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所寻旧·大连老建筑
- 晚述
- 6250字
- 2021-02-07 17:11:28
中山广场
压得住场的百年建筑群
很难有一个城市,能在一个广场上集中这么多有着百年历史的、风格各异的大型建筑。如今的中山广场有十大建筑,其中八座有着百年左右的历史,还有两座,一座建于1951年,另一座原来是英国领事馆,始建于1909年,于2003年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金融大厦,现在是广发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大楼。
中山广场1号
现址:中国工商银行大连中山广场支行
旧址:日本朝鲜银行大连支店
始建于1918年,建筑面积4925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文艺复兴风格科林斯柱式建筑。
中山广场2号
现址:辽阳银行大连分行
旧址:大连民政署和警察署
建于1908年,二层砖木结构的哥特式建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最初的官厅建筑物。拥有钟表塔楼的建筑参考了欧洲市政厅的风格。
中山广场3号(原址已拆除)
原址是英国领事馆,1914年建成,是当时中山广场(大广场)上唯一的外国公馆。1995年拆毁,2003年建成大连金融大厦,现在有两家银行入驻。
中山广场4号
现址:大连宾馆
旧址:大和旅馆
始建于1909年,1914年建成,钢混结构的巴洛克式建筑,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建筑风格。1945年10月27日,苏军在该馆召开大连各界代表会议,决定成立大连市政府。后改称大连宾馆。周恩来总理来连视察工作时曾在此下榻。
中山广场5号
现址: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分行
旧址:大连市役所
1915年始建,1919年完工,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中山广场6号
现址:中国交通银行大连分行
旧址:日本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
1936年建成,当时简约化的现代建筑在欧洲大行其道,故此中山广场6号为新古典风格。
中山广场7号
现址:中信实业银行大连中山广场支行
旧址:大清银行大连分行
1909年始建,1910年6月竣工,由中国人设计承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最初为清朝户部所设大清银行大连分行,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更名为中国银行大连分行。
大连民政署和警察署旧址
中山广场8号
现址: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
1951年建成,由苏联专家小组设计,其外形设计风格采用的是“二战”后刚刚兴起的简约式对称设计,其内部采用的是大跨度圆形穹顶及欧式雕花式舞台拱形台口。是大连市解放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娱乐设施,是当时国内最为先进的剧场。
中山广场9号
现址: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
旧址: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
建于1909年,欧洲文艺
复兴后期建筑风格。
大连市役所旧影
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旧址
大连交易所旧址
中山广场10号
现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大连分公司
旧址:日本递信省大连关东递信局
始建于1925年,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大连的中山广场从建筑学角度来说,是一座露天的建筑博物馆。大连人对这座广场很熟悉,对广场上的十座建筑更是如数家珍,有人用画笔,有人用文字,无数次解读他们心中的中山广场。这个广场和广场上的建筑沉淀了大连建市之初的记忆。在我们历数这个名人故居、那个历史遗址时,真的不能绕过这里。
回到20世纪之初,从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时说起,说说荒地如何一步步成为城市的中心,说说十座建筑是如何一个个拔地而起,是谁建造了它们,它们又沐浴了怎样的历史风雨。
先有大广场后有广场上十大建筑
中山广场这个名字是从1945年日本投降后开始叫的,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得名。往前追溯,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这里叫作大广场;再之前, 1899年起这里叫作尼古拉耶夫斯卡娅大广场,很俄国的一个名字。因为名字太长太难记,人们简化了它,叫尼古拉大广场。在大连建市之初,这里还是一块荒地,俄国在大连的第一任市长也是中东铁路总工程师的萨哈罗夫和助手特莱寥辛工程师仿照法国巴黎城区的模式,在市中心修了圆形广场,然后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十条大街,这就是中山广场的最初形态,如今我们还能在图册中找到那时中山广场的照片,一片空旷之感油然而生。
