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写作技巧及实战解析:一点就通的公文写作黄金法则
- 张桂林
- 10字
- 2021-01-04 17:43:28
第一部分
公文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没有思路怎么办
一、从阅读中获取灵感
不论是久经沙场的“笔杆子”,还是懵懂入行的“新朋友”,大家都可能遇到过因缺乏思路而上台无话可说、提笔无事可写的困惑。出现类似“症状”,那一定是写作者思想上“缺氧”、灵魂上“缺钙”导致的。这时候不应急于前行,而应停下脚步,静下心来,为解决困惑吸吸氧、补补钙,调整好状态再出发。
如何解决写作困惑呢?雨果说,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正是这种养料。
(一)阅读,就要读好书
什么是好书?不同的人即便阅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人视若鸡肋,有人却视若珍宝,这需要因人而异,视人而定。
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应当首选作者知名度高、由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这样的书在质量上相对有保障。比如,当前市面上流通的公文写作类书籍,可谓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在图书购买平台搜索关键词“公文写作”,就出现了上百个商品。如此之多的工具书,质量良莠不齐是无须质疑的,这就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掌握辨别质量高低的技巧。
机关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文系出不了笔杆子,文学院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但朴实的语言里往往闪耀着真知灼见,这恰好为我们如何正确选择好书提供了思路。一些所谓的“学者”“专家”所著的公文类工具书,与常年在机关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老笔头”“笔杆子”们相比,前者在理论研究上或许更胜一筹,但在操作性、实用性上,后者的优势更加突出,他们的书才是机关公文从业者真正需要的“好书”。
(二)阅读,一定要真读书
真读书,就是要进行有益、有用的阅读。那么,什么才是有益、有用的阅读呢?
1.从文件中找思路
我们在接到写作任务,苦思冥想后没有思路时,不妨认真研究一下上级文件,通常能从中找到突破口。特别是最高政治领袖(比如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一定要仔细研读、揣摩,他们的每句话都蕴含着丰富寓意与营养,每个词语都可延伸为一篇文章。因此,当我们陷入思维混乱不知如何突围时,领袖讲话也许能带领我们找到突破口。
2.从历史中找思路
历史就像一台复印机,总是在不断地重复再重复。现在的很多现象都能在历史潮流中寻到轨迹和影子。我们常讲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机关里的资深“笔杆子”都非常注重学习历史,几乎人人都是“业余”的历史学家,尤其对我党的发展壮大史更是了如指掌。当我们遇到写作瓶颈时,不妨尝试从历史事件和片段中寻找影子与启发。我们只有对历史如数家珍,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才能以史为镜,推陈出新,从而启迪思路,找到写作的方向与灵感。
3.从报刊中找思路
在群众看来,读报是机关人员躲清闲、不作为的表现。其实,读报是机关人员提升思维层次、提高自身修养、坚定信仰立场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求是》《红旗文摘》等报刊,对机关人员培养党性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着净化和升华的功效。作为机关公文写作者,更应每天坚持看报,特别是某些重要报刊的相关评论、理论、政治版块,要逐句研读、消化吸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寸积铢累,便可实现厚积薄发、博观约取,轻松找到写作的突破口和思路。
(三)阅读,必须要会读书
当今网上不缺读书的人。之前,笔者看到有人在网上宣称自己每月能读完几十本书,这个读书速度与数量确实是非常人所能及,但能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我们暂且不论如此高速读书的质量如何,就公文写作者而言,笔者并不提倡如此读书。现实生活中,能读书与会读书是有质的区别的,特别是在有特定需求的行业,会读书比能读书要重要得多。
那么,作为公文写作者,如何阅读才算会读书呢?
1.要端正心态
为读书而读书,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这种做给别人看的形式主义是要不得的。公文写作是有行业素质要求的,写作者应自觉端正态度,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与修行来培养。每一位“老笔头”都经受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考验,战胜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最终才拥有厚积薄发的收放自如。初涉材料的写作者,更应以师为鉴,自觉端正读书心态,这对激发写作者迸发思想火花至关重要。
2.要日积跬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机关“老笔头”没有无缘无故的下笔有神、思如涌泉,他们在公文写作上驾轻就熟都是日积跬步的结果。初涉公文写作行业的“新战士”对公文写作常常感到有心无力,根本原因就是不会读书,不喜欢做读书笔记,没有汲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教训。久经沙场的“笔杆子”,几乎都有一个私密资料库,这些资料库收集整理了“笔杆子”多年来的读书体会与心得,以及读书摘录的名言、“金句”,这让他们很少遇到才枯思竭的尴尬,这也是他们与写作新人的最大差别。因此,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是迈向“笔杆子”行列的第一步。
3.要用心读书
用心读书就是要融入书中,做到人在书外,悟在字间。通俗地讲,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边实践边思考,当一个有心人。用心,就要在读书时做到真读、真思、真领悟,不仅要做到自觉切换身份,以作者身份换位思考,从作者角度出发,摸清文章谋篇布局、选材立意、构思搭架的脉络,掌握文章表现手法、修饰艺术、层次展开的技巧,而且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会如此写?”“为什么我达不到这个层次?差距在哪里?”经过长期的自我训练,逐渐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最终便能达到“笔杆子”厚积薄发的至高境界!
