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思思所在的戏剧团面临改革精减

思思回来后,一切又归于寂静,团里排新戏,她只有B角,即使是这样,她也十分欢喜,一进入排练就仿佛自己是在舞台中央,如入无人之境。

省里的接待演出又改革了,由上面主管部门直接定调,给出节目单,有任务的单位就出节目,没有任务的单位不需要承担。

这样一来,基本上都是由省歌舞团出任务为主,戏剧团只是参与其中某一个节目而已,而且也只是节选某一小段。

也不知道是思思好商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每次选上的都是思思主唱的《西厢记》节选,不超过十分钟时间,再带个二胡配乐就直接上,剧团的人不屑一顾,认为这样的断篇演出肯定是会砸的,无头无脑很突兀,演不出戏剧中的灵魂,只有个简单的参与和热闹,还不如不演。

思思不挑也不执念,要求演多少就演多少,反正她有戏上就行,导演看她好商量,也没那么多事儿,就每次都派她,她过去和对方的人一合台,事事都迁就别人,低调而谦虚,让人家感到很舒服,几个回合下来,上面就直接固定了她的节目,节目单一下来都不像过去只写上戏剧团的名字,现在就直接写上《西厢记》节选,主演陈思思等。

好在这样的演出是件既没名也没利的事,费力不讨好,于别人也没有什么吸引力,思思被点名承担了,除了讨几句风言风语,个别人嚼嚼舌根,其他也议不出什么幺蛾子来,就顺理成章成了思思的演出任务,她满心欢喜地接着,认认真真地演着,乐此不疲。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骤加大,各行各业都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概念,轰轰烈烈的改革,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在一瞬间人们的视野中发生,其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随着时代的变化,戏剧界的紧迫感越来越强了,每个人都明显地感受到了被需要在减弱,有一种危机四伏的感觉,果然,人们的感觉很准确,这样的局面很快就面临了。

这天,省里通知团长去开会,要求每个文艺团体都拿出改革方案,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考虑,进行精减分流。

省戏剧团本来是一个需要有专长的业务单位,但因为一直都是吃皇粮,又有正式编,所以长期以来各种关系人员都往这里面塞,反正上面是按人头拨款,就自然而然结成了一大群关系网,真正能唱会演的没有几个,负责各种杂事的人员到是一大堆,这些人,明里暗里关系多多,平常团里有事没事都要嚼舌根,仿佛剧团就是皇帝的后宫,反正不管你前朝发不发展,后宫都是一样的锦衣玉食的。

团长回到单位就傻眼了,拿着花名册看了半天,除了自己的名字他敢动,其他人的名字他基本上一个都不敢动,怎么办?他急得在自己办公室来回度步,抽掉了三包烟也没有想出任何可行的办法。

班子会上,他传达了上级部门布置的会议精神,要求团里拿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没有一个人吱声,这些人平常都是口若悬河的一流口才,现在集体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