尼古拉大广场连接人民路与中山路,直径200米,面积2.26万平方米。历经100多年的建设,这里的变化也就是不断地多出新的建筑,但是它最初的辐射状设计理念还完好地保存着,延续着。不必从高空俯瞰,你只要站在广场的中心,转一个圈,就能清楚地看到这十条街道,以及街道与街道之间矗立着的建筑。
萨哈罗夫还没有完成他的城市构想,就因为俄国在日俄战争中败北,不得不离开大连。他离开大连时,中山广场上还没有一座建成的建筑。不知道,如果有,萨哈罗夫是不是会像火烧胜利桥市政厅那样一把火烧了中山广场。
中山广场的建筑是俄国之后的下一个侵略者日本人建设起来的。据大连老建筑保护名单中提供的资料,广场上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大楼——大连民政署旧址,始建于1908年,中山广场2号。那之后,广场上的建筑一座一座地增加,它们的建筑年代与日本侵华的脚步是合拍的。到日本投降之前,中山广场上已经有了九座建筑,它们是中山广场1号日本朝鲜银行大连支店、2号大连民政署和警察署、3号英国领事馆、4号大和旅馆、5号大连市役所、6号日本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7号大清银行大连分行、9号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和10号日本递信省大连关东递信局。
空缺的中山广场8号是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1年的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
中山广场就是建筑的博物馆
对于中山广场周边的建筑群,大连理工大学唐建教授有着很深层次的研究,他说,中山广场的建筑群厚重感很强,给人感觉是压得住场。俄国强租旅大时,当初规划在市中心围绕圆形广场设计放射状道路,广场周边设政府、邮局、银行等机构。然而,由于日俄战争,沙俄战败,规划未能实现。日本占领辽东后,在大连完成了俄国人的规划,将这里建成了行政中心。由于当时日本崇尚“西化”,所以中山广场的老建筑风格以当时欧美流行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为主。
中山广场旧影(局部)
广场上的建筑,比如说5号的大连市役所旧址、7号的大清银行大连分行旧址、10号的日本递信省大连关东递信局旧址都是典型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从大清银行大连分行旧址上,可以清楚地见到这种风格的体现。它是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立面采用对称式的设计,中间突出,两侧的屋顶为半圆形,中间为梯形,变化奇异,层次跌宕,极富神韵。
建于1909年的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是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此建筑出自“满铁”建筑课的太田毅之手,对面的大和旅馆也是他的手笔。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有着文艺复兴式的美丽圆顶,建筑立面为五段划分,窗楣作为断裂山花,造型别致,设计新颖。但是1910年9月完工时,却有人对这座色彩醒目的建筑提出了批评,说它“局部结构太大,使人有大建筑被缩小之感”。
需要提及的是这些建筑的设计师们,设计大连民政署和警察署的前田松韵、设计大和旅馆和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的太田毅、设计大连关东递信局的松室重光、设计日本朝鲜银行大连支店的中村与资平、设计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的宗像主一,他们的身份大多隶属于关东厅或是“满铁”等殖民机构,设计这些建筑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好地拓展日本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和政治侵略。但就建筑本身而言,100多年后的我们,还是会感叹他们当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那时的他们已经具有世界性的眼光。
百年前,这里是城市的金融中心
大连解放前,广场上九大建筑中的四大金融机构出身均不凡,所肩负的使命也巨大,在波诡云谲的辛亥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中,这四大机构在东北可谓翻云覆雨,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活动的背后都有它们的影子。
四大银行的背影
