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文化/社區:香港企業家傳記系列」總序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於1967年成立,除了文物館的重點在於收藏文物和研究藝術外,開頭二十餘年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較為着重於傳統文化和中國文獻與歷史方面,後來亦顧及近現代史和翻譯研究,先後設立了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究中心,及至八九十年代之後,研究所在所長陳方正教授帶領下,創辦《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鼓吹知識份子對當前中國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反思,又設立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對現代中國文化和其他學術問題作深入的研究,至今又二十餘年矣!

總括而言,多年來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所進行的學術和研究工作,關注點一直都放在下列幾個方面:

思考當代中國社會:淵源、困境與出路—聯絡及鼓勵當代知識份子,特別是青年學者,對中國當前問題作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並以《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為平台,發表他們的看法。

修正官方史學(黨八股):鼓勵以檔案和史料為基礎發展出來的多元史觀,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努力還原歷史的真相。由金觀濤、劉青峰組織、策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卷,可以作為中心在這方面作出的嘗試。

近現代思想史數據庫的建設:主要是由前中心主任金觀濤教授及劉青峰女士建立的一個數據庫,搜羅1830至1930年代一些重要思想家的著作及期刊報章等,進行專業和系統性的搜查和展示,把思想和概念作量化分析,成為研究思想史和觀念史的一項重要工具。

誠如前面所說,上述幾個方面的工作,大都以現代中國為中心,對於「本土」的討論和研究,就相對甚少。我接任中心主任以來,很想把香港和台灣的議題納入研究範圍之內,也努力推動在《二十一世紀》雙月刊中增加港台和海峽兩岸互動的課題,因為這兩個地方的社會變革和文化形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故此,中心在思考未來的研究方向和釐定新計劃時,除了整固和優化原有的成果,也嘗試把部分研究重點重新放在「本土」(即香港和嶺南)與整個中國的關係上,也希望把研究重點由着重於「思想」和「觀念」,重新集中於「人」或「人物」上。在經過數年的醞釀和思考後,逐漸推出「香港家族與百年中國」,以及「港澳人物與中國變革」等研究課題。當中一個研究和出版的計劃,名為「商業/文化/社區:香港企業家傳記系列」(Commerce, Culture, and Community: A Biographical Series)。這個計劃預算出版一系列的香港人物傳記,而以企業家先行,包括莫仕堯、莫幹生、利榮森、利國偉、李耀祥、董浩雲等。

本來我們最初的意圖是集中於香港企業家和商人,以他們來代表近百年的香港文化,其後我們注意到所選擇作傳的人物,遠遠超過企業家和商人的身份,他們對於香港社會的發展,扮演着多元而重要的角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留,對社會的革新和進步,對發展教育和文化,都有很大的貢獻。正由於此一原因,這套傳記撰寫時的重點,便會放在計劃主題標出的三個方面:他們在企業或商業(Commerce)上的地位、他們在保存中華文化或引入西方文化(Culture)的貢獻,以及他們在華人社區(Community),甚至參與政府管治時所扮演和擔任的角色。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的香港人物傳記計劃,主要是出版專書。在這方面,我們得到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成為合作夥伴,大量減輕了出版時的編輯和行政工作,使學者能夠專注於研究和寫作,是一種理想的配搭。我們對中華書局給予中心的幫助和信賴,表示由衷的感謝。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梁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