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齐王顺子带着五千人到营盘来放牧已经有很多天了,专门保护他的大队伍则驻扎在不远处的山包上,和他放羊的地方相距五十里路远,他们伪装成为老百姓,住在山寨里,一边放羊,一边指挥队伍打仗。附近的老百姓,除了一部分是老住户之外,许多人都是队伍安插过来的眼线,别看每天三五成群的撵着羊出去放牧,其实是眼线。齐王要到这里来放牧,就安插到乡村寨子里来放牧,齐王走了,会把这一帮人留下,继续放牧,当然联络之类的事情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打大仗的时候,就会组成为民兵,参加战斗,平常时候当然是为齐王放羊,种地务农。
湘龙山地处云南贵州两省边缘,是一处一个地方几种风俗人情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水流成河,坝子,坡地肥沃,很多不同姓氏的族姓自发搬到湘龙山来居住,开垦土地,盖建房屋,湘龙山的人户主要耕种的农作物有洋芋,苞谷,红豆,黄豆,麦子,苦荞。主要喂养的牲口有羊,牛,马,有的放牧,有的圈养,喂养形式多样化。当地居民的副业,有篾业,药材,等。
湘龙山的旅游食品有炸土豆,煮羊肉,豆花饭,荞麦饭,凉粉,面条。卖旅游食品的帐篷,摊点就沿着山寨分门别类的矗立着。
湘龙山前面是一条河,河流猛涨的季节,常常有一丈余,波浪起伏,涛声震天。观潮的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
湘龙山有许多地方都很出名,野猫洞,兔子山,野猪林,冒家山……,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传说。比如野猫洞,传说有许多野猫活动,野猫是什么,估计是狐狸一类,总之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很多年轻人估计没有见过野猫这种动物,比如兔子山,兔子山的兔子很多,并不奇怪,但是兔子山的兔子个头儿大,像狗,其它地方大概没有。比如野猪,见过野猪的人不多,野猪的牙齿像象牙,这是最主要的特征。
到相关的地方放羊,当然要带点产品,在寨子里你会遇到卖野鸡,兔子,野猪的猎人,和他们谈价钱,买一只回去,喂也可以,吃也可以。
除了动物特产,还有药材,人参,半夏,当归,黄芪,天麻等中草药。
齐王是湘龙山的常客了。
在湘龙山遇到了一个卖野鸡的老人,齐王问老人你的野鸡是真野鸡吗。
他说,是的,刚从山里捉到的。为了捉这一只野鸡,他已经在山里等了五天五夜了。第一天遇见这一只野鸡的时候,还是在荞麦地里,他刚从家里拿着套子去山里打猎,没有想到半路遇到野鸡了。野鸡正在哒哒哒的扇着翅膀吃荞麦。天色已晚了,野鸡没有看见猎人来了,毫无忌惮的吃自己的食物。
猎人把网安到地里,野鸡的近处,等着野鸡到套子边缘吃荞麦的空儿,捕捉野鸡。
套子安了以后,猎人躲到土地边的草丛里等待猎物落网。
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候情况发生变化了,远处跑来几只猎狗,汪汪的叫着,跑去把野鸡逮住了。其中一只落了网。为了平分猎物,猎人对猎狗穷追猛打,希望能够拾到猎狗叼落下的野鸡。没有想到,几只猎狗太团结了,反而把猎人咬翻了。猎人好不容易逃离了狗,却丢失了野鸡。猎狗一只野鸡也没有留给猎人。猎狗走了以后,猎人伤心极了,坐在空地上叹息。
自己白忙活一场了。
天黑了,猎人烧了一堆柴火,披着大棉衣坐在石头上烤火,他将在山里过夜。等下一批野鸡到荞麦地里来吃荞粒的时候,捕捉野鸡。
荞麦地里有一些土豆,不知道是野生的还是因为种的稀疏,长势并不是很好,猎人跑到地里刨了几个来毛烧土豆过夜。
晚上,他裹在大棉衣里吃了一顿香飘飘的土豆,稀里糊涂睡着了。
半夜三更,几只猎狗又来骚扰猎人了。这一回不再是一两只而是一群,隔着很远的距离狂吠着奔过来,来势汹汹,看来情况是好不了了。猎人二话没说,甚至来不及思考,飞快地爬到地边上的松树上去。猎狗追来围着松树狂吠,其中有一只一步之遥跳到松树上,用腿抱着松树,爬了一米左右的高度,终究不是上树的行家,被迫退了下来,估计是腿软了无力爬上去。
猎人爬了几丈高,桠枝多,且粗大的地方坐着,看猎狗如何对付自己,今晚看来他是下不了树了。猎狗围着松树守着,也睡了下来。半夜离开了松树。
第二天猎人下树来的时候,已经风平浪静了,为了防止同样的事情发生,他想换一个地方安网。但是情况发生变化了,又有几只野鸡来荞麦地里捉食荞粒了。而且据猎人估计,还会有更多的野鸡落脚在这里,因此他不能走,必须坚守阵地。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猎人的收获满满当当,野鸡装着麻袋里,准备离开荞麦地里。
这个时候,出现新情况了。
主人家来了,笑呵呵对猎人说,弗阀,你要走了吗,把吃了的地里的洋芋钱开了。这些天,你把咱家地里的荞麦弄得不成样子了,野鸡你就别想带走了。
猎人没有想到会发生这些事情。早知道如此,不来这里了。
猎人和主人家打了一架,几乎鼻青脸肿,最后好不容易才带走了一只野鸡。
端午节,带着野鸡来赶集,希望能够卖了,买点消炎药回去治伤。
像这样的猎人,湘龙山里还有很多个,他们经历串在一块儿,可能是一大部猎人笔记呢。
齐王说,你的野鸡咱要了。晚上就有野鸡肉下酒了。