二、从调研中见微知著
1961年5月,周总理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蹲点调研。在当年6月份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周总理沉痛描述伯延调研情况:“除了树叶、咸菜、野菜以外,就没有东西了,硬是没有存粮。”一个“硬”字,把周总理务实、扎实、严实的调研作风体现得淋漓尽致,生动朴实的文字令人信服,同时向公文写作者深刻阐述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写作真谛。
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志都知道,写作思路实质就是对日常工作思路和经验的梳理总结,它的形成与发展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思路(经验)→文件→实践→思路(经验)。
如何理解这个“闭合回路”呢?简单地讲,就是领导(组织)把集体研究的战略“思路(经验)”,经过具有法律效应的“文字材料(文件)”,反映给群众(社会),指导群众(社会)“生产(实践)”,领导(组织)再从群众(社会)的“生产(实践)”的矛盾中研究制定新的战略“思路(经验)”,前后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由此得出结论:解决写作思路的问题,实质就是解决生产(实践)中具体矛盾的问题,也就是搞好调查研究的问题。
那么,公文写作者如何搞好调研,并从调研中获取写作思路或灵感呢?
(一)善于倾听,从群众反映的问题中找思路
调研,首要是端正姿态,放得下“架子”,具备主动与群众拉家常、与有“怨气”的群众交心的高度自觉,习惯听“粗话”,喜欢听“怨言”,善于从群众的“闲言碎语”中辨别真相,找出问题症结,从而寻得写作思路。
周总理在伯延调研时,经常组织农民围坐在一起搞座谈。周总理同群众一起,盘腿坐在石板上,始终态度真诚,言语谦和。大家都觉得周总理把大家当作朋友,没有领导架子,心里时刻装的都是群众,周总理很快便获得大家的信任。开始大家都有顾忌,不敢讲、不敢说,只有农民张二廷第一个大胆说出了“食堂不好,食堂吃不饱”的真心话,更是爆出了“再这样糊弄下去,过两年连总理也会没吃的”这样“辣味”十足的话。伯延群众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让周总理认识到“只有他把我们看作自己人时,才会说这样的话”的群众观点,这一观点为周总理在后期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从周总理在伯延的调研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鲜活的写作思路,绝不会藏在办公室的文件或数据里,而是存在于群众的“心结”与“怨气”里;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就是写作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凉“甘泉”。
(二)善于抓小,从细枝末节中找思路
写作中突然没有思路,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缺乏一双“慧眼”,发现不了身边小事中隐藏的矛盾和“引信”。所以,如果我们注意观察,掌握了发现日常工作“痛点”的方法,就能激发头脑风暴,寻得写作灵感。
在部队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某旅因为六块钱特意召开专题常委会,并制定出台一项新规定。这件小事很快被一位嗅觉敏感的军报记者捕捉到,并决定前往调研,一探究竟。这件事情确实非常小,缘起为:该单位放映员送打印机到维修店修理时,因维护时间比较长,单位又着急要用,所以就自费六块钱打车回单位。但是,单位有规定,“因公外出应申请公车”,所以该战士打车费用不能报销只能自理。虽然六块钱不是什么大事,可跑腿干活还倒贴钱的事,让这位同志心里很不舒服。这事恰好被该单位政委得知,并因此召开专题常委会,研究出台了《公杂费管理实施办法》。
记者得知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并没有因为事小而就此打住,而是怀着好奇心,深入连队继续调查,顺藤摸瓜发现了更多类似“小事”的线索。记者在摸清情况的同时,获得灵感写下了《六块钱的事上了常委会》的通讯稿,这篇稿件不仅在《解放军报》得到刊发,而且获得年度军队新闻一等奖。
这一事例启示我们:思路与灵感就像夜空的流星一般稍纵即逝,如果我们平常对身边的人和事缺乏敏感性与识别力,不注重观察和研究生活中的“小事”,就抓拍不到流星划过天空时的美景。所以,当我们缺乏写作思路时,不妨多多关注身边“小事”,通过“抓小、抓早”来挖掘创作思路。
(三)善于思考,从普遍现象中找思路
获取写作思路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解剖矛盾、揭露真相的过程。真相隐藏在表象之下,只有阅历经验丰富、具备逆向思维的人,才能看透表象,寻得真金。
曾经一位老领导告诉笔者,考察一个单位是否有作为,有经验的领导不会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只需绕着单位走一圈,看看卫生是否干净,相关氛围是否浓厚,员工精神是否饱满,人员着装是否统一,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楼房门窗是否完好……就能从一些看似正常平常的现象中,了解该单位全面建设情况。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该单位日常管理的真相,通过这些表面现象,间接为单位领导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工作能力画了一个全方位的“素描”。
