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律师与法官——引导而不是判决
- 孩子的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 王俊峰
- 12647字
- 2021-01-25 10:00:35
1.贴标签是个技术活儿
在生活中,家长不经意就会给孩子贴标签而且多数是负面的标签,比如“这孩子太调皮了”“这孩子总是不爱吃蔬菜”“这孩子脾气特别急躁”“这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儿”。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过:“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毫无疑问,“差评式”标签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其一生。标签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某种界定。比如,“这个人是坏人”“这个人是小偷”“这个人不诚实”等,这里的“坏人”“小偷”“不诚实”就是社会给这个人贴的“标签”。其他人就开始根据这一标签来对其做出相应的反应,结果当事人在社会的强化下,有意或者无意地接受了这一标签,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自我概念:我是坏人、我是小偷、我不诚实,并且开始做出相应的举动,最终使标签成为“自动实现的预言”。
所以,教育孩子不能随意贴标签,如果非要给孩子界定一个特征,那么就要用“好评式”的标签去引导孩子,从而带给他们正面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非洲部落把宽恕作为一种仪式。当某人犯了过错,就会被带到村子中央,接受众人的赞美。全部落的男女老幼都停下手里的工作,将罪人团团围住,轮流列举他做过的好事。他的善行和美德被尽情歌颂,每一个细节都不错过。仪式最终发展成一个欢乐的庆典,大家欢迎他回到集体当中。他们把惩罚化为宽恕,以宽恕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从中可以使我们明白,包容虽然不能更改已经发生的不幸,但却可以改变未来,让犯错的人变得光彩照人。
何况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保护者,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用正面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给孩子贴上“正面积极”的标签,从而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更积极。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与邻居的女儿相比,他显得野蛮粗鲁;与老教师的外孙相比,他显得孤陋寡闻;与女佣的儿子相比,他显得更加淘气;与自己的哥哥相比,他显得更不通人情……家人和邻居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人,无论何时出了什么坏事,都认为是拿破仑·希尔干的。在这种情况下,他破罐子破摔,一心想表现得比别人形容得更坏。如果让他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也许我们就再也看不到他后来那一系列伟大的著作了。可是,他的命运却被一句话所改变。拿破仑·希尔的爸爸要再婚了。他把一个陌生的女人带进家门,愉快地为她介绍家里的每一个人。当走到希尔面前时,爸爸用略带厌恶的口气说:“这就是家里最坏的孩子,拿破仑。”
拿破仑·希尔倔强地看着继母。可没想到她却说了一句让拿破仑·希尔终生难忘的话:“最坏的孩子?我倒相信他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只不过你们没有发现他的优点罢了。”这个眼睛里闪烁着柔和光芒的女人用这一句话就改变了拿破仑·希尔的一生。
继母的这句话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没有。无论如何它也算不上豪言壮语,而只能说是一句普通而平实的肯定。正是这句肯定,把正陷入绝望和自暴自弃中的孩子拉出了悲剧命运的泥潭。
继母发现了拿破仑·希尔的优点。在继母的赏识下,拿破仑·希尔开始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发愤学习。继母用她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拿破仑·希尔。
所以说,父母要有贴标签的技巧,不要随意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可以多贴一些正面标签。每个孩子都具备潜力,而有的孩子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父母挖掘出了他的潜力,而有的孩子恰恰被父母的打击和负面标签扼杀了潜力。父母一旦认为孩子“笨”或“坏”或“浑身有缺点”,并且不断强化这种“负面消极的信息”,在孩子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真的“笨”,真的“无可救药”,那么孩子就主动关闭了自己求知的信心和动力,变得如父母“期待”的那样“笨到家,坏到家”了。许多出现了问题的孩子,尤其是14岁以后的孩子,当追寻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时,无一不是家人总对其进行负面评价。
无论孩子是怎样的,父母都应该把孩子看成是一棵尚在发育成长的小树,当然会有旁逸斜出的时候,父母能做的并不是修剪掉树枝或去不断喷药,而是尽情给予他阳光雨露和爱的和风,等到孩子枝繁叶茂的那天,一定会是一根顶梁柱。因为,积极正面的眼光会让一个孩子变得强大和优秀。