大清银行大连分行,是四大金融机构中第一个在中山广场扎根的,和它同一年建设的还有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这两家银行,一家背景是清政府,一家是日本大财阀。大清银行是中国银行的前身,当年,大清银行相当于清政府的中央银行,创立于1905年,始称“户部银行”,隶属户部, 1908年改名“大清银行”。据《满洲开发四十年史》记述,大清银行最初的业务主要是发行银两票和银圆票,业务以汇款为主。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名中国银行,并在长春设立了东三省分行,而且也将业务拓展到了日本控制下的大连,在大广场寸土寸金的金融街上占得一席之地。
三家日本银行的老大应是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日本的军队入侵东北之前,它就于1899年在营口设立了支店,这也是日本银行入侵东北的开始。当时的营口,银行业的老大是俄国的道胜银行。随着日俄战争的形势发展,道胜银行退出了营口,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却跟随着日本陆军的脚步侵入了大连、奉天(今沈阳)、旅顺、辽阳、铁岭、开原、安东(今丹东)和长春。这也印证了《货币战争》里的一句话:历来政治和军事的背后是经济的巨大支持,每一场战争的影子里都有着金融寡头操控的手。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采用的是银本位,因为关东都督府和“满铁”的结算都是以银圆为单位,所以在1906年,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取得了钞票的发行权,事实上成了中央发券银行,可谓风光无限。这个时期,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的董事长叫高桥是清,是一个颇有经验的银行家。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东北地区风光了近20年,1917年的时候,日本政府收回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发行货币的权力,日本朝鲜银行的“鲜银券”成为关东州和“满铁”附属地的法定货币,日本朝鲜银行取代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办理国库金事务。也就是这个时期,日本朝鲜银行在中山广场上始建分行。日本朝鲜银行在1911年前叫韩国银行,实际上是日本银行,1909年随着安奉铁路的竣工,朝鲜与东北三省的贸易开始活跃,日本朝鲜银行继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之后在安东设置了支店,这也是它入侵中国东北的开始。日本朝鲜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是金票(金本位),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的银票不同,这也是八年后,它取代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发行钞票的根本原因。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和朝鲜银行在中国东北打下了深厚的根基,甚至于溥仪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之后,两家银行还帮助伪满洲国筹建了满洲中央银行。
三大中枢银行中,东洋拓殖株式会社成立得最晚,成立于1935年,成立伊始就在中山广场兴建自己的支店。如同它名字中的“拓殖”二字,它与日本在东北三省的移民和拓殖是相伴相生的。它成立之初的资金是1500万日元,所支持的是迁移100万户的庞大计划,也因而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的业务主要是从事不动产和企业金融服务,鲜少涉及其他一般业务。
大和旅馆百多年来名人会聚
中山广场上的建筑中还有一家宾馆——大连宾馆。记得2009年,笔者在大连宾馆百年纪念时曾经造访过这里,那是在大连宾馆经理办公室主任邹晓帆的带领下,邹主任是1988年来到大连宾馆工作的,邹主任一直注意收集大连宾馆的历史资料,“尤其是1997年,大连宾馆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装修,我们想要找一些宾馆初建时期的资料,翻遍了大连市的各大档案单位,就差去日本查阅当年日本投降后带回国内的资料了”。
大连宾馆始建于1909年,竣工于1914年,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由日本人太田毅、吉田宗太郎设计。宾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高大宽敞,门厅及大厅装饰风格华丽,正面是横竖分段,中间二、三层采用爱奥尼式扶壁柱。中心入口有绿色的拱式雨棚,造型既端庄稳重,又富有浪漫情怀,属于文艺复兴风格的巴洛克式建筑。不论它的年代有多老,只要它坐落在中山广场的欧式建筑群中,就有一种持久的魅力。