因此,写材料没有思路,根本原因不是缺少东西可写,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思维习惯,缺乏像领导一样见微知著、一叶知秋的思维习惯。
从普遍现象中寻得思路,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我们从具体材料中跳出来,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分析问题,把感性素材上升到理性高度加以认识提炼,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从而提出新观点,理出新思路。那么,我们在写作之时将不再面临无话可写、落笔困难的尴尬。
三、从细微中捕捉火花
记,是公文写作者积累素材的一种好办法,也是公文写作者缺乏思路灵感时的“救命稻草”。公文写作者,应当“会记、巧记、善记”。
(一)会记领导讲话
记领导讲话,包括两方面:一是记上级领导讲话,重点记新理论、新思想、新提法、新观点、新导向;二是记本级领导讲话,重点记领导在讲话或日常交流中不经意提到的新词语、新想法、新措施。当写作思维“短路”时,经常翻翻这些被记下来的只言片语,就能启发我们的写作灵感!
笔者曾随领导参加某单位党委民主生活会,领导在最后讲评班子时,就“如何加强党委班子团结”即兴谈了几点看法,笔者随手将讲话要点记录了下来。有一天,领导突然提出要上一堂“关于加强党委班子团结”的党课。笔者领受任务后,立马翻出当初记下来的要点,以此为思路,结合实情提炼了10个标题,形成提纲后呈送领导。那次的材料主题与领导的设想不谋而合,提纲很快就定稿了,从此笔者更加受到领导认可和信赖。
(二)巧记群众“怨气”
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写作者一定要从材料和利益中跳出来,客观看待群众的“怨气”。群众脸上的怒气、嘴里的骂声,往往隐藏着群众的真知灼见、美好愿望。只有善于倾听群众“怨气”,留意群众“骂点”,记下群众“骂声”,才能知晓群众内心的真实需求。这种需求是我们工作的改进方向,也是写作思路的突破口。
群众的“怨气”往往隐藏着我们创作的灵感思路。巧记群众“骂声”,从怨言中学会反思,是写得者获取写作灵感的不竭源泉。
(三)善记瞬间细节
细节之所以能决定成败,因为细节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真相。只要抓住细节,就意味着抓住了真相的“尾巴”。如果写作者能养成记录细节、分析细节的好习惯,往往就能获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董明珠在新加坡做演讲时曾讲到一个故事。她任副总时,公司员工经常罢工。总经理决定设置一些信箱,收集员工意见。但细心的董明珠发现,这些设在厂长办公室、厂门口的信箱从未有人靠近过,信箱形同虚设。究其原因是总经理忽视了把信箱设在厂长办公室门口,员工不敢去投诉;设在厂区门口,人流量太大,员工不便于投诉等细节。董明珠却把这些细节牢记在心。在她上任之后,便把总经理信箱设在厕所、鲜少有人去的墙角、厂区浓密的树林里。自从在这些地方设立信箱后,一天甚至能收到700多封信件,董明珠也因此掌握了公司很多不易暴露的问题。
董明珠注重观察细节,善于从细节中分析查找问题症结,为改变企业困境找到了解决思路,为格力做大做强、走出国门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公文写作者而言,机会都是公平均等的,只有“有心人”才能与机会撞个满怀。公文写作缺乏思路,不是起点太低,而是缺少细致入微的眼力与智慧。
四、从思考中走出迷雾
所谓思考,就是理清头绪、找出规律、形成逻辑的一个过程。公文写作时没有思路,是因为在下笔前缺乏充分的思考。因此,我们往往会出现四个“不知”:一是不知如何理顺事件内因关系;二是不知如何找出事物的共性特点与规律;三是不知如何转换视角从而寻找破题切口;四是不知如何形成严而有序的逻辑思维。
破解“不知”难题,重点在于学会如何思考,并从思考中寻找到落笔思路。
(一)跳出材料,站在大局来思考
关于如何跳出眼界局限,国外实验室做过一个测试。工作人员将测试者带进一间封闭实验室内,让他们快速环顾室内一周,并且记住有多少件物品是红色的。测试者看完以后,被要求闭上眼睛,说出屋子里有多少件绿色物品。测试结果中,很少有人能记得屋子里还有绿色物品存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被诱导集中在红色的物品上,使得对其他颜色视而不见。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类思维常常会受外界因素干扰,当我们被潜意识操控后,会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放在某个特定信号上,从而忽略真实意图或重点。
我们写作没有思路,多半也是陷入了同样的思想泥沼,注意力往往被局限在日常具体任务、常规性思维以及领导的具体要求上。此时,自我迷茫会导致我们感到“无话可写”“无从下手”。
跳出材料看全局,是解决写作无思路的有效办法之一。看全局,应从三个方面出发。
1.看共性