孩子犹如一张空白的纸,标签具有导向性的指示,负面标签对孩子的危害不小,而正面的标签却能够引导孩子,所以,家长要掌握这种贴标签的“技术活儿”,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又不至于让孩子骄傲自大。
2.教育不要“不及”也不能“过分”
父母最应该学的教育智慧是“中庸之道”,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为人做事恰如其分,既不能“不及”也不能“过分”,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度”。
为什么说父母要学习中庸之道呢?因为教育这件事并不简单,也没有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不同的父母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育理念看起来相互矛盾、对立,让人难以把握其中的度。不过各种理念看似对立,实则各有各的道理,所以,我们要把握其中的那个“度”,避免僵化和走极端。
比如,一个极端是有的家庭对孩子极其严厉,不管孩子做错什么事,都是非打即骂,要不就是各种惩罚。而另一个极端则是有的家庭极度溺爱,无论孩子做错什么,都一句“孩子还小”一带而过。如果是中庸的做法,孩子做错事一定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如何避免下次再犯,或者在这次错误中学到了什么。让孩子明白自己做的是笨事还是坏事,这两种情况完全不同。笨事要引导,坏事要惩罚。
再如,有的家庭主张“穷养”,于是在孩子花钱方面苛刻得不得了,孩子花钱就是犯罪,导致孩子要个伙食费都胆战心惊;而有的家庭则主张孩子要“富养”,孩子花钱从不限制,各种高消费、胡吃海喝,父母充耳不闻。这两种做法都没有把握好“度”,第一种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对家长心怀怨气;第二种会让孩子没有财务管理能力,不知道钱的价值,不知道劳动的价值。如果拥有中庸的教育之道,就会教给孩子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省,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要花。
《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大人与孩子之间有三种主要互动方式,其中两种就是“偏”和“倚”:一种是严厉,即“过度控制”,其典型特征是有规矩但没自由、无权选择、被命令必须执行;另一种是娇纵,即“没有限制”,其典型特征是有自由但没规矩、无限制地进行选择、“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没有学会中庸之道的父母正是在这两个极端中左右摇摆,当发现严厉不起作用的时候,听到别人的建议是要“尊重孩子”,于是立即走向“无限制的民主”,孩子的意见为一切;当发现自由放任养出娇纵、放肆的孩子时,又立刻剥夺其一切选择权利,“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这样过犹不及的教育方式,怎么能产生有效的教育效果呢?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学习这种既不要“不及”又不要“过分”呢?
第一,宽容却不纵容。父母对孩子的宽容表现在理解和接纳,很少或尽量不动情绪,做到心平气和。但对于孩子犯的错误要防患于未然,及时提醒,及时教育,及时惩戒。严加管教不是不宽容,宽容不意味着纵容孩子的错误,而是心怀善意地去纠正孩子的错误。比如对孩子犯懒不干家务,家长就万事代管,这不是宽容而是纵容。
第二,温和有边界。对于边界感,很多家长不是过松就是过严,很多人都听过“温和而坚定”这种说法,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想过怎么去做。因为实施起“既温和又坚定”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孩子有对付父母的强大武器:哭!耍无赖!结果“温和”总是无效,“坚定”变成对峙。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坚守“温和而坚定”的原则呢?
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曾用诗意的句子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如何深爱你?用不含诱惑的深情。如何拒绝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这话非常适合解释父母对待孩子的“温和而坚定”。“温和”是不带任何诱惑和条件去爱孩子,而“坚定”是不带怒气不带敌意,但就是不允许,这就是边界。如果从小到大,孩子接收到的都是父母既温和又坚定的态度,孩子不但能够懂得规则的意义,也能从父母身上习得原则和底线带来的真正自由和自觉。
第三,定规则有宽有严。宽,首先是宽松的家庭氛围。宽松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直言的品格以及柔和平静的性情。宽松的家庭氛围,更是培养孩子幽默素质的土壤。其次是一种不过分拘束孩子的教养方法。对孩子无条件信任,允许孩子独立选择喜欢的事情,自由地去做,并尊重最终的结果。严,并不是声色俱厉,更不是棍棒相加。管束与教育不同,管束只是控制孩子,甚至是发泄自己,而教育是激发孩子的自觉。严,是对原则的坚持,并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实施。家长对孩子严格要求无可厚非,但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父母如果不顾孩子的年龄,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考虑孩子的能力大小而一味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会加重孩子的精神负担,由此产生的自卑感会阻碍孩子的进步,会使孩子成为庸庸碌碌、没有个性甚至品行低劣的人。