湘龙山虽然有不少眼线已经拌作住户安插进山头去了,还有不少的自由住户,陈张李王刘黄都有,要怎么样才能治理完善这些个自由住户呢,撵大家走,又不合情合理,人家是老住户了,明朝时代已经在山里安营扎寨,开垦山地,建家落户了,不撵走万一清廷的奸细混进去,农民军的战略格局可要受到威胁。还是队伍能人多,对出现的形式采用交换婚姻的方式,稳定了地方。
从湘龙山回来又去了边镇赶集。边镇上熙熙攘攘,赶集的人多,大多是农民军的家眷子弟。卖菜的,卖布的,卖牲口的,卖篾制品的多极了。齐王带去的人则是卖汤锅,搭着帐篷煮羊肉卖。
人群中一个干瘦的老者抱着一只兔子来卖。
他的兜里揣着几个钱,卖兔子之前,要先来吃一碗羊肉。
齐王问,你的兔子是抱来卖的吗。
老人说,从山里逮到的,抱来卖了买包盐巴。
齐王说问,你叫什么名字。
老者说,你可以叫咱老王。
齐王说,老王,你像一个正规的猎人,不像是老百姓呀。
老王说,咱在山里打猎一辈子了。
齐王说,有猎人的身手怎么不去参加农民军。
老王说,咱的儿子在队伍里,咱老了,要回来养老啦。咱回来了,心还是向着农民军的,有时候也会把收集到消息报告队伍。现在每天的事情就是到山里捕兔子……。
兔子是山区最多的动物,主要靠食苜蓿,和青草度日。
苜蓿是老百姓种植来喂牲口的草,营养价值很高,传说有一段时间,某些地方的老百姓靠吃苜蓿过日子。苜蓿的果实和豌豆荚差不多,虽然体积要小很多,吃在嘴里的味道是一样的。
兔子喜欢吃这个草,经常跑来老百姓的地里苜蓿,很多人对兔子很是恼火,有人开玩笑说,兔子啊兔子,你吃膘肥体壮了,就开溜了,农户家里的牲口可就饿惨了。
老百姓拿着手礼去请猎人来收拾兔子,果然抓获了一只一只膘肥体壮的兔子。
打猎的人多,他们却没有发现狼狗这个得力助手,用的是老土工具,套子,弓和驽,只有咱的辅助工具最先进,是一只狼狗。买来的时候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家伙会有大作为,去家里看狼狗,把狼狗当西洋鉴看,取笑,议论,还嘲笑咱就像那一只狼狗。谁知道一年后狼狗长大了,样子突然剽悍了起来,楚楚动人,不像其它的狗那样耷拉,简直是一只身强力壮,与众不同的公狼狗。
咱捕兔子的时候,喜欢在山上睡觉,一边当然还睡着狼狗,一般是睡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会有兔子落网了。
咱乡场上卖兔子已经不止一年两年了,许多人都买到过兔子,吃到过兔子肉,有的买去熬汤锅,有的买去喂养,想要买兔子,就可以到乡场上去找到咱。
咱卖的兔子,全部是野生的,没有一只是娇滴滴的家兔。
为此,亭长也找他谈过话,野生动物现在是受到保护的了,不能乱捕捉。
咱问,打猎了一辈子,也没有听说过要禁猎,既然你们禁猎,以后不打猎了。
果不其然,老王很少到乡场上卖兔子了,这次无意间又看见了老王,老王比昔日的兔子更瘦了,一问之下才知道生活每况愈下,没有猎打了之后,这一帮留守原地的老弱病残,几乎无法维持生计了。他偷偷到山上又捕了一只兔子来倒卖,被遇了个正着,交谈之下,齐王买了他的兔子,还让他不花一分钱吃了一碗羊肉才离开。
齐王让老王回去后,还是继续捕兔子,卖兔子,有了新情况,打探到了新消息要及时向亭长报告。
老王问,你是农民军的大官吗。处处为农民军办事说话的样子。
齐王说,不是,咱是做生意的汤锅老板。
老王说,你和农民军做生意,农民军都是一帮土包子,就好吃这一口啊,你应该发了不少财吧。
齐王说,当然发了不少财,所以有时候要帮他们说几句好话。像清朝的官,只知道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横征暴敛,滥杀无辜,遇着也害怕呀,谁敢汤锅给他们吃,咱就不说一句好话。
晚上收了摊,齐王离开了边镇。
第二天大家去了营盘放羊,营盘上的草茂盛。
探子到营盘上来报告齐王,围在戎州以东的清兵换防了,来了一些鼻音重的长毛子,估计是四川总督府带来的人。
齐王问,他们手里拿着刀枪没有。
探子说,除了装束不一样之外,没有其它奇怪的地方。
当时吴先生也在,陪着齐王巡山,他们撵了一百多只羊来营盘这一个地方放牧,俩人都披着披毡,腰间挂着一把宝刀,大刀,长达一米五左右,刀鞘膜坚硬,是上好的檀木做的还打了几圈青铜保护刀鞘不破。吴先生站在营盘的一处崖挡子上摘咪渣果吃,看到探子来报,也跟了来问,前面出什么情况了。
齐王说,戎州以东换防了,对咱的地盘不会有什么企图吧。
吴先生说,不会,新皇帝刚上任,一时半会儿管不到咱们这儿来,别管它,让探子再去观察,这回要深入不毛,到敌人的中心成都去,拿到第一手的情报。探子,你带着你的探听部去,多派几个人去,一定要把成都来的新大人的情况摸透。
探子说,是,咱去了。
探子走了,吴先生说,咱们打了二十多年的仗了,什么时候是一个头啊。
齐王说,你死了就到头了。
吴先生说,一百万人马,打到南京去称帝,应该差不了多少吧。
齐王说,吴先生,这个意见可不行呀,要打到南京去至少十个一百万人马,中途胜败还未可知。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放羊,团人,什么时候人口多了,兵多将广了再打这一仗。
吴先生说,意见不能统一,那就放羊,反正有肉吃有酒喝……。这个夏天的咪喳果今年很不一样,比往年堆堆落落呀,好像年成比往年要丰收一些。
齐王说,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丰腴了,在大齐辖区是这样,外面不知道一样吗。
吴先生说,江南派来的眼线也谈到了相关情况,据说那边的姑娘生育力也有所提高了,往常三年能生两个,现在一年生一胎还要余些时间赶集会。
两人一块儿在山头眺望农民军,他们的农民军哨子站满了每一个山头,有条不紊的守着每一处山头的工事,工事里重要的地方安排了大炮筒,不重要的地方也插了旗帜。
