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记者梦(序一)

没想到,20世纪80年代,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会影响到我家乡浙江永康一位学子的人生道路。本书作者何福安告诉我,他的记者梦就是读了这些报告文学后萌生的。那时,他还是一位中学生。

真是无巧不成书。我的记者梦也是读中学时萌生的,而且实现梦想的经历也差不多。考大学时,我不知哪来的胆量,见知名大学的新闻专业就报,最后被录取到上海外语学院,两年后转学到华东师大中文系。本以为记者梦断,没料到,从华东师大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体育报》,真地圆了记者梦。

福安的记者梦,圆得比我曲折、艰难。好在他矢志不渝、痴情、专一,梦不圆就不醒。不管生活困厄还是顺畅,职业是否如愿,记者梦一直在做。进了永康日报社当上记者后,他又开始做一个新梦:当个称职的好记者。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传播手段、技术和平台持续发生深刻变革,上演了渐进式的“报业革命”。“弄潮儿勇向涛头立”,他与时代步伐节奏一致,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因此,他的记者梦怎么也做不完,无论如何也醒不来。他始终在策、采、编、发一线,筚路蓝缕,善做善成,成为了领导信任、同事夸赞的“土专家”和“好把式”;他乐于理论思考,善于抽象概括实战经验,撰写了一大批业务论文。“恒兀兀以穷年”,他这一干就是30年。

如今,“写而优则仕”的现象相当普遍,许多官员都有新闻从业背景。他也有过踏入仕途的机遇,但他为了记者这个“情人”,不惜放弃仕途前程,心甘情愿当记者,当个称职的好记者。

如果说,他的新闻职业坚守,见证了一家县市报的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那么,他的新闻业务探索总结,则解开了《永康日报》长期处于全国同类报纸第一方阵的奥秘。

据说,家乡的这份四开小报,可谓报业“小巨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永康日报》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就逐步主动进入市场,千人拥有量名列全国同类报纸前茅,自费订阅率高达85%,被誉为县市报界的“永康日报现象”。近些年,报业处于寒冬之中,但该报采编经营的质量业绩,仍然得以实现稳中有升,利润率多年位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九家县市报前列。“永康日报现象”,福安是实践者,更是见证人。他的文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战性,曾被多家全国性新闻核心报刊发表,如今汇集成书,是颇有价值的。

南宋状元陈亮主创的以“义利并举、经世致用”为思想精髓的永康学派,是永康地方文化的基因,融入了永康人的精神血脉。何福安作为家乡的文化人,无论为人还是为文,都深深地受其影响。

2018年底,福安加了我的微信,让我为他的书写序。我最怵为人写序。年届82,做事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一个未曾谋面而且未读其文的后生作序,真是望而生畏,我几乎是一口谢绝了。他陆陆续续传来一些文稿和资料,其中有一篇《苦乐记者梦》。他是一位真正的新闻人。后生可畏,我动心写这篇序。是记者梦,引发了我的共鸣。我当过全国新闻高级职务评委,阅人无数,像福安这种心甘情愿当一辈子记者而且又有见地的人,我是很器重的。福安说:“鲁老师,您不认识我,但我见过您,熟悉您。”如今,我们虽未见面,但我也已熟悉他。这个序,我写了。不写,心里不安;写了,心里舒坦。也许,这是我此生为他人写的最后一篇序。

鲁光鲁光,1937年9月11日生于浙江省永康市方岩镇两头门村。1960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体育报》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亚洲体育记者联盟副主席。<br/>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曾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先后获全国报告文学奖,《世纪之战》获长篇纪实文学奖,《近墨者黑》获冰心散文奖。<br/>200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并当选为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曾任全国市长书画摄影中心主任、中华文化促进会书画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亚洲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琉璃厂画院院长、黄宾虹艺术馆首席顾问。<br/>受聘为苏州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和中国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客座教授。<br/>2015年5月16日,永康市人民政府建立“鲁光艺术馆”。

2019年1月1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