宽严有度,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真正的爱,也能够习得什么才是规矩和原则。
3.父母当教练不当裁判
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父母当裁判孩子往往不服,而当教练反而能引领孩子成功,孩子也会信服父母、尊敬父母。
什么是教练呢?国际教练联盟是这样定义的:“专业教练作为一个长期伙伴,旨在帮助学员成为生活和事业上的赢家。教练帮助他们提升个人表现,提高生活质量。教练经过专业的训练,来聆听、观察,并按客户个人需求而定制(教练)方式。他们激发客户自身寻求解决办法和对策的能力,因为他们相信客户是生来就富于创意与智慧的。教练的职责是提供支持,以增强客户已有的技能、资源和创造力。”那么,教练型的父母可以理解为:这种父母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能力,相信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家长的职责是围绕孩子的目标,提供支持、资源,最大化地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可能地实现他们的目标。
有一个故事值得我们借鉴:在一个运动俱乐部里,因为学打高尔夫球的学员较多,教练不够,于是管理者将滑雪教练请过来,临时代替一下。可是,滑雪教练根本就不会打高尔夫球呀,管理者就说:“没关系,你就上去指导指导!”结果,滑雪教练教出来的学员比“高尔夫球教练”教出来的学员进步更大。深究其原因,滑雪教练只会问问题:你感觉怎么样?哪个地方不对?好,我们调整一下再试一次!这次感觉怎么样?什么地方在用力?好,再调整一下!
“高尔夫球教练”更多的是指导和监督,主观意识占上风,滑雪教练则不然,虽然自己不是高尔夫球专业的,却能引导学员自省,比直接教更有效果。这也是父母教育孩子需要借鉴的地方,像个教练一样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发力,要比自己像个裁判那样不断去评判孩子要好得多。
当裁判的父母,平时的表现就是给孩子打分、警告、亮牌甚至罚下。这样的父母挂在嘴边的说法就是“我告诉过你标准,怎样才能做到是你的事”;“我要求你要达到标准,做不到我就惩罚你”;“我告诉你了”;“我跟你说过一百遍了”;“我嘴皮子都磨破了”;“我苦口婆心,仁至义尽了”。
当教练的父母则会了解孩子的现状、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帮助孩子去寻找适合的训练内容以达到让孩子提高的目的。同时也会根据孩子的特长来安排与之相对应的训练项目和方法,并给予鼓励和肯定,最终让孩子自己通过努力做出成绩。家长懂得教练的艺术,通过科学引导、正确激励,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这将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收获。
十岁之前父母是高级指挥,凡事都由父母控制和安排,由于孩子年龄小所以离不开大人。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一定要变成教练。教练意味着权威,建立一个可信的形象,有专业水平;同时,教练能够带队员打胜仗,就像好导演能拍好电影一样。好教练肩负教会孩子的责任,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和特质,而不是像裁判只盯结果。
具体教练要怎么做呢?
赛前排练,当孩子要面对一个事情之前,父母需要跟孩子不断演练;赛后回顾和评价,比如孩子做了这件事之后学会了什么?不太成功的地方在哪儿?下次要怎么做?我们和孩子一起从中学到了什么?当父母能够从只看孩子结果的裁判形象渐渐过渡到帮助孩子成长的教练时,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将大有助益。
4.父母与孩子“竞争”还是“合作”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可以概括为两大状态,一种是竞争,另一种是合作。竞争的状态会产生矛盾和纷争,合作的状态往往会带来利益和双赢。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如此,家长与孩子之间如果是合作的状态,那么整个家庭氛围就是和谐稳定的;反之,家长与孩子之间是竞争的状态,整个家庭氛围就会压抑和紧张。
竞争的状态指家长用控制、惩罚等手段在短时间内战胜孩子,让孩子屈于权威盲目顺从,或者是孩子实在太难管教,逼迫父母放任不管,任由孩子信马由缰,父母趋于无力选择放手。
合作的状态是指父母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维护自己与孩子双方的尊严,最终实现正确管教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处理问题的同时父母也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最后达到双方受益。
家庭如果出现“竞争”状态,意味着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权力之争”,也就是这个家庭要有“控制者”和“老大”的确立,“听谁的”“谁说了算”是家里的主要矛盾。
竞争状态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无足轻重的,是被控制的,是没有自我的,很多时候看似孩子妥协了,但那只是表面上无力反抗的假象,其真正的矛盾依然存在。另外,会让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慢慢有了任何需求都不再和父母讲了。这也是很多父母说,孩子小的时候还经常和父母沟通,越长大越不爱说话的原因。父母不给孩子倾诉的通道,又做不到倾听,孩子为什么要和你讲呢?