天黑下来了,月亮没有升起来,四野一片漆黑的魅影,让人思想复杂,思绪万千。齐王和吴先生回到了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点了清油灯,准备晚餐,煮羊肉下酒。
齐王在心里酝酿了一番话,一番藏在心里已经很长时间了的话,想要对漆黑的夜晚倾述。
齐王暗想:山村里怎么没有月亮了。
偏偏就没有月亮了,能怎么办,牛圈里的牛焦急,嗷嗷直叫,害怕黑夜一直黑下去,没有机会再去田野里一饱口福田野里的嫩草。
到了田野里,当然还会受到奴役,但是在牛看来,奴役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它的祖先一出地球上冒出来就被人奴役了。对牛来说,犁地这之类的事情已经算不上奴役了。只要有阳光,嫩草,就会无限欢喜。
羊圈里羊,则胆战心惊,不敢咩咩唱歌,彼此面面相觑,害怕丢失了自己的纯洁。羊这个小可爱,不比牛那样受到人们看好,几乎三年五载就要死一批。羊死怕了,一旦两眼黑鼓隆冬,自然会想到死亡,羊最怕死亡了,羊天生善良,吃青草,不吃荤腥,还是没有躲过被屠戮的一劫。
几乎所有世间万物都害怕黑夜的到来,天一直黑下去,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就连河沟里的蛙也要呱呱呱地哭几声,误以为天要完了。
农夫出门,提一盏马灯照明。在乡村弯弯曲曲的小路子上行走,像极了一只萤火虫在黑夜里孤独的飘来飘去。
喜欢山村的夜晚,如果月亮从远方赶来,风清云淡,四野宁静,俗话说得好,宁静以致远,要想致远,就得等到晚上了才行。
四野里一片幽静,美好,大山深处,如果一弯新月冉冉升起,月亮累了,落在流水里洗尘……。
齐王没有思考完心中的独白,吴先生已经在帐篷外烧了一堆柴火,侍卫帮忙搬来了石凳,他们的帐篷安排了一百多个刀斧手,分插在各个要道口把守,此外还有十万人在不远处驻扎,连一只鸟也飞不进来,所以营盘这个地方安静极了。
齐王不是吝啬之人,他和吴先生喝酒吃肉的当儿,也让侍卫吃肉喝酒,所以一次晚餐就热闹非凡极了,划拳声,吼叫声……像极了一帮山贼在大搞骚扰。
吴先生问齐王,夫人和你的子女在大地方,你想他们吗,要不要接来住几天。
齐王说,人在沪江地方,就让他们在沪江地方吧,接来了怕不能适应环境,再说一去一来需要半年时间呢。那边环境不差,听说是大地方呢。
吴先生说,也好,什么时候打到南京去再去接人。
齐王说,人在那边要做好保密,咱们离得远,一时半会儿帮不上忙。
吴先生说,不要担心,已经安排妥当了,派去的一千多人已经化作生意人租房子住在边上,夫人孩子进出都有人盯梢,不会出问题。听说但是私塾里有些难进去,也派了几个得力的人拌做读书人混进去了。
齐王说,咱们运往东吴去卖的木料,药草生意怎么样,卖着顺利吗。
吴先生说,顺利极了,东吴那边单是粮食收获比咱们强,它们产的是大米,芋头胡豆,咱们产的是玉米土豆,那个地方没有,当地老百姓误以为是咱们一方独有不敢乱种,所以产品充斥到集市,销量很多。
齐王说,歌班带来了没有,大半夜寂寞,让歌班唱一首歌来听,那个琴师也要谈几曲。让他们在大地方搞宣传工作,太大材小用了,还是带来咱们自己享受,呵呵。
吴先生说,歌班在山脚,喊歌班来……歌班,让歌班来唱歌,齐王要听歌呢。
歌班有十多个人,黄天光当团长,歌班给齐王唱了鸿鹄歌,又唱了大风歌,单就是没有唱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还用得着再唱吗,唱一唱鸿鹄歌就可以了。唱了歌又讲故事。齐王也不甘落后,谈起了黄巢起义,话说黄巢不是东西,纠缠性较重,先是纠缠妇女,拿吴越人当独角羊,然后纠缠李皇帝,最后闹到了要起义才能解决事情了,黄巢起义也就罢了,李皇帝家三不为四不做,大事不作主,小事不敢做,日子过法活生生像一尊佛,吃的用的乌鸦含来放在嘴里呀,黄巢不起火,老百姓也要起火,推翻其统治。偏偏不巧黄巢再坏还是不是对手,被李皇帝击毙啦……。
齐王教育黄班子说,你们班子姓黄是吧,要引以为戒,不要再学习黄巢的德性,要热爱老百姓……。
黄天光说,是,唯齐王命令是从。今后一定用戏班子造福更多的人,不会为非作歹,让齐王丢脸的。搭话完毕,戏班子群体唱了歌颂顺子起义的歌:一条大河向东流,岸边居住一万户,人人好身手,个个逞英雄,打BJ,占山梁,闻名遐迩人皆知,出了顺子哥
他是农民大英雄,带着百姓造反,起义,建立农民政权,黑山白水披荆斩棘,绝地逢生树大旗,为了百姓把反造,建个江山叫大齐。
12
道光帝继位之后,天下无事,把精力完全放在了禁鸦片的事情上,没有把剿灭农民军的大事放在首位来思考清廷的前途问题,他只看到西洋人不断的涌入清廷的地盘上来,带着鸦片,念着西洋教咒语……把疆土弄得花里胡哨了,需要彻底的固定一下清廷的样子,撵走洋人,禁止鸦片在土地上四处乱开花。清廷时时酝酿对洋人的仇恨情绪,以至于后来爆发战争在所难免……。边镇地方虽然已是农民军的地盘,山贼,土司,地主,没有忙着争地盘,起内讧的机会,但是,清廷对边镇地方的策略,或者说宽松政策助长了地方各家住户的气焰,有故意投机取巧倒把农民政权的嫌疑,如果归降农民军的老百姓一旦上了清廷的软治计的当后果很严重,简直不堪设想,会给农民政权方面的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所以当此之时,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打退清廷安抚措施给老百姓思想带来的迷茫感,不能让老百姓的人心被清廷一招宽松策略就给收买了。齐王每天思考应对措施,最后还是采用全民皆兵制解决了相关问题。
