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汉代龙的形象

风俗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风俗的早期形态源于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当人类的祖先开始了直立行走并学会制作工具以后,这种两条腿的生灵便逐渐成为地球上的主宰。但在早期,人类仍然受到陆地和水中猛兽的伤害。就个体而言,古人类远远不是猛兽的对手,但人类的优势是大脑发达,他们通过制作各种工具将猛兽击败或驯服。根据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古人类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威力,他们结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群体。当人类将个体的智慧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巨大的威力,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在人类集体力量的攻击下,只能甘拜下风。从这个意义上说,风俗原始成因的基础,是早期人类的群居生活。

人类可以从动物界脱颖而出成为地球霸主,但在大自然面前仍显得十分渺小。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日暮潮汐、洪水瘟疫,古人类的有限智慧无法认识且难以抵御来自大自然的伤害,于是由敬畏而发展到对大自然的崇拜,原始的风俗也便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萌生并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类自愿遵守,世代传承。由此可见,风俗从人类诞生之初就如影相随陪伴人类一路走来。随着社会的演进,尽管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已经能够做出科学解释,但由于数千年的惯性动力和传承,风俗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亦即思想观念内核,深深地融入人类的血液之中,无法与人类的躯体分开,从而形成一种文化形态,成为人类不断走向进步的巨大动力。当今世界,无论何种肤色的人群,都毫无例外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风俗的形成主要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两个方面的制约。东汉史学家班固对风俗下的定义是: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尚称“俗”。谚语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对上述定义的形象解释。一般情况下,相距十里自然环境就会出现差异,以饮食起居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风”就会产生变化;在古代,一般相距百里就设一个县,各县的地方政令不尽相同,以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人际交往、游艺杂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俗”,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也就不难理解了。在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可以保持相对稳定性,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变,而社会环境往往伴随改朝换代而变化。因而“风”的变化相对缓慢,而“俗”的演变则更强烈一些。由于“风”与“俗”伴随人群的流动或不断向外扩散,或吸收融合,“风”与“俗”在内涵与外延方面的界线渐而变得模糊,后来人们便将这样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风尚和习惯合称为“风俗”,并形成地方文化,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由于风俗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民众的生活当中,故风俗又称“民俗”。

灵芝与龙纹瓶

寿星

布艺《猪》

说到底,民俗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它源于生活,又在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交往中不断完善、充实、进化,从而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绚丽风景。民俗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源泉,成为全民族共同的心理取向和行为准则,如伦理道德、重大民俗节日、信仰、礼仪等都具有广泛的共性特征。这些历经千锤百炼而传承不息的鲜明特征,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建立国家的基石。

民俗的内容十分广泛,可分为心理、行为和语言三类。心理民俗以信仰为核心,主要指各种禁忌、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行为民俗指祭礼、婚仪、人际关系、岁时节日、纪念及游艺活动等;语言民俗指谚语、歌谣、神话、传说、故事、戏曲及语音、词汇等。

大连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沟通中原与东北腹地的桥梁和联系齐鲁文化与草原牧猎文化的纽带。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大连地区居民四处逃亡。清初实行招民垦荒政策后,南部的山东、河北、江浙一带及北方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地区居民大批移来大连地区定居,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独特的居民群体。各地移来之民杂居在城镇和乡村屯落,经过交融,在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中,民俗不可避免地发生相应的变化。因大连地区的移民以山东胶东汉民族为主流,又有一批满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加入,便形成了以山东居民风俗为主体,融合了其他地区、其他民族风尚的居民群体风俗特征,这种特征既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民俗作为一个地区社会演进的轨迹和缩影,伴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民俗从几千年前的古代一路走到现代,难免精糟杂糅、良莠并蓄,往往是“良俗”与“陋习”相伴而生,相偕共存。如在清代,今旅顺北路以南地区居民有猎鸟的习惯,每年秋末候鸟迁徙这段时间里,居民张网捕鸟、玩鸟、卖鸟习以为常。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设立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候鸟进行保护,猎鸟之俗亦随之作为陋俗而淡出居民生活,这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居民素质的提升。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优秀的民俗文化得到科学传承,属于封建糟粕的民俗逐渐被摒弃,代之以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出现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新风俗,使中华民族先进的历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民俗实际上是动态的,这些动态的地方民俗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大河中一条条涓涓支流,不断地向传统大河中倾注,从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始终保持青春和活力,在世界大家庭中独树一帜。数千年来,中华儿女创造出璀璨的华夏文明,并不断赋予民俗活动深邃的民族特质和内涵,使之绵延数千年而弥久不衰,传承并推动国家文明的进程,成为凝聚全民族向心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民俗是民族精神的家园,是民族情怀的依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符号,编写与出版民俗相关书籍,意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各类民俗现象的由来、表象、传承和演变内容的叙述,使市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俗的来龙去脉,辨明哪些民俗习惯是优良的文化传承,哪些是封建糟粕,从而自觉地光大和传承良风优俗,净化社会环境,将市民社会生活中的民俗文化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为建设文明大连、美丽大连、富庶大连提供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