也能安抚。还有些是不怎么坚决的反对派,给对方利益,会给以后整合各方势力埋下隐患;不给吧,又怕对方转而支持敌人。
索性继续拖着,等到天下一统,他们的重要性也会大大下降,那个时候解决问题会事半功倍。毕竟作为开国之君,不能光想着当皇帝,甚至也不能只想着统一天下,还要为后世扫除隐患,让王朝长治久安。
原因三:当了皇帝,就得立皇后,立太子。此时,受到外界的影响太大了。如果选择妥协,日后想要废皇后,废太子,造成的动乱就太大了。
比如英明神武的汉光武帝刘秀,因为在河北势力的支持下登基称帝,便不得不立河北派系的代表郭圣通为皇后,立她的儿子为太子。日后改立阴丽华为皇后,刘庄为太子,也费了一番周折。
甚至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还会因为与太子一系过从甚密,而在废立风波中,不得不忍痛消灭。可对方明明没有反意,效忠废太子,只是因为对方是储君。但为了扫除隐患,也不得不如此。伤筋动骨呀。
原因四:或许想让自己有始有终吧。
02.
曹丕为什么着急称帝
尽管曹操、高欢、宇文泰生前没有称帝,但他们的继承人,都在父亲去世三年内称帝了,有些甚至在同年便称帝了。他们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只是因为对皇位的渴望吗?未必。
原因一:儿子能顺利继承父亲的遗产,因为有法律保护。但当保护法律的人,存在遗产继承问题时,就只能靠暴力了。即便继承了父亲的官职、爵位,但如果不能服众,权势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
称帝的筹划过程,其实就是与各方妥协,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过程。当能力、威望不足时,便只能用利益换取支持了。毕竟,一旦乱起来,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是最后的赢家,还是别人的踏脚石。有好处就收着吧。
原因二:称帝开国之后,原先的上下级关系变成了君臣关系,有了这层名分,造反的成本急剧升高。同时,也是围绕新一代领导核心,重新塑造权力体系的过程。如此一来,政权便能实现平稳过渡。
03.
反例
如果无法及时确定名分,不只会招来外敌,也会引起内讧。即便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坐拥冀并幽青四州的袁氏,还是举足轻重的大势力。但因为袁谭、袁尚兄弟内讧,被强敌曹操各个击破,无奈退出历史舞台。
无独有偶,掌控荆州的刘表一死,臣下立刻挟持继承人刘琮投降曹操。因为大家只是上下级关系,同属汉臣,归附中央天经地义。其次,以刘琮的威望与能力,不仅无法开疆拓土,为大家争取更多的利益,连大家的既得利益都保不住。
与其为之陪葬,不如早早投降。说白了,风险和利益,你得让人占上一项。要么利益大,要么风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