农民军武装力量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已经蔚为壮观,单是属性就可以分为五支力量,用它们冲锋陷阵号角作为划分,一支是彝族的喇叭号角部,一支是苗族的芦笙号角部,一支是螺丝号角部,一支是汉族的牛皮鼓牛角号部,其它的部都是单一的编制,规模不大,每支只有十余万人,驻地方力量更是少之又少,仅仅是一个部,从清朝的衙役队伍改编而来的几个老清兵,有的虽然穿了新式官袍,扛上了长缨枪,却留着辫子,还没有正式蓄头发。为了和清廷在衣着打扮发饰,等方面有所区别,农民军治理的地盘已经明文规定不准剃发了,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当留到老之将至了魂归地下。开始的时候是这样兴,大家也都遵守规则,可是后来因为有医生发明了新型药,头发能治疗牲口的疾病,主要治法是用蚯蚓和头发混在一块儿干炒过后喂牛羊马能够治病。农民军有成千上万的牲口每年夏天到了,就会感染生病,冬天到了也会感染生病。头发的需求量于是多了起来,没有头发卖怎么能行呢,没有头发卖岂不要毁灭一个物种,禁止剪头发这个法令于是成为了大家都热衷于讨论的问题。
大齐治地经过讨论,觉得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政府不应该再重蹈覆辙,走历朝历代或者当今皇帝走的路子了,干涉老百姓的事情干涉到了裤兜里的鸟鸟的何去何从问题上,简直是岂有此理。要走一条让老百姓获得充分的自由,绝对的幸福,不再为了惧怕自己不符合规定而四处漂泊躲避朝廷的乱整乱治。
头发的事情嘛,农民政权认为应该让农民或者生活在这一块土地上的或者从事各种行业的人群去自主,想怎么处理头发怎么处理头发,政府从今以后不再过问头发的事情了,你留也可以,削了当真和尚,假和尚都可以。反正政府再也不过问头发的事情了。
其次是样子的问题,清廷大兴土木,带着许多李总管,刘公公四处对老百姓进行形象评估,给这个或者那个的样子划分三六九等,扁的圆的长的方的扭的,几乎所有的地方人口都被划分了三六九等,判处了能够在什么地方活动,什么地方吃饭,什么地方居住,有的绅士养蝉人因为样子不帅呆了,也就是丑被判处只能睡在大街上,有的人到中年了,被划定必须离婚,因为媳妇的个头儿实在是高大极了,男人实在是矮极了,虽然不是有病的那种,还是有一米六的,但是媳妇居然一米八几,负责相关事宜的学令大人们就判两人分开,不准再在一块儿洞房花烛了……。
所有这般那样,因为政府要管到老百姓的脸上脖子上脚上裤裆里,突然乱了套,老百姓对清政府恨之入骨,当此之时,南方的农民军义在全民皆兵制范畴内施行不侵犯老百姓的自由自主权力,除了必要的时候,农民政权具有统筹安排每一家住户的权力外,相关住户只要每一户派一个丁壮参加农民军,不逃跑,不背叛队伍,他的家庭其它问题一概免之,不谈,不过问。丁壮如果死掉了,当另派一人替上,队伍发给慰问品,银两,安葬费。丁壮的服役期没有一定的规定,年限多的能够服役到老死,年限少的也要服役几十年。只有一人服役的时候是政权最鼎盛的时候,无须过多的统筹兼顾。如果打大仗,需要全民皆兵,妇女老弱也要编制进入队伍,那个时候农民军实行家庭战术,境内没有一个兵丁的样子,丁壮全部复员回到寨子里,主要是自己家里,由主薄组织大会战,会战结束后,丁壮归队。家庭里的财产分为公私两种,必须公的公安排,必须私有的个人自己安排。平常时候,赶乡场,老百姓带到乡场去交易买卖的就是私有的部分。而交到地方主薄,监办那里的就是公家的部分。公家的部分一度一减再减,只剩下土地承包税,牲口喂养税,人丁注册税几种。比如牲口,猪羊牛马之类遵循谁喂的就是谁的为基本规则做事。政府有几样紧抓不放就可以了,一是人口,二是土地,三是经济,四是医疗,五是教育……。
所有这些安排,巩固了农民政权的建设,发展。
汉族地方武装力量中,只有关家营盘的顺子的队伍实力最强,每次打仗,只要一屯团戍连,至少能整编出三十万精干队伍,骑兵。
彝族人的牛角号起义军驻扎在哈巴山一带。主要力量是骑兵,武器是老弯刀。服装是锦鸡服,冲锋号是牛角号。
苗族人的芦笙号起义军驻扎在分界河一带。主要力量是步兵,苗族人平常时候靠追山打猎为生,基本没有种地,武器是弓箭和驽。冲锋号是芦笙。穿着服装是花苗服。
已经投降了农民军的衙役当然是驻扎在衙门里,衙门现在叫做营监办处。刀斧手最多,交通工具是老牌战车和马儿,武器是大刀,服装起义服搭帽子,有的衙役还留着辫子。
顺子的队伍剿匪之前,派了一个特委在地方进行卧底,步兵居多,武器是步枪,服装是老式的战服。对进攻高原山区的敌人实行里应外合战术,大队伍从正面展开第一轮进攻,老百姓民兵从侧面进行第二轮清剿。击毙为主,诱降为辅的战略,巩固了根据地,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胜利。
顺子,以就是关顺子的队伍驻扎在大地方官州,兼辖制多个地方,比如石溪镇关家营盘,高原城,戎州等几个他的家眷居住的地方。
骑兵,步兵皆有,战具有马车,马儿,枪,刀,大炮。服装大多是起义服,五花八门都有,没有固定服装样式,队伍里穿什么的都有。
齐豹子的队伍驻扎在石溪镇,经过几次变革,如今队伍里基本都是齐姓人了。齐豹子的队伍装束和顺子的队伍的装束一个样,没有具体的样式,规定,有则可以,无则加免。
清廷的大中心虽然放在了禁烟上,但是石溪镇这个地方再没有风平浪静过,接二连三的发生冲突。只要看到石溪镇的天空有几朵乌云,像放火烧山后飘到天上的那一团团黑云漂浮,不一会儿必有一支不少余一百人的骑兵从坝子里驰骋过去。老百姓最懂这个暗号,天上有乌云必是雷管火药大炮爆炸后冒出的青烟,不打仗会有人乱放炮吗,不放炮又怎么会冒烟。