所以,避免家庭出现“竞争”的状态,父母要做的就是从自己身上改变,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们要改变孩子做什么。了解、鼓励、预想后果、相互尊重、敬畏生命的成长规律、赢得合作,这些都是解决竞争的方法。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循“温和而坚定”原则。越是语气和缓温柔,其实越有力量,孩子从父母的语言中听不到权威,听不到情绪,反而容易表现出合作的态度。而且也容易放下内在的戒备与对抗,这个时候父母再提出一些要求,孩子容易接受。
其次,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对象。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以为高孩子一等。没有哪个人永远做孩子,父母也不可能是孩子永远的依靠,孩子注定要成长,要有他的生活和世界。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正视孩子的成长,在适当的时候“示弱”,懂得提前退出这场“战争”,把孩子人生的“控制权”交还给孩子。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做孩子的伙伴,而不是对手。怎么才能够做到孩子的伙伴,而不是对手呢?就是你要经常让孩子感到,他对你是有贡献的。这时候孩子会自然地觉得,你们是伙伴的关系。
比如说,家长要让孩子帮助去拿一杯水。这时候假如说:“你去帮我拿杯水。”这就没有把他当伙伴,而把他当成一个工具,孩子便会说:“我不去。”
如果同样的情况,换个说法:“我需要一个伙伴帮我拿杯水,谁愿意帮我?”孩子肯定会说:“我。”这个时候父母只需要说“谢谢你帮我拿杯水”就可以了,他立刻就能够感受到伙伴帮忙的感觉。这就是跟孩子不断地构筑伙伴关系的过程。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们一定要以我们的祖辈、我们的父辈为鉴,学会尊重孩子、倾听孩子,而不是将父母的权威强加于孩子。想想看,我们既非圣人,也不能代表绝对真理,我们不能保证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此外,孩子绝非我们的替代品,我们要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意志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跟自己的父母有过不止一场“战争”,包括我们大家。如果孩子赢了,就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就是悲剧。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一个孩子在家里感受到的是父母与自己合作的状态,那么他也就学会了用合作的态度与其他人打交道,这样的人情商很高,将来在社会上也会很受欢迎。
所以,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尽量让孩子赢,最不济也要与孩子合作,而不要出现竞争。
5.“为你好”,其实并不好
当过父母的人总会不经意地对孩子说“这是为你好”,孩子也总是在父母“为你好”这种甜蜜负担下变得十分疲惫,甚至还会感到窒息。因为,大多数父母认为的“为你好”,而孩子感觉并不好。
父母与孩子出生于不同年代,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完全不同,有着自己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相处中一定伴随各种问题。父母觉得这样做是“为你好”,而孩子无法对父母的想法表示认同,矛盾便产生了。
父母常常口不择言,却总说是为子女好。老实说,忠言不见得非要逆耳,劝告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既然是劝说,就不是非得让人接受,一定让人接受的不叫劝说而叫命令。可惜,很多人都是打着劝说的名义行命令之实。不论什么时候,我们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都会导致忠言逆耳,而不是顺耳,孩子接受起来也就非常困难。当孩子犯了错或者违背父母的意愿时,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家长的权威”受到威胁,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家长通常会对孩子下达命令。但是这种做法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家长对孩子的命令,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即使父母真的为了孩子好,孩子也并不领情。
这个矛盾在家里很常见,比如,孩子想吃汉堡炸鸡,父母会说那是垃圾食品,可是孩子非要吃,父母非不让吃;孩子想玩儿电子游戏,父母会说那会成瘾、会坏眼睛,可是孩子非要玩儿,父母非要控制;孩子不想写作业,父母会说作业是必须要完成的,于是孩子在作业上各种磨蹭,父母看着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就威逼利诱、责骂,甚至动手。
表面上看全是家长为了孩子好,实质上,家长根本没有体会孩子的感受,依然在过家长的权力瘾。而孩子一天天长大,也想对这个世界实施一点点自己的控制权,他希望自己可以吃垃圾食品,可以玩游戏,可以晚写一会儿作业,这个希望的根本原因是想得到父母的支持与理解,希望父母承认他也是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生活的人。
假如,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再垃圾的食品吃三五次也不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再可怕的电子游戏,如果父母首先不把其看成洪水猛兽,而是和孩子一起把游戏当成偶尔放松的机会,也不会让一个孩子沉迷;再不想写作业的孩子,最后怕去学校挨老师批评,也会正常完成作业。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看父母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要反思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自己先产生了恐惧和不安,才想要去控制孩子。
