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林家女公子

民国多“女公子”“女先生”。“女公子”称号历史悠久,始于春秋,原指诸侯之女,也用作尊称他人的女儿。但明显一般女人家还受不起这个称呼,多是出身较好又受过一定教育的女子,才担当得起这个称呼。因此历代用得不多,至于遍地开花,还是从民国算起。这称谓到今天听来总有一种复古意味,也就带了点时尚的意思,以致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女子对这个称呼心存向往。

周迅扮演过林徽因,她的版本是带着一股天然精灵古怪的感觉,也是笔者最喜欢的版本。也许是周迅本身也是苏杭人,那种清秀的样貌美感适合演绎林徽因,但那份灵动终归有点活跃,说到底,还是演着她自己“迅哥儿”。林徽因本人之所以适合这个“女公子”称号,因为她的雅意是需要时代作为底色,有着顽皮,又有着世家之风的沉淀。

有趣的是,林徽因在享誉“女公子”之前,她也有过一段“徽哥儿”的快乐时光,那是在她8岁之前,和众多表姐妹一起居住在老宅的日子。那时候她跟随姑妈林泽民接受启蒙教育,因为自己的母亲何氏没有什么文化,林家又注重孩童教育,所以她在大宅院里的多数时间是和姑妈度过的。林徽因异母弟林暄曾回忆:“林徽音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受到严格的教育。父亲不在时,由大姑母督促。大姑母比父亲大三岁,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姊兄弟亲胜生母。”姑妈给予林徽因的不仅是教育的启蒙,更在性格、为人处世上给了她一定的影响。

根据林徽因弟弟的回忆,林徽因很有灵气,大姑母经常夸奖她聪明灵秀,一起读书的几个姐妹中,徽因年龄最小,最贪玩,上课时候也不注意听讲,可是她却总是背书背得最好的。这个时候的林徽因无疑是古灵精怪的、聪明可爱的小“哥儿”。

不过另一方面,她也比同龄孩子显得较为早熟,因为父亲第二次去日本留学并热衷于参与社会事务,所以林徽因学会写字后,就负责家中通信,经常写信向父亲汇报家中情况和祖父近况,有时候还会做一两首稚嫩的小诗讨父亲欢心。

再早熟的孩子,也期待着父亲的疼爱,在一封父亲的回信中写道:

徽儿:

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闻娘娘往嘉兴,现已归否?趾趾闻甚可爱,尚有闹癖(脾)气否?望告我。

祖父日来安好否?汝要好好讨老人欢喜。兹寄甜真酥糕一筒赏汝。我本期不及作长书,汝可禀告祖父母,我都安好。

父长民三月廿日

这个时候的林徽因,仅仅为父亲偶尔寄回的一盒甜糕就能欢天喜地,进而更加尽职尽责地照顾祖父,料理家务,以获得父亲的宠爱,事实证明,她也的确是父亲最为骄傲的孩子。

林长民的私人生活,据说也是较为浪漫豪放的,一些记载说他在世时候时常与青楼女子有染,又有后来和徐志摩的反串角色情书来往。但在家庭之内他是尽心尽责的。截至1911年定居上海之前,他家中只有一妻,没有娶妾。因而那段时间对长女林徽因的疼爱应该是对独子的心情,加上林徽因的懂事和贴心,令林长民无不把这个女儿挂在嘴边,还曾经在朋友面前戏称做天才的父亲压力挺大。

很多年后,当她也成为母亲,有一天提着一个篮子上街的时候,有熟人跟她打完招呼,又和旁人说道:“这就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媳妇。”那时候林徽因的父亲已经早逝于流弹下,林徽因听闻旁人的话不由得神色黯然——只因为有这样一位疼爱女儿的父亲,才有女公子林徽因。她的父亲,是成就了她的人。

也许那时候,她心里也会希望,宁可不做“女公子”“女先生”,只做杭州城里那个无忧无虑的“徽哥儿”也罢。

然而时间总是推着人走。当你最忠实的童年玩伴失约时,时代总是如期而至。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天崩地裂,山河变色。这年,林徽因7岁,懵懂天真,家仍住杭州城,她最大的盼望是父亲这年新年能回家团聚,最好还能带回新潮衣服和精美糕点。小小女公子此时并不晓得,她的家庭和人生也会因为这场革命,走向另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