这一个时期,盘踞在高原山区的队伍不少,经常你争我夺,老百姓没有少受灾难,高原山区的老百姓不止一家一户,几乎每一座山下都有不少的人户定居,而且搭配均匀,一般是三姓五姓,不止一姓,坝子边那些河水冲不到的地方,人户就更多了,沿着河流能排去很远的距离。
老百姓沿水而居,建房盖屋,过着流水绕着村庄流,花朵围着村子开的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一旦遭受了战争之灾,老百姓是何其的痛恨。
当然,除了几支大队伍,还有一些好事生非的族姓,个人,比如,李庄的李二锅子,尖尖角山的郭天飞,冒冒山的程咬银,幌子山的刘大山人,鸡杂山的邓云卿,盗贼山的霍瞎子,等常常聚众闹事,打家劫舍,弄得民生沸腾。有一些受不住折磨的老百姓拖亲带戚迁移去了别处生活,据后来统计,迁到上海,无锡等地方的人居多。其中难免也有一些搬迁户培养出了有大作为的人,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年轻人后来参与到剿匪斗争中,对剿匪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家营盘有一个关二斗亲历了这一段历史,他的人生经历是石溪镇,或者说高原城这几个地方的典型案例。下面是关二斗经历过的一些往事的片段。
主簿关二斗骑着马挨家挨户的通告,大区区长给营长下命令来了,各村各户要进行总动员,普选屯长,通告的声音太大了,吵嚷醒了一些在田野里午睡的农民。
农民暗地里悄悄议论纷纷,选什么狗屁屯长,一个县就兴了五个建制,这个地还种不种了,区,营,甲,屯,还要外加一个佃户。天底下都是当官的算了。
关二斗骑马到马夹沟的时候,突然从马上摔下来了,去马夹沟佃户家寨子里路陡,马上坡要把腰杆撑起来,把屁股怂下去才能使力上坡。关二斗被颠下来了,军大衣棉花掺得厚,没有摔疼,倒是担心马闪了腰杆没有,心疼的摸着马背。
关二斗说,五花驹,你咋个使性子了,怪早上没有给你喂草和苞谷面,单就喂了一捆干苞谷草,难过上坡使不出力了。
马夹沟的黄家小孩遇到了,小孩叫做二毛子,跑来搭讪说,关二斗,你的马是不是怎么了,都怪你昨晚上骑过力了,今天走不动路了。
关二斗知道黄二毛是在开玩笑,反驳道,你家妈才走不动路了,滚开,大人在吗。咱来通知他们去老学令府今天的主簿办事处选屯长。大院里集合,搞普选。
黄二毛说,你来办事就办事,怎么骂人呢,不怕咱把蒙杀在沟里。说个时间,什么时候去,咱给你去交代。
关二斗说,你要是瞒着不说,咱回头找谁算账。
黄二毛说,要是瞒着不说,你罚咱骑你的马一次,骑什么地方都可以。不过,咱给你办成事情了,你怎么对待咱。
关二斗说,两颗麦芽糖,开会的那天你来咱家领。
黄二毛说,说话算话,骗人的是小狗,咱来找你,你可不能不认账哦。
关二斗说,好耶。
关二斗去了石家沟通知了老百姓,佃户家要公开竞选屯长的事情,又去了齐家营盘……该去的地方都去了,牵着马回老学令府大院来的时候,天色已晚,太阳落下去了,天边的云朵黑沉沉的像是要挂月亮了,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谁都知道月亮不可能出来,关二斗的心里却有了月亮这个想法。
关二斗还想起了边镇上酒馆店的老板家的姑娘长得像一枚月亮,笑的那个甜吆,样子那个漂亮,可惜自己有媳妇了,若不然一定让营长把自己调配到酒馆边上的眼线店去当卧底,和小姑娘玩一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爱情。
关二斗走在大坝子里,关二斗没有骑马,牵着马走,去的时候为了报信把马累坏了,来的时候不办事了,没有骑马。人牵着马慢悠悠走回来。
大坝子两岸的青山已经藏在了云雾中,山鸟在凄凄的鸣叫,像是在报丧,这个鬼鸟,每逢年成一变,天下要大乱的年月,总是隔三差五的闹嚷得厉害。
关二斗也怕遇到鬼,边走边念驱邪经。
人马未到,关二斗的媳妇玉蛟龙黄桂英和独生儿子关小丁从坝子里打着一把火把来接关二斗了。
母子俩的火把还没有走近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出现在不远处,关二斗心里暗想,莫非是鬼火,思量着怎样绕道而行。隔近了,看清楚了是自己的家人,心里的忐忑不安稳定了下来。
关小丁先喊道,阿爹,咱和阿母来接你了。
关二斗听了后,回答说,咱有脚,又不是瞎子,自己会走回来呀,谁要你来接人。
黄桂英笑嘻嘻说,
,天黑了不见你回家来,还误以为你酒喝多了,走不动路了,要挨家挨户的去寻找你,接你。怕你死在路上没有人抬。
关二斗说,咱牵着马来办事,马会把咱驮回去的……。
三个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关二斗脱下了军装,坐在屋子里那盏马灯下,批阅上面送来的情报。
关二斗是民兵队的主要人物,民兵队有十三人,大多都姓关。
石溪镇的大队名称叫做民兵团,全部建制是,民兵团,民兵营,民兵队,关二斗是最低一个等级的人物,负责一个堡里的工作,叫做当主簿。
而原来的学令制已经废止。
团练官大人发了命令来了,让各个堡再加一个屯长的职位,建制是五个人。
现在,关二斗管理的关家营盘有二十多个屯,一旦实行新建制,需要发展不少人,要发展人必须实行普选,开全民大会。命令已经发了下去,过几天大家抽出空来了,就要开全民大会了。
关二斗要准备一下,演讲稿就不用写了,关二斗熟门熟路,不用纸啊笔的装洋卖弄,搞举人秀才走过场,关于开会的路数熟之又熟,什么民兵同志,老百姓,贵宾,嘉宾,女士夫人,先生大人,大家好,晚上好,早上好,之类的条条款款,开场白只要一磨叽就会有模有样。