找共性的过程,也是一个归纳提炼的过程,更是一个理清思路的过程。当我们写作找不到思路时,可以尝试把主题涉及的所有事件、素材集中汇总,以列表格的方式,对汇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共性特征,找出潜在规律,最终形成观点。这些观点,也就是下笔时的思路。
2.看重点
找重点,其实就是“过筛子”。把一个阶段、一个年度的工作,按照经常性、专项性、阶段性、临时性、年度性、规划性等特征进行分类,从中找出哪些是上级重视的,哪些是领导经常提及的,哪些是展示单位特色的,哪些是成绩显著的,等等,从而区分重点工作与一般性工作。我们筛选重点工作的过程,就是对材料构思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轻松获得写作思路与观点。
3.看特性
分析事件,既要找共性,又要找特性。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德·波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对写作缺乏思路非常有帮助。德·波诺要求学生在三分钟内找出公共汽车取消所有座位的利弊,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纵观全局的能力。结果,有的学生列出了八九条意见,有的甚至列出十几条优点(包括某些并不那么明显的优点,比如,汽车将会更便宜和更容易维修等),同时至少列出了两至三条缺点(比如,下班很累却没办法坐下来休息等)。
学生们找优缺点的过程,就是找事物特性的过程。写材料没有思路时,不妨针对某项主题找特点、亮点、闪光点,全面分析利弊、优长,找出与其他日常工作或现象的异同,从而启迪写作方向与思路。
(二)拉出清单,立足问题来思考
公文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拉出问题清单,从中寻找写作思路,是很多“笔杆子”的常用方法。
拉问题清单,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群众原则
群众是政策与制度最直接的执行者和受众。群众反映的现象与观点,往往最接近事实与真相。因此,当我们着手一个材料时,先不要急于下笔,应先到群众中做针对性调研,从群众反馈的问题清单中,寻求材料下笔的突破口,这样的材料往往最能符合领导意图与群众心意。
2.领导原则
领导是一个单位或一项活动的引领者。领导提出的问题,应当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公文写作者的着墨重点与思路源头。因此,写作者要当好“有心人”,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收集领导意见与指示,关键时刻从领导集中反映的问题与观点中明确材料的方向与定位,从而确定写作思路的展开方向。
3.制度原则
我们常说“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现实是我们缺少这种水平,这该怎么办?其实,我们发现不了问题,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缺乏参照物。没有准确的标准做参考,怎能轻易发现问题呢?我们之所以迷茫,就是因为不知从哪里找到正确的参照物。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判断事件的对与错、好与坏,就应当以制度为参照标准。如此一来,查找问题就顺理成章,形成写作思路也就水到渠成。
(三)明确目的,用逻辑树来思考
当前,思维导图在网络上非常流行,很多人都在学习并利用这一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个信息进入大脑,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联结,而每一个联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
思维导图一说,在公文写作之初,已成为机关“老笔头”的一种常用写作方法了,只不过大家更喜欢称之为“逻辑树”,即以材料主题为树根,以提纲为树干,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枝叶。整个逻辑树,就是我们写作的思路与文章的骨架,树越枝繁叶茂,逻辑思维就越精细、越有条理。
那么,建立逻辑树应把握什么原则呢?
1.注重简短精练
公文以简为美。我们建立逻辑树时,常常会遵循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无论是查找还是分析问题,我们都应注重简短精练的原则,不要事无巨细,更不能画蛇添足;要紧紧围绕大局、制度和要求展开,尽量一条线通到底,一条道走到头。
2.注重解决问题
逻辑树要紧紧围绕主题中心展开,以解决问题作为根本任务与出发点。比如,写一篇推介会的材料,就要注重从需求方推广商品的优势、特点、性能、功用,以及政策环境、政治优势、扶持力度、适用范围等。只要紧紧围绕解决问题这一主线,就能理出写作方向与思路。
3.注重务实严谨
建立逻辑树虽然是纸上功夫,很多思路来源于遐想,但这些遐想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绝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逻辑树的每一个枝叶,都要紧密结合实例与现象,并且环环相扣,前后衔接严密。只有坚持务实严谨原则,整个逻辑树才有真实性与实用性,否则,按照逻辑树写出来的文章,必将是一篇空洞无物的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