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发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

如果有一个公司,连续5年,每年投入1亿元研发一种新产品,新产品在第5年末被研发出来,第6年投放市场,假设可以一直卖10年。

公司应该怎么做账呢?如果把研发支出都计入前5年,似乎就不太符合受益期的标准,会导致前5年利润低估,后10年利润高估。

我们前面讲到,资产是未来的费用,不满足条件的费用,会暂时以资产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研发支出就属于后者,把研发支出计为资产的这个动作叫作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资本化后的研发支出会形成无形资产,在新产品进行销售的期间进行摊销。比如上例中,这种产品会销售10年,那么形成的无形资产会在这10年内进行摊销。

并不是所有的研发支出都可以被资本化的。从字面上理解,研发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是不可以被资本化的,计入当期费用,也叫作费用化;只有开发阶段的支出,才可以资本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研究阶段很有可能失败,未必会产出结果,所以要进行费用化处理;后期开发阶段,产品已经接近商业化,预计很快就可以转化为产品,会计政策允许把这部分进行资本化,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

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医药公司经常会自主研发一些创新药,在拿到临床批件之前,属于研究阶段,所有的支出都应该被费用化;拿到临床批件之后,属于开发阶段,这个阶段的支出可以资本化。

资本化的具体条件如下: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具有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到此为止,你似乎觉得,研究与开发应该是泾渭分明。事实上,对于资本化与费用化,存在着极大的主观判断空间。而不同的操作方法,会使高科技企业的利润产生天壤之别。

如果把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就会降低当期利润;如果尽可能多地资本化,利润表上就会出现高额利润,给股东一份漂亮的答卷。问题有两个:第一,这种利润只是纸面富贵,无法给股东提供现金流;第二,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还记得我们讲过资产是未来的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将来还要回到利润表。资本化,只是形成了无形资产,在后面,还有类似于折旧的动作,针对无形资产不能称之为“折旧”(depreciation),而是“摊销”(amortization)。

我们看一个营业利润率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敏感性分析(见表5-1),即不同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如何影响高科技企业的利润。

表5-1 营业利润率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敏感性分析(研发支出为1亿元) (金额单位: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假设当年的研发支出为1亿元,如果零资本化,全部费用化,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为15%;如果30%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也就是说只有70%研发投入,即7000万元计入当期利润表,则营业利润率可以提升到18%;如果60%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则营业利润率可以达到21%!

图5-3是科大讯飞(股票代码:002230)的研发支出资本化数据:

图5-3 科大讯飞的研发资本化率

资料来源:科大讯飞(002230.SZ)年报。

在图5-3中,深蓝色的柱线代表研发总支出,浅蓝色的柱线代表资本化的部分,上面的蓝色折线代表资本化比率。科大讯飞的研发总支出增加的速度很快。2015年的研发总支出是5.8亿元,而到了2019年,研发总支出达到21.4亿元。研发资本化率平均在40%~50%之间。2015年为41.5%,2016年最高,52.4%。

以2019年为例,研发总支出的21.4亿元,乘以资本化率48.5%,资本化的金额高达10.4亿元。我注意到,2019年的营业利润为9.9亿元。如果这些研发支出没有被资本化,全部作为当期费用,9.9亿元的营业利润就要变成亏损了。

图5-4展示了海康威视的研发支出数据。

图5-4 海康威视的研发支出数据

资料来源:海康威视(002415.SZ)年报。

图5-4是海康威视的研发总支出。海康威视的研发总支出从2015年的17亿元增长为2019年的55亿元。但是与科大讯飞不同的是,海康威视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为0,即全部研发支出都在当期费用化。

每个科技公司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率,都有自己的判断,在这里我们无法分辨孰好孰坏,但是我们应该记得,研发资本化率不仅影响当期利润,也影响未来的利润。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处理,在公司账面上形成了大量的无形资产,而这些无形资产实为公司未来的费用,加大了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而且,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是对公司管理层的挑战。财务上讲究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每一个资产负债表上抽象的数字,背后都有大量的业务数据支撑。无形资产的抽象数字背后,必然是多个研发项目的细节报告。

如果一个公司,只研发一种产品,成功之后,就不再研发新的产品,而且在未来的十年里,只销售这一种产品,在这种假设情形下,研发支出资本化倒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帮助企业把研发支出与受益期相匹配,以达到平滑利润曲线的目的。

可是,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研发的持续投入成为一种常态,科技公司每年都会开发大量的新产品。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否还有意义呢?这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