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夜间发作频繁
与白天相比,夜晚痛风急性发作的频率是白天的两倍。有研究人员对美国近1 500名痛风患者的急性发作时间段做了追踪调查,其中700多人发生在凌晨12:00到早晨7:59;300人左右发生在早晨8:00到下午2:59;400多人发生在下午3:00到晚上11:59,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
夜间有利于尿酸沉淀
晚上睡觉时,人体通过呼吸、排汗、排尿等途径丢失水分,但又不会像白天那样随时饮水。因此,机体处于相对脱水的状态,导致血液浓缩,尿酸的浓度也相对升高,容易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加速结晶沉淀,诱发痛风发作。另外,睡眠中机体的新陈代谢率进入低谷,体温相对较低。身体温度的下降会使得体内尿酸盐的饱和度降低,更容易发生尿酸沉淀,加速诱发痛风发作。
夜间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糖皮质激素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主要成分为皮质醇,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抗过敏的作用,能有效预防痛风发作,同时缓解发作时的疼痛症状。但人体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凌晨0~2点低,3~5点开始上升,早晨6~8点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正是因为糖皮质激素在凌晨分泌减少,才让痛风有机可乘。
打鼾使体内产生大量嘌呤
打鼾的痛风患者,由于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严重时会造成机体血氧浓度降低。为了应对组织缺氧,机体核苷酸代谢增加,以至于体内产生了大量内源性嘌呤,进而导致嘌呤代谢产物尿酸的升高。这个原因并不适用于所有痛风患者,但也不得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