关二斗开会,群众的热情度简直火热极了,像烧火。
开会天,主簿家大院聚集了一千多个农民,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黄二毛也来了。
黄二毛笑嘻嘻的问关二斗,收税的老关,咱的事情你办得咋样了,还得力吧,你要交待的都给你交待了。这回要看你的信用了。
关二斗说,小意思,你的事情也给你办好了。
关二斗从裤兜里掏出两颗糖来,糖纸揉得旧巴巴的了,还揣在关二斗的兜里,关二斗是一个节俭的小官,不喝酒,不抽皮儿烟,不耍赖皮。偶有一时半会儿犯了规矩,也是有大人来的时候,必须得陪同,关二斗方才故技重施喝一杯,演一演喝酒的伎俩。
关二斗兜里的几颗糖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着的了。没有给自己家娃儿解馋,留给了黄二毛。
开会的内容很简单,先是关二斗在开会桌前面发言,然后让老百姓公开选举屯长。
多少个屯,要选多少个官,关二斗心知肚明。
三里一个屯,关二斗主簿的一个堡有二十里长的距离,横竖二十里,四百方千米的土地除以三,共计二十多个屯。
每一个屯的屯长怎么选举,关二斗已经想周全了,按个头的高低来进行选举,高头个能够编入民兵队,抽去充当正规军打仗。
选举的时候,关二斗让每一个屯里的男子,排成为一队,二十多个屯,排了二十多排,挨个进行任命,抽出来了二十多个高大的男子,把他们封为屯长。分封完毕,关二斗对老百姓说,你们对这个做法有什么看法。
老百姓先是窃窃私语,暗地里嘲笑,关二斗弄错一些道理了。关二斗也觉得自己的做法有欠妥之处,不知道什么地方欠妥当。终于有老百姓说出来了,关二斗选举的其中一个屯长不合格,关二斗问为什么不合格,老百姓告诉关二斗有一个屯长是傻子,只有个头没有思维的人。关二斗一想,还真是一个问题,自己只注重了身强力壮,忘记了智力的问题,关二斗说,咱要考察这一个屯长的智力。
关二斗把人喊了出来,先是让其做自主介绍,新屯长不会说话或
者像哑巴,就应该否定,重新选一个人。果不其然,新屯长不但语言不畅,还支支吾吾,乱说一切。关二斗打算重新选一个人。进行了第二次选举,这才完事。
关二斗心里暗自想,如果地方有一所学校该多好,选举的时可以让毛笔发挥智慧单用嘴说难免过于落后了,可惜地方没有盖起来一所学校,一切都是空想。
关二斗让新屯长带老百姓去吃午餐,午餐很简单,每一个人发一块荞饼,老百姓领了就可以回家去了。
老百姓走了以后,关二斗召集二十多个新屯长开会,给他们换服装,一块儿商量堡里的发展大计。
关二斗让新屯长介绍自己所在屯的实际情况,差一些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才能调动劳动的积极性。
新屯长对开荒和砍伐森林提出了建议,认为开荒和砍伐森林自古以来就是老百姓立足的根本。必须加大力度,加大投入。此外,堡还有铁矿资源和煤炭资源可以开发,目前为止,仅仅是一些铁匠去山里开采,显然不够,主要是还是这一帮铁匠是外省的人,开采了矿石,用马驮着去外省去了,他们打制的锄头,镰刀等农具根本见不着,使用就更不可能了。
咱们要自己去开采矿产资源。
新屯长还对河流资源提出了建议,关家河里的鱼和蛙人人都爱吃,许多老百姓白天干完了农活儿,晚上点着火把去河里抓捕蛙或者鱼来炖汤喝。大人应该带领老百姓加大水产品的投入和开发力度,晚上放工了,应该带着老百姓去集体捕蛙,集体捞鱼。
此外,山里有野鸡,兔子,老百姓不去逮来下锅丢了可惜了。保长应该带着大家经常去追山,打猎,活动筋骨。
新屯长还对人口资源提出建议,目前为止,这个地方就是狼多肉少的问题最紧迫,地方的男丁多余女子,即使是一配一也不够还缺很多人,要大力引进人口资源,解决当下的问题。再则就是地方的人口允不允许外嫁的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的争论是,堡里的女人无非是男人们的媳妇儿女老妈,老妈媳妇当然不会再搞交易买卖送出去,但是女儿嘛,究竟要嫁人啦,留在堡里可能要浪费不少粮食。如果学土司搞不开化婚姻,乱了规矩,治不住家法要败坏纲常,这个问题是最让大家头痛的问题。
关二斗想了想回答,目前为止,还没有更通俗更具体的办法解决新屯长提出的问题,大家怎么兴就怎么兴,大家不要乱搞发明,学土司搞不开化生活是要被人嘲笑的呀。
关二斗觉得大家的踊跃成度很高,兴致很浓,特别是没有厌倦堡里枯燥无味的劳动生活,感到欣慰。关二斗说,大家建议的咱都考虑了,有时间就去实践,作为主簿,咱也提一个建议,在堡里修一座学校,大齐出力,怎么样。
新屯长没有反对的意见。
不几天的时间,堡里就开始修学校了,修盖房子的人是堡里的农民。虽然有人暗地里骂关二斗想学秦皇帝修长城,建阿房宫,事情还是付诸实践了。
关二斗把屯去种地的老百姓,抽一部分出来,开山石,挖地基,烧瓦,砍树木,不几天的功夫,学校就修好了,接下来,聚集堡里的木匠,一块儿造桌子,板凳……。集体的力量就是大,一座完整的学校顷刻间立在了关家营盘上。
关二斗一边当学令,一边当主簿,简直威风极了。
靠团练兵马,拉帮结派起家发达的齐王顺子知道了,坐着洋轿子来慰问关二斗。
俩人在屋里喝酒,碰了一杯又一杯。
关顺子对关二斗说,你的活计漂亮极了,劳力不错,比马还得力。咱要怎么犒赏你。
关二斗说,给咱一个大营长当可以吗
。
齐王说,当营长要有实战经验,你在地方呆迂腐了,怕不是打仗的材料。打仗的时候,不能哭,不能逃,不能怕,你还有这种雄心吗。
关二斗说,咱什么都会,你就下命令吧。