在邹主任的介绍下,我们得知这座始建于1909年的建筑曾经用过四个名字。建成之初,这里叫大和旅馆,因它隶属日本侵华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所以在起名字的时候,充满了强烈的殖民色彩。从1914年至1945年这31年间,这里是日本殖民统治者休闲娱乐的天堂。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大连,将苏军驻大连警备司令部设在了这里,3个月后,苏军警备司令部搬到了旅顺,这里改名叫作苏联国际旅行社。苏联接管大连期间,这里也曾经发生过许多历史大事,比如说,大连第一任华人市长迟子祥就是在这里被推选出来的。1955年夏天以后,这里改名叫中国国际旅行社大连分社,1956年,这里才正式定名为大连宾馆。大连宾馆的定名也标志着,这座见证了大连历史变化的老建筑不再是殖民统治者吃喝玩乐的地方,它回归到了人民的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这里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难忘记忆。
大和旅馆旧址
邹主任曾给笔者打印了一份名录,名录上面是1914年大连宾馆投入使用后接待过的百余位名人。从清末代皇帝溥仪到20多个国家的首脑,从国际巨头到文化名流,各个领域的人物罗列了长长的一串。
当年,溥仪下榻大连宾馆,就住在208号房间,如今这里依然保持着溥仪入住时的原貌。如果用五星级总统套房的标准来要求,这个皇帝曾住过的房间显得小了些。房间是个套间,加起来有30多平方米,一个卧室、一个会客室和一个浴室。屋顶是日式建筑特有的网格状,卧室里一张紫檀木的双人床、梳妆台,还有一个大衣柜,柜子的把手是铜质的,被摸得光滑可鉴。溥仪在这里住了不久,就被送到了旅顺。
这个房间还住过一位名人,1952年,京剧大师梅兰芳来对面的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演出,其间就住在208号房间。
大连宾馆还有一项非常骄傲的纪录,那就是大连人民接管旅大之初,十位开国元帅中,除了刘伯承与林彪,剩下的八位都曾光临大连宾馆。记得1955年辽东半岛大演习,八大元帅齐集大连,经常聚在大连宾馆二楼东侧的小会议室,也给这里留下了温馨的记忆。
中山广场(全景)
如今的大连宾馆拥有80多间标准客房,多间高标准的会议室。在二楼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房间——馆藏室,里面藏着许多“老物件”。
“许多来宾馆住宿的客人对历史感兴趣,一听说这里有上百年的历史就想参观一下,于是我们就设立了这么一个馆藏室,对客人免费开放。”邹主任介绍说。这里原来是宴会厅演奏乐曲的地方,现在被隔出来,墙外的空间依然是大连宾馆最大的宴会厅。馆藏室的墙壁上挂满了20世纪20、30、40年代各个时期的大连宾馆的老照片,还有当年在这里举行婚礼的照片。“这五张照片比较特别,照片中的建筑看起来比较像,它们都叫大和旅馆,却分处东北三省的省会。大家都知道大连有两家大和旅馆,一个在中山广场,另一个地处旅顺,其实日本侵略中国时期,东北一共有五家大和旅馆,都隶属‘满铁’,分别位于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和旅顺,除了旅顺的大和旅馆外,其余的四家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果你去过沈阳的中山广场,就会深有感触,就连门口的雨棚都是一个样式的。”邹主任说。
除了照片外,还有许多当时的银质餐具和日本人使用过的高尔夫球杆。餐具的上面无一例外地有一个“满铁”的标志。
其实在大连宾馆的许多地方,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1986年和1997年,大连宾馆先后有两次大的装修,虽然宾馆更为现代,但是也拆掉了很多有价值的地方”。
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
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是广场最年轻的建筑,建于1951年。1945年大连解放后,大连市政府对中山广场进行修建和改造,加上园林人员的精心管理,广场每年都在改变面貌,但九大建筑物间夹一块大荒地的格局始终没变。这块荒地到底怎么处理?那时,大连市被国民党军队进行经济封锁,解决民生问题成为市政府第一要务,因而把建大楼的事搁置下来。
1948年年末,东北全境解放,大连市形势好转。1949年4月,时任大连市市长毛达恂开始筹建中山广场上的最后一座大楼。毛达恂请来苏联专家担任设计师,经常抽出时间到工地监督施工。当时原材料比较缺乏,特别是高档大理石。据毛市长的司机汪发成回忆:“有一次,中山广场附近发现了日本人用来做墓碑的大理石废料,毛市长就把这些石料用在了盖新大楼上。”新大楼,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楼式建筑,整体外墙用长方形青石造面,楼身长45米,宽41米,高33米,剧场舞台16米,深16米,乐池面积30平方米,整个舞台是旋转式的,非常壮观。大楼外部造型和整个中山广场的建筑风格相合,显得非常协调,并独具新风。新大楼建成后,专门请了郭沫若先生为大楼题名,“人民文化俱乐部”七个字就出自郭沫若之手。从那之后,大连人民多了一个文化活动的场所。
从天桥杂技团的首演到梅兰芳等名家的不断登台,再到现在每月若干场大型演出,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走过了70年的光辉岁月,留给大连人民的是一个个不能忘却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