如果父母一直认为控制孩子是“为孩子好”,那么父母就太过功利,把与孩子的关系看作了“非输即赢”的关系,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爱与理解,而是压制。越是这样,父母越会有很大的无力感,同时孩子也会时刻想着要摆脱父母的控制,可能会导致父母和孩子关系僵化。
另外,父母的过度干预会给孩子身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决定权。比如孩子想穿个什么衣服,理个什么样的发型,吃个什么样的快餐,这都是在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如果父母都以“为你好”为由横加阻拦,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这种自由意识,轻则变得没主见,重则开始叛逆,与父母对着干。
其次,打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支持与理解的孩子,会培养出良好的判断力和理性交友的能力。相反,受到家长强烈控制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对于以后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最后,父母认为好的,孩子不一定认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孩子喜欢编程,家长非得认为弹钢琴好,这就是将父母感兴趣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而没有支持与接纳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父母努力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让孩子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所以,父母在想为孩子好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的出发点是真好还是假好。要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用自己的经历去安排孩子的生活。过来人的经验有时候不一定全对。父母只是引导者而不是参与者,因此,父母必须告诉自己,我们的角色是引导支持,而不是管理控制,只有当父母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时,才可以和孩子更好地相处。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除了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外,还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个性,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培养。很多父母以为孩子是自己的,替孩子做主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让孩子失去自己的空间和感受,对他是很不尊重的。父母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应把他当作大人一样尊重,平等生活,遇到事情一起商量,日后他才会拥有自信和独立的精神。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需要我们的尊重和理解。当父母能够这样做的时候,才是真正为孩子好。
6.让孩子“听话”还是“懂话”
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父母会说“孩子不听话,太让人抓狂了”。尤其是当孩子处于七八岁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不听话”是常态。因为这是生命成长的必经环节,孩子在用他的心智来试探父母的原则和底线。孩子特别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说东偏往西,正话非要反着说,父母三令五申,他嬉皮笑脸当复读机,然后气得父母吹胡子瞪眼没办法。修为好的父母一声叹息,修为不好的父母用武力解决。
听话,似乎是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的核心,如果一个孩子是在“听话教育”下长大的,那么就会成为一个听话的大人,往往就会用同样的思维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是“听话的孩子”。
而希望孩子听话的背后潜台词就是父母不想让孩子有自己的个性,不反抗父母的权威,从而做一个乖乖的、让父母省心的孩子。父母以为有了这样的孩子从此生活就一路花开,不用操心了。殊不知,做一个听话的人将来可能有的麻烦和无奈是不可想象的。
孩子在家长的权威下学会了唯命是从,就会变得没有自我,没有主见。到了学校,如果老师依然让孩子做“听话的学生”,那么将来走上社会的孩子敢不听老板的吗?在家里敢不听伴侣的吗?于是乎,整个人生哲学就只有“听话”,从此这个人哪儿敢特立独行?哪儿敢有自己的不同言论和主见呢?
中国的孩子从小最常听到的一句教育用语就是: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父母最不满意孩子的时候也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总之,听话似乎成了“好孩子”的最高标准。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家长最苦恼的问题是“我家孩子总是不听话,怎么办?”,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总会有一种无力感。想让孩子听话似乎成了大部分父母的共识。他们认为,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只有乖孩子才是有出息的孩子。
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对孩子说,希望你是个听话的孩子。于是大家都努力地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有想法不表,有委屈不说,有欲望不求。似乎这样就可以让家长感到轻松,可是做这样一个听话的孩子,就一定好吗?或者说,家长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唯命是从的孩子就一定对吗?