齐王说,你再等几年,势力发展大了,再调动你过去。先在寨子里当几年假学令吧,反正权力都捏在手里,不愁吃喝,不愁银两使。
关二斗说,没有结果就算了。咱的孝敬粮食可要少收一些。
齐王说,咱早就没有收关家营盘的孝敬粮食了,你要收,你收来自己享用。
关二斗说,这样一来咱就更加任劳任怨了。
关二斗专权以后,盘剥老百姓的事情,没有少干,但是老百姓听他的指挥,没有人反抗,关二斗的日子逍遥。
每年春天收了土地税,秋天还要收粮食税,冬天收牲口税。
老百姓生了娃儿,还要加收人头税。建房子还要收注册税……。忙里忙外,眼看几十年光阴荏苒,关二斗渐渐的老了。
在关二斗的记忆之中,最难忘的是有一年抓丁壮的事情。
那一年,清廷和农民军在高原地区打仗,清廷有五十万军民,全部大搬迁过来了,把当时在官州当王的齐王也吓怕了,半夜里带着人骑马来到关家营盘向族人报告消息。
齐王说,看来咱关家的官州是保不住了,只有十万人马,抵不住人家的五十万人马,还是清一色的正规军。咱的队伍全部都是流氓山贼土霸王,打起仗来一个人一条心,各朝一边跑,咱命令你动员老百姓,三十天之类给咱在辖区抓五百个丁壮参军。
关二斗听了大吃一惊,回答说,这回是真刀真枪的打仗,不是抓流氓当戏子,你要在关家营盘抓五百个丁壮,谈何容易,关家营盘居住的全部是关姓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万一有一个闪失你拿什么面目见大家。
齐王说,困难时期,非常时期,非常处理,咱让你抓你就抓,不要怕三怕四的像个娘们儿。
关二斗说,既然你执意要抓五百个丁壮,咱给你抓就是了。
关二斗的媳妇黄桂英借故端茶给顺子喝在门背后偷偷听见了消息,半夜里挨家挨户的把情况告诉了乡里乡亲,许多关姓人天还没有亮就偷偷推的推车,挑的挑担子,假装做生意,托儿带女去别处躲去了。
遭遇了抓丁壮的事件,接着又要打仗了。情况波及到了老百姓家。
冬,年关将至的样子了,关家营盘的老汉关丙申背着一背篾兜去赶乡场,关丙申穿着打扮很普通,和苗族人一样穿的是麻布衣服青布裤子胶板方口鞋,篾兜有九个,按照十枚五铢钱计算,要卖四十五枚五铢钱,卖了篾兜打算买几样过年的盘缠,来的时候,他的婆娘马桂花叮嘱过,肉,菜,蒜苔,葱,辣椒家里已经备置齐全了,今年的猪没有生病,喂出来了,往年,猪喂到五月就会生病死了,只能带到乡场熬汤锅卖,今年的喂出来了,可喜可贺。宰了年猪,腌制完毕,挂在了老屋子的梁子烧火熏着呢,今天赶乡场,过年前的最后一次赶乡场的时间了。
马桂花反复的叮嘱,家里什么大件都准备齐全了,你把编的几个篾兜背去乡场卖了,买一斤姜,一包味精,一瓶酱油,一壶酒回来过年。
关丙申说,咱知道了,今天赶乡场的人多,咱要快些去,一会儿散集了,没有人来买篾制品了。
关丙申背着篾制品快速的去了乡场,买篾制品的人果然多,一会儿就卖完了。
关丙申买了所需的东西,赶回家里来,走在半路上,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关丙申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轻骑队骑着马赶来,十七个人,穿着清一色的造反服,关丙申正要细看是哪位大神,带头的已经到了他身边,勒住了马,从马上跃了下来,给他打招呼,大伯,你这是回家去还是走亲戚去,原来是关二斗关监办关学令大人。
关丙申说,咱来赶乡场,买一些过年的盘缠。
关二斗说,眼下又要打仗了,你老回去后不要乱走东串西,在家可要安分一些。
关丙申说,咱已经老了,不在乎生死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地方混乱了这么多年,你看咱们哪一样事情纳下过,种地务农,天天忙着呢。
关二斗说,你有大家罩着当然没有事,可这回不一样了,事情闹大了……要和清廷打仗了。
关丙申问,咱家儿子和孙子在队伍里过得怎么样,没有想家吗。关二斗说,他们的事情你不要担心,队伍会照顾周全他们的。
关丙申说,你们要办事你们走,咱不耽搁你们的时间了。
关二斗说,也好,再见。
关二斗骑马离开了,关二斗去通知抓丁壮的事情,半路又遇到了最后走的老关头一家子,老关头一家子六口人推着手推车背着包袱出远门的样子,关二斗问,老关头,你要去什么地方,村里要抓丁壮了,抓壮丁期间不准私自外出,选不上的才可以外出。
老关头说,大家都走了,就剩下咱家了,你说咱能不走吗,你就大人大量开开恩,放咱一家走吧,你看咱都八十有几了,家里就只有一个儿子,万一有一个闪失,你让咱怎么活啊。
关二斗说,咱不是不放你走,抓不到人咱要挨揍。
老关头说,挨揍又不是掉脑袋,你咬一下牙就过去了。
关二斗说,你要走你走,走了以后别回来了。
老关头说,这才像话嘛。
关二斗没有抓到丁壮,独自坐在村里生闷气。
几个月后战事稍有缓解,原因是嘉庆皇帝退位了不再攻打白莲教了,清军去了四川,老百姓才陆续回来。
第二件是收租子,关家营盘的好田好地全部租给了关姓子弟耕种,好田好地每年都要收获不少的粮食,偏偏不巧那一年大旱,一粒粮食也没有收上来,秋天的时候,大家不但没有交粮食税,还又给村监办所贷款了二十两白银。大家相互安慰说等明年年底收了粮食卖了钱一并还账。
可是,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一连四年的大旱把人和人的关系都弄生疏了,大家都躲着关二斗,怕他来收租子。常常白天在外面活动,追山。晚上才回到家里来。
关二斗觉察到了情况,接二连三的去收租子也吃了闭门羹,好歹挨到了年底过年的时候,关二斗趁人们过年,好一网打尽。谁料还是走漏风声了,许多人家没有过年就开溜了。
