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药物比较

(一)临床药物选择及应用

ACEI/ARB可抑制肾上腺素分泌醛固酮,然而经过充分的ACEI/ARB治疗仍可发生醛固酮所致的损害,因此有必要采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依普利酮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半衰期较长,每日口服1次就可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减轻心、脑和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而且其副作用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耐受良好。依普利酮即无钙拮抗剂常见的踝部水肿、ACEI常见的持久干咳等副作用,亦无螺内酯常见的雌激素样不良反应。依普利酮的这些优点,对于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顺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大有益处。螺内酯和依普利酮都能减少收缩性心衰患者死亡率,但二者间仍有一些差异。对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梗后心衰患者,选择性的醛固酮阻滞剂依普利酮能够降低其患病率和死亡率(表2-14)。
表2-14 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在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比较

(二)不良反应异同

螺内酯价格低廉,但较高的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限制了该药的应用。依普利酮对盐皮质激素受体的选择性更高,它相比螺内酯不会产生对孕酮和睾酮受体的作用,因此依普利酮引起男性乳房女性化及阴道出血的副作用更少。心力衰竭者如存在乳房压痛或乳房异常增生症,用依普利酮替代螺内酯。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具有升高血钾的作用,且高血钾发生的风险随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升高,故任何血清钾离子浓度>5.5mmol/L或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不宜使用。对于高血压患者,除上述禁忌证外,若有以下任何一条,亦不宜使用:同时伴有微量蛋白尿和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发生高血钾的风险明显升高;高血钾发生的风险随肾功能损伤的加重而增加,故男性血肌酐>2.0mg/dl,女性>1.8mg/dl或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高血压患者亦不宜使用。对于任何患者,依普利酮不宜与较强的CYP3A4抑制剂合用。对于高血压患者,使用螺内酯或依普利酮的同时不宜补钾或使用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依普利酮的不良反应尚与适应证有关。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充血性心衰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高血钾和血肌酐升高。而在高血压患者则为头晕、腹泻、咳嗽、疲乏和流感样症状。此外,依普利酮尚可导致低血钠以及甘油三酯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氨酰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肌酐比值及尿酸等的升高,但较为少见。

(三)对代谢影响不同

螺内酯能够提高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降低脂联素的水平,提高心衰并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可的松水平,但依普利酮并没有以上作用。最近的动物实验表明,依普利酮能够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这种有益作用并没有在使用螺内酯实验组表现出来,也许只是依普利酮的独特作用。因此,对于两种药物是否具有相同的药效还需要更多的试验。在临床实际中,通常会使用螺内酯而不是依普利酮,因为它价格更为低廉。不过,依普利酮也许会有独特的有益作用,我们还缺乏头对头的临床试验。
目前证据表明,醛固酮的全身作用广泛与多个脏器的纤维化及功能紊乱均有关。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已被明确用来治疗由于心脏、肝脏或肾脏疾病继发醛固酮增多症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临床有广泛应用前景。但醛固酮的病理生理临床探索仍然不足,醛固酮在收缩功能保留的心衰患者及醛固酮水平不高患者的应用,其药物安全性及新的醛固酮拮抗剂的研发,需要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