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物质固然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但精神需求也必不可缺。哪怕限于经济条件,满足最低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好,但它绝不能是一片空白。
南朝人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引用了很多材料。其中晋人王沈所写的《魏书》里,对魏武帝曹操,任济南相时的一些作为,进行了记述。说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刘姓宗室叫刘章,他在荡平诸吕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后被封为城阳王,于山东建立城阳国。当地百姓感念其大功,纷纷为他建祠。后来,临近的青州诸郡纷纷效仿,曹操任国相的济南尤为繁盛,有600多个祠庙。
如果只是建立祠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当地土豪大贾,以此为由,经常号召民众举行祭祀活动,募集的钱财多半被他们中饱私囊。要知道曹操任济南相,是靠着平定黄巾的功劳,可知此时济南当地老百姓的负担有多重。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日渐穷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历任济南主官,却没一个敢管的。
怀着一腔救民热情的曹操,起初以为是这些人,害怕得罪当地的土豪大贾,或者收受了对方的好处,视而不见。于是上任后,他强力捣毁祠庙,禁止官府民间私自祭祀,在任内算是刹住了这股淫祀之风。可等到他离任之后,深受迫害的老百姓,又把偶像请进了新建的祠庙里,而祠庙还是这些老百姓,用糊口的粮食建起来的。
对此,曹操十分失望。如果只是来自官场的腥风血雨,他可能会越挫越勇,可看到他为之奋斗的老百姓,像叫不醒的人一样,生生往火坑里跳,他感到了深深的无力。而这一点是济南历任主官,不愿意捣毁祠庙的另一个原因。
那是这些老百姓,真的愚昧无知到,不顾自己死活的程度吗?当然不是,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呢?如果只是站在上帝视角,当然无法理解他们内心的恐惧。想想看,前不久才爆发的黄巾起义,一群昨天还和自己一样受压迫的农民兄弟,包上了黄巾之后,就对着自己的难兄难弟挥起了屠刀,这些人心里会怎么想?
在凉州战场上,黄巾战场上,支出巨大的东汉朝廷,把巨大的财政负担,不讲道理地压到他们头上,他们能怎么办?甚至连汉灵帝的皇宫意外失火,重建费用都能摊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他们该何去何从?
受不了的人,早早上山为匪,还在默默承受的人,不仅背上了更加沉重的负担,还要忍受卖儿卖女,骨肉分离的苦痛。他们不去神通广大的城阳王面前,求个心安,还能怎么办呢?的确,在明眼人看来,这些耗费不轻的祭祀活动,根本毫无作用。
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要再掀起一次黄巾起义吗?还是像青州黄巾投降曹操一样,找到一个可以庇护的大人物呢?在当时,两条路都走不通。不是他们不想和现实抗争,而是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他们既没有手段,也没有抗争之力。
其实在中国古代,有资格给出最终解释的,一直有两个权威。一个,便是现实当中的世俗政权体系。由它给出的判决结果,具有强制执行性。另一个是民间舆论,在老百姓的心里。我们看古代文学作品,经常会看到一些冤案。既然是冤案,说明世俗司法体系已经给出了判决,而这一判决,在老百姓心中显然是不公正的。那到底是不是公正,由谁来裁决呢?显然不是世俗司法体系,而是人心。
这人心,包含张三的想法,也包含李四的想法,但却不单单是某个人的想法。而1000个人1000条心,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是很难集中力量做同一件事的。于是在文学作品里,代表民心来洗刷冤案的,便往往是鬼神了。换言之,鬼神是人面对不公的社会时,最后一丝盼望,同时也是一个明知希望很渺茫,但却忍不住用尽全力抓住的一根稻草。当现实中的一切手段都无效时,人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这也是一种无奈与无力。
所以说,想要在乱世当中挽回人心,是一件水磨功夫。不单单要让老百姓吃饱肚子,还要为他们建立对未来的稳定预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班纳吉,在他的作品《贫穷的本质》里,探讨了对贫穷人口的扶持。按我们的直觉,这些人拿到资助后,应该做点小生意,或者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去,这都是对未来有益的投资。可事实上,他们很多人把钱花在了电视机等娱乐设施上。乍一听觉得很奇怪,不是应该先满足生存需要,然后用剩下的钱,学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本事吗?买一台电视机,难道5年、10年后还会升值吗?
这样的想法没有错,就像曹操认为,把那些祠庙全部捣毁之后,老百姓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谋生上,是一个道理。可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固然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但精神需求也必不可缺。哪怕限于经济条件,满足最低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好,但它绝不能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