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仁眼底激光治疗手册
- 魏文斌 史雪辉编著
- 1157字
- 2021-04-16 19:50:56
三、 激光的生物学效应
眼底病的激光治疗的基础是激光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激光工作方式不同,输出功率不同,受击射的靶组织生物学效应也不同。激光的生物学效应有光热效应、光电离效应及光化学效应。
(1) 光热效应:
激光照射后,靶组织吸收激光能量温度升高,进而发生一系列组织学、病理学甚至形态学的改变。热效应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取决于组织类型及组织吸收激光能量后所达到的最终温度和时间。
光热效应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形式:
① 温热效应:激光照射后,靶组织温度升高至42~ 60℃,组织内细胞发生变性、凋亡。经瞳孔温热疗法(through pupil thermotherapy,TTT)治疗黄斑部病变(如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主要机制为温热效应。
② 热凝固效应:激光照射后,靶组织温度升高至60~ 100℃,导致细胞变性,蛋白质及其他大分子变性凝固。热凝固效应在眼底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是眼底病激光治疗的主要机制。
③ 汽化效应:激光照射后,靶组织温度升高至100~ 200℃,组织内液态水汽化为蒸汽,形成汽泡或伴随微小爆炸。汽化效应穿透力不大,是激光刀治疗外眼病或其他外科病的主要机制,如氩激光虹膜切除术、CO 2激光治疗表浅皮肤病,以及浅表病变的切割、止血等。
④ 炭化效应:激光照射使靶组织温度升高达到200~ 400℃,组织蛋白质变成碳。多用于恶性肿瘤的切除,以减少操作、并防止肿瘤扩散。
⑤ 气化效应:激光照射使靶组织温度升高达到1000℃以上,生物组织由固体直接气化变成气体。
(2) 电离效应:
电离效应是指,高能脉冲激光极短的曝光时间内(10 -9秒以内)在焦点部位组织内产生分子或原子电离作用,形成等离子体,其中心部位因高温度、高电压而急剧膨胀,形成的冲击波以声波形式扩散,产生的微小爆炸导致靶组织发生物理性裂解,从而达到靶组织的割裂作用。
电离效应导致的组织物理性裂解,是一种机械效应,它不吸收光,不依赖组织色素,局部组织不产生热,故称为冷效应。电离效应的眼科临床应用的代表是Q开关钕钇铝石榴石激光(Q-Nd:YAG激光),常用于虹膜造孔、膜性白内障切开等。
(3) 光化学效应:
光化学效应是指基态分子吸收足量的光子能量后上升到电子激发态,又在激发态向基态转化过程中所释放能量,使新的化学键形成或破坏原有化学键的反应。在这一过程中靶组织温度升高不明显(小于10℃),即在凝固阈值以下的温度升高,但发生分子转换,形成新的分子或释放具有活性的对细胞有毒性的自由基、离子和其他不稳定的产物,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光化学反应,包括光致异构、光致分解、光致聚合、光致敏化。
光化学效应导致的眼部损伤主要有:日光性黄斑病变、电弧光性黄斑病变、手术显微镜光性黄斑病变等。
光化学效应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主要有:①光切除(photo ablation):如用准分子激光作屈光性角膜切割,用ArF准分子激光断裂组织中碳链和肽链的分子键;②光辐射(photo radiation):如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光化学反应,即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