所以,与其让孩子听话,不如让孩子懂话。
听话是为了让孩子服从权威,懂话则是让孩子明事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比如,当父母看着孩子的一些“错误”想去纠正,但往往孩子并不买账的时候,说明一是父母的话没有分量,二是父母没有觉察孩子的需求。
第一,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话有分量呢?就是父母不要说废话,不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如果天天像唐僧在孙悟空耳边那样絮叨的话,肯定会让孩子反感。看到孩子的错误,最多提示两次,如果不听,就让孩子承担犯错误的后果,而不要强迫孩子听自己的话。如果两次提示孩子依然不听,甚至有的孩子会顶撞父母,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尊重犯。当孩子不尊重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学会尊重自己。离开孩子一会儿,让自己冷静。或者明确告诉孩子“你这个态度是对我的不尊重,我们都需要冷静一下,一会儿再谈”。
如此一来,孩子就会看到父母的底线和原则,父母既不会发脾气又不会说个没完,这样教给孩子的是冷静和思考。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孩子,他也会有所触动,会想是不是自己做的这件事不对?孩子一旦开始思考,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契机,等到双方都冷静下来,才有利于下一步沟通。这样一来,父母的语言就有了分量,不多说废话,给孩子留有余地,慢慢地孩子不但学会尊重父母,还会正确处理自己的问题。
第二,觉察孩子的需求。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不听话或不合作的状态,往往是父母只想着达到自己的需求,而没有关注孩子的需求。以最简单的玩儿手机为例,如果父母只想让孩子放下手机,而不去想为什么孩子喜欢玩儿手机,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说,没有人不喜欢玩儿手机,因为拿起手机人会处于放松的状态,刷刷搞笑小视频,看看段子,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所以,比起枯燥的作业和学习来说,孩子肯定会对手机爱不释手。想要让孩子不玩儿手机,单凭说教、责骂或者抢夺基本上没多大效果,孩子也不会听。所以,明白孩子的心理需求,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他为什么那么想玩儿手机呢?
首先,孩子无聊,没有人陪他玩耍,他只好选择手机;其次,手机里有让他放松的东西,所以他放不下。想让孩子放下手机,不要用抢夺、强迫等手段,而要充分肯定孩子的心理需求,告诉孩子爱玩儿手机没有错,因为父母也玩儿手机。然后通过分析手机的利弊来让孩子认识到玩儿手机时间长带来的危害,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入口。然后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来决定使用多长时间就会放下手机。当孩子能够说到做到的时候,父母要及时表扬以强化他的这种行为。这样一来,要比咄咄逼人地说他、骂他好使得多。而分析玩儿手机利弊、允许孩子自己做主的这一过程,就是让孩子明事理、懂话的过程。
一个孩子不听话,往往是父母的“打击式教育”造成的。如果父母能够在说教孩子的时候及时止嘴,少说多做,做给孩子看,而不是希望孩子改变,那么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合作状态,而不是排斥和对抗。最重要的一点是,当父母说得越来越少,那么就不再希望“孩子听话”了。因为,希望孩子听话是一种不平等关系,父母高高在上;孩子一旦能够懂话明理,父母与孩子就形成了平等的关系。
所以,当父母还在纠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要想想大人是否教会了孩子懂事明理,而不仅仅让他做一个听话的应声虫。
7.帮孩子还是害孩子
在家庭教育里,有一种很奇特的现象,很多父母不遗余力地帮助孩子,导致剪断了孩子的翅膀让其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另外,过度地“帮助”还会让孩子变得不感恩、不知足,甚至变成不知道如何生活的“白眼儿狼”。如果家境一般,则还罢了,毕竟父母能力有限,孩子也逐渐会因为碰壁而吸取教训。如果家境很好,则孩子容易在很小的时候就比其他孩子有优越感,就算出点儿事情,父母也会摆平,那么,这种孩子长大后,就很容易出比较大的问题。
这种父母过度帮孩子导致害了孩子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父母来说,哪些要帮,哪些适当帮,哪些不能帮,每个选择都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帮得好了,孩子受益终身;帮得错了,贻害无穷。
比如,网上报道的一个案例,一个胖女子在大街上用手狠狠地拽着一个环卫工人的头发拖行数米,旁边其他环卫工人急忙上前拦架。记者一采访才知道,原来是女儿在向母亲要钱!被打的母亲已经48岁了,做环卫工十多年,一个月才几千元钱。她的女儿连孩子都有了,还隔三岔五伸手向母亲要钱,不给钱就辱骂、吵架、打架……
比如,网上的另一则新闻,一名硕士宅男45岁依然啃老,虽然他从小就是学霸,甚至拿到了加拿大名校的工程硕士学位。但是,他学业有成回国之后拒绝工作,天天窝在家里,每天过着白天睡觉、晚上玩儿游戏的生活,靠着年迈而且患有尿毒症的母亲的退休金生活。造成儿子这样的局面,他的母亲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我不是在帮他,而是把他害了。”
再如,一个妈妈在上初中的女儿书包里发现一封情书,没有合适的方法也不理解女儿,为了帮助女儿走出早恋,竟然拉着女儿一起去跳河,以此来威胁女儿。要不是围观人群及时报警解救,母女俩差一点儿就丢了性命。事后妈妈对着镜头说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话:“我的方法虽然极端,但我在帮助孩子,这么小谈恋爱耽误了学习,将来她会恨我……”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家长错误的“帮”变成了“害”,要么让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要么让孩子感受到了心灵的重创。
