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效的人生设计

人生设计:未来充满挑战,怎样规划人生?

2018年,网易裁员,因为岗位机制更新换代,应届生们满怀期待的工作机会落空。

2019年,甲骨文裁员,许多学历背景漂亮的简历被人力主管判定为“技术还不如工作三五年的工程师”。

同样是2019年,华为面向全球遴选天才少年,人工智能类职位甚至开出200万元年薪的天价。

当我们的能力越来越不为这个时代所用,当我们越来越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就体现得更明显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世界就更加残酷了。

所以,你觉得未来社会的就业结构应该是怎样的?要我说,未来就是机器人、人工智能与人类共舞的时代。未来就是旧职业被迅速淘汰,新职业迅速地升级、转型的时代。未来就是如果不更新观念、不刷新自己的内置系统,就可能面临失业的时代。

失业这个问题也许不可避免,但我们现在可以不断打磨自己不会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复制或替代的技能和能力。为了解决这种“失业矛盾”,我们必须增强能力,提高素养,根据时代发展调整自己的应变能力,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在任何时代,高效都是我们制胜的法宝。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高效的呢?在我看来,高效的人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能够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资源

通过扩充信息量、升级心智能力、拓展人脉资源、提升自己的精力,我们在未来社会中能快速聚拢信息、抢占先机。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一个人拥有多少资源,就意味着拥有多少能力。同样,有能力的人所拥有的资源也会是更多的,因为他们能快速聚拢人脉资源、财力资源、社会资源等。

能够以更高的效率配置资源

通过优化时间配置、社交方案,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掌握更先进的社会经济法则,我们才能实现资源的高效使用。当你拥有数量庞大的资源后,你会怎么利用呢?如果是巴菲特,他一定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投资,让自己的资源不断升值;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着巧妙地配置自己的资源,让自己的健康、财富和人脉这些无形资产更具有生机和活力呢?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的,这在无形之中给了我们普通人同等的机会。

能够面向未来,高效拓展更多有效资源

拥有和配置资源后,最应该做的,就是不断拓展资源,确保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断提升。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研讨、交流等活动,而且这批人要么学术能力出色,要么财富积累能力突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非常注重不断拓展资源。不论是参加会议还是社交,我们都有机会拓宽学业、事业上的视野,丰富社交圈层和人脉,见识各种各样的想法,和不同的人成为朋友,产生合作和连接。这是高效拓展资源的一种方式。

我把拥有以上特点的能力称为“高效能力”。时代正在转一个巨大的弯,我们只有发挥高效能力,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未来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传统的三段式人生(上学—工作—退休)模式正在被加速淘汰,我们的人生正向“多线组合式”(上学+探索+工作+过渡+组合+退休)发展。也就是说,想成为更加有能力、更加自信的人,我们就必须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不同的事物接触,拓展自己的视野、人脉和信息量,在稳固原有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有效资源。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高效能力呢?

我们需要注意这三点。

第一个注意的点是要培养“未来能力”意识——要看到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当我们的孩子还在以高考为轴心,苦学到深夜只为了考上好大学、改变家族命运的时候,新加坡早已开始了对教育理念的重构。因为土地面积狭小,生存资源有限,新加坡政府对于人力资源的配置做到了极致:小学生要通过小升初考试将自己的能力划分为不同类型。也就是说,从初中开始,孩子们就能意识到自己擅长什么,拥有什么能力,适合往哪些方向发展了。而从初中开始的教育将孩子分为不同的能力圈层,目的是让人才发挥所长,在未来的社会中各尽其用。该教育计划非常注重沟通协作、计算机思维、创造性思维、决策力、信息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球思维、人际交往、领导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跨领域思考、虚拟协作等方面。而这些能力和素养都是人类比人工智能或机器更擅长,也更有可能做得出色且不容易被替代的地方。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作为人类,我们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相比,到底哪些能力素养更加不容易被复制或取代呢?以我的经验来看,以下这些能力素养就是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的方向。

第一类是与解决复杂问题相关的技能。这类技能依赖于专业知识、归纳推理能力或沟通能力,这些是人类独有的、无可替代的技能。

第二类独特技能与人际交往和情景适应有关。人类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一点也是无可替代的能力。尽管现在的科技很发达,机器人可以轻松地执行很复杂的分析任务,但让它们像小孩般感知和行动几乎不可能。

