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小鹿

我相信很多小孩子或者是大人都会喜欢鹿吧,不管是麋鹿还是其他种族的鹿。

鹿科是哺乳纲偶蹄目的一科动物。体型大小不等,为有角的反刍类,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纬 40°以北地区及西南非洲,全世界约有34种,共16属约52种。

鹿科动物其特征是生有实心的分叉的角,一般仅雄性有1对角,雌性无角,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

外形特征: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多数种类具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

生长繁殖: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雌雄皆有角),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

1~2岁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有角种类的雌鹿如无角亦不具獠牙状上犬齿。雄鹿大于雌鹿。毛色冬深夏浅,多数幼鹿有白色斑点,有的种类(如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豚鹿Axis porcinus)成体也有斑。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发达,支撑身体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变小。雌鹿有2对乳头。热带鹿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年发情多次,角不脱落;温带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数一雄多雌,每胎产1~2仔,多达3~4仔。

代表物种:梅花鹿Cervus nipp Temminck

[别名]花鹿、鹿、哈,班龙(古称)。

[分布]为亚洲东部特产种类。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目前野生较少,大部分为家养。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地。

[濒危情况]IUCN(2009):无危(LC)。《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别名]赤鹿、八叉鹿、黄臀赤鹿、白臀鹿、红鹿。

[分布]分布较广。国内分布于HLJ、辽宁、NMGHHHT、宁夏贺兰山、青海、甘肃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韩国等。

[濒危情况]IUCN(2009):无危(LC)。《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欧亚驼鹿Alces alces(Linnaeus)

[别名]麇、罕达犴、堪达罕。

[分布]为环北极型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我国为欧亚驼鹿分布区的南缘,历史上分布较广,数量亦较多。现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XJ北部的阿尔泰山区。

[濒危情况]《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别名]欧洲狍、狍子、瘴狍、野羊、狍鹿、咖夏。

[分布]分布于东北、NMG、青海、河北、河南、山西、XJ、甘肃、宁夏、湖北、陕西等地。

[濒危情况]IUCN(2009):无危(LC)。

驯鹿Rangifer tarandus(Linnacus)

[别名]角鹿、四不像。

[分布]是环北极分布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已人工引进到南乔治亚岛上,生有状况良好。据考证,我国驯鹿与贝加尔湖东北部尼布楚河上游温多苔原高地的驯鹿有渊源关系(马逸清,1992)目前,国内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

[濒危情况]我国驯鹿都是半家养种群。由于长期近亲繁殖,遗传衰退严重,加之疾病、天敌为害,生死数量大致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