所以,父母要懂得什么时候该帮,什么时候不能帮,什么是正确的帮,什么是有害的帮,那样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才能正确引导孩子。
8.“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民间流传过一个“懒汉吃饼”的故事。
有一个懒汉,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平时都是由母亲照顾他的生活。有一天,母亲要出远门,大概要耽搁好多天才能回来,不免担心儿子怎么吃饭。左思右想,聪明的母亲想出了一个法子,烙了一个大大的饼,中间掏一个比懒汉脑袋稍大的洞,刚好能够穿过懒汉的脑袋,套在懒汉的脖子上。这个饼很大,足够懒汉吃上十天半月。母亲做完这一切,才放心地出门了。但在外面过了几天,母亲又开始担心起家里的儿子,担心他会不会饿着,饼有没有吃完。好不容易办完事,这位母亲回到家打开门一看,儿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一探鼻息,早已气绝。再看懒汉脖子上的大饼,只少了嘴巴够得着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没动。原来这懒汉懒得连头都不愿转动一下,只吃了他嘴巴够得着的饼,而后就这样活活饿死了。
短短一个寓言故事但却包含了很深的哲理,这个懒汉的悲剧是母亲一手造成的。所以当母亲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能力。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还必须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触发孩子内在的生命力,使孩子能在未来产生源源不断的生存动力。在我国自古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这句话用在家庭教育上也是一条金科玉律。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马上给予答案,而是给予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孩子在父母眼里看着是弱小的,需要不断呵护和提供帮助,但是他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地在社会上闯荡和生活,所以,一个孩子会钓鱼才可以,而不仅仅会吃父母给钓到的鱼。外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的,但他们比较注重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从小培养他们勇敢坚强,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集体的一个成员,他应该为家庭做一些事情,这样就能逐步形成劳动的习惯。等到上了高中的时候,就要培养孩子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
父母切不可处处包办,时时替代,那样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人,而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如果父母处处替代,他们就会习得一种错误的认知和价值。他们不会拥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而一直是父母捧在手心里怕摔了的“宝贝娃娃”。从远大理想被父母的溺爱给扼杀在摇篮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自己的人生将会是多么轻松,不需要他努力学习知识,没有头脑一样可以享受荣华。无须他去为生活而奋斗,或为让养育他的父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奔波,他只需向父母撒个娇,或者说个谎话,大笔的钱财就到手了。这样的孩子毫无顾忌地挥霍着父母积攒下来的财富,没有感恩,没有歉疚,一副心安理得的姿态,将来就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一无是处的人。
所以,不要给孩子以鱼,而要给孩子以渔。平时在家里要做到:
第一,不做过分保护型家长,也就是不去包办代替,不用溺爱造成孩子“营养过剩”而成长“营养不足”。这样的“授之以鱼”,易使孩子养成大事小事都靠家长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失去自我体验、自我动手乃至自我碰壁的锻炼机会,失去自我发展的个性空间,自然容易患上“成长软骨病”,甚至缺乏自我独立意识和独立生存生活能力。
第二,不做过分干涉型家长。家长要宽严有度,如果过分严格就变成了专制,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事,渐渐地会失去自我意识。孩子往往无主见、无主张,容易别人说什么是什么,没有自己的立场和思维创新能力。
第三,不做惩罚型家长。经常惩罚孩子的家长是走向了宠溺型的另一个极端,对孩子不仁道的惩罚不但不会养成自主独立的性格,反而会让孩子心生自卑,遇事唯唯诺诺。在经常性、高强度的批评和惩罚下,孩子的性格会发生扭曲,往往会变得冷漠、缺乏爱心,甚至误入歧途。
第四,授之以渔要因材施教。教育不是万能的,尤其天下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教育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好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案例我们可以参照,但不能照搬,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