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录和补遗·第1卷
- (德)阿图尔·叔本华
- 2050字
- 2021-02-07 11:27:35
关于《附录和补遗》
先生们,你们的表彰迟到了几十年!叔本华70岁生日之际,当柏林普鲁士皇家科学院有意接纳他为会员时,这位法兰克福公民却构思了一封回信,信中委婉地表达了这个明确无误的想法。他的回答再次折射出一个人的智性性格,这个人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深信不疑,终其一生都不曾丝毫动摇。这一年是1858年,叔本华回顾着逝去的7年(自1851年《附录和补遗》出版),这是满载荣誉的7年。他觉得,这段光荣的岁月依旧短暂,因为它早在1819年就该到来了。那一年,他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图书市场上博得了数周的登场时间,读者可以发现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当然了,如果那时有人读过的话。
出版商布洛克豪斯(Verleger Brockhaus)对叔本华说,仓库里压了太多的库存(指《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销路很差。叔本华以为全世界都会阅读他的著作的想法(Vorstellung)[1]落空了,只剩下他自己的意志(Wille)仍然坚强。叔本华后来出版的书也丝毫没能改变这样窘迫的境地。至于他尝试在柏林的大学获得教席,借此至少让年轻的学生能理解他的哲学的创新之处,这样的努力也因为年轻人兴趣寥寥,终以失败收场。叔本华冲破世界的冲动,似乎全部铩羽而归。1850年他再次找到了出版商布洛克豪斯,商讨出版一部新的著作,并且暗示这是他最后一次出书了,从此以后封笔。而且叔本华宣称这本Parerga und Paralipomena(《附录和补遗》)比先前所有的书都写得更通俗易懂,也会比先前的书卖得更好。但是理性在布洛克豪斯出版社那里战胜了一切。因为他们出版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无论是第1版还是后来的第2版都销路惨淡,所以,出版社已经没有兴趣继续出版这位哲学家的什么作品了。于是,叔本华又询问了多家出版商,都遭到了拒绝。
最后,柏林的一家小出版社对这部著作有兴趣。1851年该书在德国出版,终于实现了阿图尔·叔本华自青年时代起就深信会实现的事情:《附录和补遗》帮助他在极短的时间内蜚声国际,享誉海内外。此时,叔本华已是63岁高龄。这份叔本华经年不曾获得的成果,还要归功于英国人约翰·奥克森福德[2],他在《威斯敏斯特与外国季刊》上撰写了两篇文章,介绍这位在德国几乎默默无闻的学者。叔本华的好友弗劳恩施塔特(Frauenstädt)也在柏林孜孜不倦地推介他,而且不仅仅是以评论的方式为叔本华的著作辩护,更是替他找到了柏林当地的哈恩出版社出版这部封笔之作。事实上,《附录和补遗》出版后便售罄。叔本华在给爱德华·布洛克豪斯的信中是这样评判这个现象的:“是奇迹,自然要发生的。”
这部叔本华的晚期著作,现在第一次以完整的中文译本的形式跟读者见面了。哲学家叔本华其他著作的标题都没能像《附录和补遗》那样,直接佐证叔本华拥有一种多方位的果敢才能,能用通透而逻辑自明的方式来述说,其表达的内容更不仅仅局限于哲学现象。1853年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这位已经享受盛誉的哲学家在笔记中写道:“如果我被垂怜能看到自己所有著作的全集,那么主标题的座右铭应该是朴实(non multa)。”与此同时,叔本华认为他的哲学影响必定与那个唯一而连续的理论的影响联系在一起,那个理论的中心就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所有在此之后出现的著作,要么只是针对这本书的深刻补充,要么只是对他的理论中某些观点的进一步解释而已。
那么,在这样的哲学体系中,《附录和补遗》充其量就是些迟来补充的文章而已。这些文章并没有在主题的讨论中出现过,人们也就只能在事后,追认这些文章与他的严肃座右铭并没有相去甚远罢了。在叔本华的实际主义—悲观主义式的哲学著作之外,成书于其创作晚期的《附录和补遗》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转向,叔本华转向了面对世界的实用主义观点。与叔本华其他的哲学补充文章不同,《附录和补遗》被特别地点了出来,该书第1卷构思了下分章节,并交代了如此构思的根源,是为了把人类的存在以更优雅的方式呈现出来。正如叔本华所说:“我的判断不是建立在推理链条之上,而是直接根植于直观世界。”读者应当带着这句话来阅读第2卷中连缀起来的各篇文章,它们都是关于“芜杂对象”的考察。
《附录和补遗》与叔本华其他所有先行的作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由各色各样的分析与评论文章构成的混合曲,这些文章的旨趣不仅仅局限于哲学,更囊括了五花八门的人生问题。这些问题由那位兴致勃勃且眼力十足的观察者挑选出来,带给读者一份愉悦的享受。正如弗劳恩施塔特在叔本华全集(已收录《附录和补遗》)第2版前言中说到的那样,我们的那位哲学家很喜欢一逮着机会就来观照自己最直接的现实状况,以古怪的方式,挖苦的讥讽来鞭笞生活的现实。
尊敬的读者们,请来看看这本装着一个清晰精神的《附录和补遗》,享受一下叔本华宽广的知识与卓越的洞察力吧。如果您还没有感受过这样的快乐,那么,请再去读一读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了解一下他思想的整体结构。
最后作为结语,请允许我再次引用叔本华的一段话来向各位读者致意:“无论如何我都要求读者,为了明白我的哲学,请阅读我的每一行字。”
衷心祝愿各位读者能达成心愿并喜欢上这部书。
斯特凡·吕佩(Stephen Roeper)
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叔本华档案馆(Schopenhauer-Archiv an der 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
2018年12月23日
(齐格飞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