第三类是回归人本主义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科技的进步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人”本身,因此我们应提高对世界和社会的柔性理解,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本身,创造更多的价值发挥空间。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云机器人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可以弥补人机之间的差距。联网机器人可以通过云网络快速获得其他机器人所具备的知识,这种指数级别的速度会远远超过人类的学习速度。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威胁到人类生存,同时催生了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和研究。例如,有着“硅谷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创立了Neuralink(神经连接)公司,期望可以将人脑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共生。

人类不能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也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因为人是系统的关键部分,而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环。我们可以把时间精力放在那些需要人类智力、创造力和共情能力的工作上,而把技术应用于提升重复性和机械化工作的效率,也许这才是我们与新技术共存共荣的正确方式。

第二个注意的点是要意识到我们需要淘汰“传统人生模型”,更新能力体系。

英国伦敦商学院教授琳达·格拉顿在与安德鲁·斯科特合著的《百岁人生》一书中表示,未来社会人类的寿命会延长,退休时间可能会延迟,人口老龄化和就业结构将会有极大变化。

传统的“上学—上班—退休”的三段式人生是过去很多人走的一条路。可是面向未来社会,你需要了解,任何人生方案都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被淘汰。立足未来,其实我们更需要一种高效的生活。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更高效的策略以最少的时间完成工作,从而腾出时间给再培训、再教育和自己;在再培训、再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避免因为把全部时间用来学习,而无暇顾及人际关系、健康等;在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和通关技巧,在保证取得好成绩的同时,避免成为一个考试机器;在生活中,我们要以更高效的方式管理和协调好方方面面,提升个人的抗风险能力。这样的人生方案,一定需要更高效的运转速度和质量,也需要我们构建更新的能力体系。

第三个注意的点是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

传统职场人士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工资收入不断贬值,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技能熟练跟不上技术发展,观念升级跟不上系统升级。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过:“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组织化的机构形成的社会。其中的每一个机构,都在把重心转向知识工作者——他们会取代仅有体力技能的人,成为组织里的主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的习惯会为你带来更多自由。比如,“斜杠青年”们利用附加的技能创造了除主业以外的额外价值;比如,走在创业之路上的年轻人拥有投资头脑,逐步通过理财让自己更加从容。

那么,如何打造你的专属高效发展路径呢?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提前扩展和积累面向未来的资产,利用科技进步获得更多资源和以更高效的方式配置资源上。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如何利用新型工具加速自己成长速度的能力。当前科技的飞速发展会大大增强我们的行动能力,利用好这些工具和技术,会大大减轻我们的头脑负担,释放行动能力。

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我们需要利用技术打造一个“全球脑”,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全球脑”包括以下方面:“千里眼”的能力——以前要实地跑一趟的事情,现在利用地图工具、社交网络,就可以看到、听到、了解到;“过目不忘”的技法——你可能记忆力有限,但手机和网络会帮你记住一切;“神算子”的秘诀——遇到问题,你可以听到很多领域专家的声音。这些能让我们的判断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清晰。

我们还可以利用技术把自己打造成无限增强版的“数字化超人”,比如通过联网协作办公,搭建好联机学习、协作的网络。一群能力相当的“大脑”互联,会变成一个知识量、理解能力升级的集体。这种现象,有一个词可以解释,叫作“涌现”。

在“实体增强”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物联网的优势,连接智能音箱、手表,可以用3D(三维)打印机自由创造模型。物联网让一切有据可循,大大消减了不确定性。如果使用得当,那么最终我们可以驾驭这些新技术,让自己过上更长久、更快乐、更充实的人生。

与此同时,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还需要拥有三种意识:培养一双慧眼,学会发现未来社会所需的能力,比如无可替代的创造力、环境适应能力;学会及时淘汰旧的理念,刷新自己的能力体系;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无论是利用下班时间充电,还是以深造、网课、研讨等方式投资自己的学习。这三种意识都有利于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体系,从而助力我们与时俱进。

总结

走在时代前面的人永远只是少部分。他们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则,他们了解科技发展的力量,他们拥有更加成熟的心智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有着更快的迭代速度。这些人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

思考题

请思考一下,你未来想过怎样的高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