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直有一个选择需要我们做——是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我个人的意见是,成事的人不甘流俗。
第一,选择人才,看其志向
曾国藩有一句话:“人才高下,视其志趣。”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人才,不看智商,不看情商,不看我们市面上流行的角度,而看他的志向。
“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志趣比较低下的人才,永远是安于世俗、油腻、潜规则的。一旦接受了这一套,人就会慢慢往下出溜。
志趣高的人才是怎么样的?“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高级人才会向往过去的哲人、圣人,那些高尚的、美好的、更有意义的轨迹。他沿着这个轨迹去走,虽然很痛苦,但是每天都会比昨天好一点,比昨天高明一点。
看人才,你到底是看智商还是情商,如果都不是,看什么?我非常认同曾国藩的说法——“视其志趣”,就是这个人是一个俗人,还是一个脱俗的人。如果是俗人,他会越来越差,哪怕他智商、情商特别高。智商、情商特别高的俗人,往往会变成更大的隐患。如果他志趣很高,不愿意流俗,即使智商、情商比较低,每天也能进步一点。
这句话皮里阳秋,从表面来看,选择人才,要看一个人的志向,“卑者”和“高者”志向不同,结果也不同。但实际上再看一层,这句话的核心字在于“规”和“轨”。
“卑者”,比较差的人才,是守规矩的人。“守规矩”并不是守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一定要守的,而是守“墨守成规”的“规”,永远遵守潜规则,永远得过且过,永远在油腻的世界里油腻着。
跟“卑者”相对的是“高者”,“高者”是什么?不是遵守潜规则这个“规”的人,是开辟道路的人。“慕往哲盛隆之轨”,“轨”是轨迹,是一个新的道路。如果给自己一个向上的通道,建立一个向上的理想,你就有可能“日渐上流”。
安于“规”,一生安稳;创新“轨”,一生颠簸。同样的一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活法。
这句话,出自曾国藩写给晚辈的教育信。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教育晚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说,到底是做一个油腻的人,还是做一个不油腻、走自己路的人,你自己去选。
第二,养成好习惯,战胜流俗
如果你问:“冯老师,我想做一个走自己路的人,想战胜油腻,拿什么来战胜?”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养成好习惯,战胜油腻的世俗。
讲讲我自己的习惯,包括每天、每周和每年的习惯。
在养成一切好习惯以前,要有一个好身体,我的这些习惯是拿身体做打底的。
关于身体,我举一个例子,2009年中国台湾开始实施被媒体称为“亚洲最严”的体能测试标准。男性军校毕业生,必须在十四分钟内跑完三千米,两分钟仰卧起坐满分八十个,及格四十三个,两分钟俯卧撑满分七十一个,及格五十一个。这意味着如果能做到及格,就是一个身体很强健的年轻人。我试图达到这个号称“亚洲最严”的标准,四十五岁以后,我稍稍放松了一点对自己体能方面的要求,比如,十五分钟跑完三千米就OK了,三分钟仰卧起坐能不能做八十个,三分钟俯卧撑能不能做到七十一个。
我每天的习惯很少,只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每天做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俯卧撑。我通常能做到,但是有时候也做不到,但先设这个标准。
第二个特别简单,就是看着Kindle入睡。你可以把Kindle换成纸书,只要不是手机。
我对手机有非常理性的抗拒和戒心。手机以及手机App里应用的这些AI,常常会用尽它们的办法来吸引我的眼球,来打断我——像曾国藩说的,“慕往哲盛隆之轨”,就是打断我往上走,经常拉着我往下走。我担心,它们带着我往下出溜,我想睡觉的时候,它总能产生一些效果:别睡,再看会儿。在这种诱惑下,经常一个小时过去了,觉已经不够睡了。
所以我每天的第二个习惯,就是看书入睡,Kindle也好,纸书也好。Kindle的好处就是旁边可以躺一个人,那个人可以傻傻地睡了,你接着看自己的,不会太影响他。如果你开个灯看纸书,旁边那个人可能就睡不好了。Kindle和纸书主要就是这个差别。
如果你整天看着手机里的小道消息、莫名其妙的东西入睡,跟你看着书里的唐诗宋词入睡相比,可能时间长了,长相都会有巨大的差异。
我再依次说一下我每周的习惯。
1.每周两到三次十千米跑。根据每周的安排和天气,不一定具体是哪天,这样可以放松一点。每月跑到体重公斤数的千米数。
2.每周两到三次,十五分钟完整版的高强度间歇训练。
3.每周两到三次,每次不低于一小时的毛笔字。
4.每周连续轻断食两到三天。这要在某些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我现在能做到的,就是争取体重不要高于我大学毕业时候的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争取小于19。
5.每周连续戒酒两天,给肝脏充分的休息时间。年岁大了之后,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就是不太容易开心。喝酒还是一个比较方便的快乐来源。但是喝酒虽然对文章好,对心情好,对身体一定是有害的。这条是我最近给自己加的,给肝脏充分的休息时间,两天滴酒不沾。
6.每周读两到三卷《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大概是三百卷,每卷大概一万字,整本书大概是三百万字。不要看读得慢,如果一周能读三卷《资治通鉴》,我两年就能把《资治通鉴》读一遍。在我认识的活人中,我还没见到一个人把《资治通鉴》从头到尾读完的。如果你培养出这个习惯,两年就可以读完一遍《资治通鉴》,你就可以比周围十万人更有发言权、更有阅历。为什么不做呢?
每年的习惯,因为涉及一些重大战略问题,这里我就不得不保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