关大兴一家半夜三更了才回来,手里捏着两只兔子,关大兴说,吃晚饭的时候他关二斗要来清盘,咱们半夜才回来,弄他个措手不及。好狗都有年过,咱们开始过年。关二斗听到响动,跑去瞧究竟,逮了个正着,关大兴说,二斗,今年年成不好,没有钱粮还你,下一年吧。
关二斗说,下一年又是下一年,还要多少个下一个年,不过你们既然来了,也不为难你们,大家从前都是一家人,你们就过你们的年,过了年赶紧走,不要多出现在堡里,坏了风气治不住堡。
关大兴说,大半夜的,一块儿过个年再走。
关二斗说,咱吃过饭了,不过你家挽留,吃的还是兔子肉,我也嘴馋,咱家吃的是鸡肉,没有这么新鲜,咱去提酒来,剩菜也带一些来,一块儿过个年。
半夜,关家营盘独有一处燃起了烟火,火光通红通红的,耀眼极了。
过了几年,地方势态有所缓和了,大家都在想安安稳稳的种几片地,栽几片庄稼,过几年平平静静的生活,偏偏屯里的人口又增多了,住不下这么多人了。
关二斗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开辟新村落。
边镇河是一条流经整个云贵高原边界的大河,深丈许,宽五百米左右,河上许多座落有村庄的地方,建有浮桥,或者石拱桥,河流波涛虽然汹涌,河水却清澈见底,河畔住住着许多人户,姓氏不一。
河畔有一个美丽的乡村叫做玲珑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世繁华几经代谢,留下了一个个让人传说的故事。
玲珑村座落于平坦的坝子里,空气清新,环境怡人,悠美,良好。坝子的宽度有一公里开外左右,两畔是连绵起伏的边镇大山包大山包不止一座,无其无数座,山与山之间又有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汇入坝子中间那一条青幽幽的大河里,大河的名称叫做边镇河,鸟鸣山涧有回响,大河淌水起波浪,花香袭人,真是一处人间的好所在。玲珑村这个村庄就沿着大河两岸的一些高地建房盖屋,初时河两岸的人户并不多,仅仅是几姓关姓人在河岸居住,人烟稀少,后来陆续有好几姓人户被动员搬来此地定居,盖房子,开垦土地,其中有张姓,周姓,刘姓,赵姓等姓氏的人户,如今河岸的住户已经多极了,蔚为壮观了,形成为了一个村落,叫做玲珑村。
玲珑村和边镇的距离相距不远,可以说很近,玲珑村是边镇的下辖村,一条古老边镇大河把玲珑村和边镇连在了一块儿。除了一条河流是两地的沟通方式外,还有一条古老的马帮路把玲珑村和边镇连接在了一块儿。两地虽然近,从镇上到村子里去,必须绕过九百九十九个山湾,淌过九百九十九处小溪流。
玲珑村建村历史比较晚,比关家营盘至少要晚两百年,建村的原因也不一样,关家营盘是为了方便马帮过路往来有个店子歇气过夜而建起来的村庄,玲珑村是关家营盘人口猛增之后,村里住不下这么多人,随之而来的是向四处荒芜之地扩张,玲珑村就是这样形成的村落。
关二斗和马桂花坐在屋子里对峙,关二斗在抱着大烟杆吸旱烟,烟圈一圈一圈缭绕着在屋里飘荡,开始的时候屋里的空气清新,可是慢慢地,屋里的烟味儿就浓烈了起来。
马桂花呛了一下鼻子,抱怨的吼道,别抽了,再抽屋里要起火了。
关二斗说,一把火烧完算了,你看眼下快过年了,关家营盘到外面去的人户应该都来齐了,村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年轻人,没有房子给这帮年轻人安家落户,再说人口多了,也容易引起其它地方的猜疑。单说抓壮丁这一块内容,就做得很不得力,其它村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关家营盘,五丁抽一的标准也没有达到,全部开小差溜了。上面问罪下来,拿什么给人家交待。
马桂花说,你爱抓就去抓呗,没有谁阻止你抓壮丁。
关二斗说,你说这些人都是外乡人还好,全部是关姓人,怎么抓,不放过他们,大家脸面上过意不去。
马桂花说,你知道讲情义还算有良心。
关二斗说,你帮咱出一个主意,把村里的年轻人分散到其它地方去,减少上面对咱的责怪。
马桂花说,咱倒是有一计,不知道有没有用。
关二斗说,你说来听听,有什么好主意。
马桂花说,不如把村里的年轻人安插到附件的毛坡上去安家落户。听说边镇有一处叫做玲珑山的地方,人烟稀少,没有人居住,把年轻人安排到那里去建房盖屋怎么样。
关二斗说,边镇也是关家的地盘,虽然多年未有往来了,但是安排一批人到那里去屯田垦荒应该没有人会阻挠。咱马上就下通知去安排屯田垦荒,谁个若是不从,一定让他不会有好日子过。
马桂花说,站在大垭口上通知算了。天色不早了,响午的样子了,即使骑马去天黑之前也赶不回来了。这个年头,谁敢走夜路。
关二斗在大垭口上发出通知,全村的村民注意啦,每一家抽掉一个男丁去玲珑山垦荒,不准不去。去的男丁要在玲珑山住一辈子,不准中途跑回来。后天,有种地的人家带上锄头镰刀,斧子,石匠带上锤子,湛子,钢千,木匠带上推板,戳子,锯子,墨斗,运输队准备一下马车,在村衙门大门口集合,去玲珑山垦荒。
一两个月的样子,玲珑山就是有模有样的乡村了。
关二斗一生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不逐一赘述了……。
关二斗年纪老了以后,把重点放在当学令,搞教化上,关家营盘的教育质量高,石溪镇教育质量最高的地方就是他们关家营盘。
过了几年,又过了几年,关二斗老了,关二斗还是在关家营盘当学令,不过,关二斗的俸禄简直是天数。很多人见了都格外羡慕,关二斗年迈以后给自己总结经验,一生之所以这样幸福,无非是自己聪明,不好事生非,没有参加打过打仗,没有受过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