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环境年鉴2019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 11256字
- 2021-02-04 18:25:51
全面提升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能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2018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 檀庆瑞
(2018年2月27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环保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部署今后三年、重点是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刚才,黄伟京副主席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决策部署作了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17年工作情况、2018年以及今后三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工作报告。
一、2017年主要工作成效
在2013年开始实施“三年三主题”强基固本、2016年开启“十三五”全面治污新征程的良好基础上,2017年,全区环保系统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落实“三个十条”为重点,以环境安全为底线,持续推进全面治污“三步走”战略和“六步工作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中国绿色发展报告》,2016年广西环境质量名列全国第四。2017年我区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国家“大气十条”终期考核,我区成绩优秀;2017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5%,高出全国10.5个百分点;PM10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比全国(75微克/立方米)低22.7%; PM2.5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比全国(43微克/立方米)低11.6%;北海、防城港、南宁、钦州、河池、崇左6个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达标城市数量比2015年增加4个,比2016年增加1个;达标城市比例为49.2%,比全国高13.6个百分点。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52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6.2%,位居全国第二;南宁、桂林、柳州、梧州、贵港、贺州、河池、来宾、崇左9个市水环境质量考核为满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设区市为90%,县级城市为85.1%;全区63段黑臭水体累计消除53段,完成率为84.1%;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为91.3%,排名全国第二位。南宁市获称“2017美丽山水城市”,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上林县获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二)“三个十条”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大。以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业企业点源、城乡大气面源治理为抓手,健全体制机制,压实责任,综合施策,强化监管。开展“决战45天,打赢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采取督查加压、昼夜巡查、研判预警、严查重罚等措施,最大限度控制秋冬季空气污染反弹。南宁市建立扬尘治理综合管理系统,累计巡查建设工地2.3万多个(次),查处泥头车违法案件1.61万多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2.3%,全区排名第二,PM10降幅全区第一,PM2.5降幅全区第四,刷新了“南宁蓝”纪录。通过全区艰苦努力,保卫战期间,PM10和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8%和1.9%,确保了全区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2017年全国380个城市中仅有125个城市达标,达标城市主要集中在5省区,我区位居第三。水污染治理成效显现。筹集资金8.4亿元实施重点流域海域治理,投入1.59亿元综合整治905个行政村环境。圆满完成粤桂两省区九洲江流域生态补偿协议的目标任务,跨界断面水质实现月月达标。大力推行河长制,清理非法及设置不合理排污口29个,从“见河长”到“见行动、见成效”。完成36个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新建31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十大重点行业39家企业清洁化改造,关停“十小”企业69家。111个县(市、区)全部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关闭搬迁养殖场(小区)5789个,8096个规模养殖场已有6930个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占比85.6%,超额完成国家要求达到75%的目标任务。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有序。制订实施各市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公布我区首批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强化监督管理,督促企业落实治污主体责任。全面启动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在全国率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完成现场采样工作量全国第一。逐步开展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和治理。扎实推进河池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治模式。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完成钢铁等8个行业的评估。加强固(危)废处理处置工作,严把危废经营许可证发放关,严厉打击跨境危废非法转移,确保环境安全。
(三)突出问题整治有力。牢固树立“问题不是包袱、整改才是机遇”的思想,挂图作战、建账督办、验收销号,逐一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如期完成中央环保督察阶段性整改任务。七类37个问题完成整改22个、基本完成6个,510个整改关键步骤完成447个,完成率为87.6%;交办的2341件群众举报环境问题全部办结。责令整改企业1418家,立案处罚企业381家,处罚金额1626万元。持续推进“专业查污”问题整改。对全区“专业查污”发现的603个问题,按照“2017年完成40%,2018年完成70%,2019年全面完成”的目标分步推进整改。2017年,已完成整改294个,完成率49%。桂林(76%)、柳州(62%)、崇左(62%)3个市完成率排名前三位。排查整治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深刻汲取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教训,环保、林业、海洋、发改、财政、国土、住建、水利、农业等部门,全面排查梳理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受国家7部委肯定并在全国会议上发言。成功申报将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列入国家试点项目,获国家奖补资金20亿元,2017年已下达10亿元。
(四)风险隐患有效防控。结合季度防控重点,相继开展“清废打假促达标”“铲污除险卫家园”“督政促企保蓝天”专项执法活动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同步开展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涉危废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办理情况专项督查、督政治污除隐患等多个专项行动。全年全区环保系统共出动检查人员53961人次,检查企业20679家次,发现问题4701家次,查处行政处罚案件2262件,处罚金额6692万元,其中,运用配套办法查处案件总数624件,同比增长330%。环境保护部2次通报表扬我区监管执法工作。严肃查处14起非法跨省转移危险废物案件,与广东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提前完成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的处置要求。加强核与辐射监管,放射源清查专项行动在全国抽查评估中被评为优秀,伴生矿放射源普查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能力建设、应急管理和演练等工作得到环境保护部高度评价,拟在我区召开信息化建设助推核与辐射监管现场会,推广广西经验。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和隐患排查整治,企业学法守法意识得到增强,环境安全隐患及时排除。2013年8月以来,全区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了环境安全。
(五)服务经济成效显著。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落实专人跟进、服务自治区重大项目,及时向联系项目的各位自治区领导报告工作进展,提出加快推进的意见建议,得到自治区领导和服务对象好评。大幅下放环评审批权限,厅领导主动带队到14个地市、所有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送环评服务下基层、进企业,加快审批落地建设。开展环评审批服务项目建设试点,推进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服务循环经济和污染治理,为县域经济发展腾出环境指标空间。一年来,第一时间批复同意报送我厅环评审批的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111项新开工重大项目、59项预备重大项目,从未因环评审批问题影响我区重大项目建设,全区8000多个环评审批项目实现零投诉,我厅政务服务窗口受理事项办理提速率达83.6%,无超时办结件,群众现场评议满意率保持100%。大力开展“帮企减污”活动,先后组织30多名技术专家走进企业、基层,围绕企业治污减污的迫切需求和难点问题,结合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专项技术指导服务,解决企业污染防治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全区累计有600多家企业、800多名基层技术人员从中受益。联合环境保护部成功举办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组织我区环保重点企业赴东盟国家开展项目合作洽谈,深化“一带一路”环保国际合作,助推区内环保企业走出广西走出国门,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大局。
(六)环保管理改革稳步推进。大力推进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我区虽不是全国试点省区,但早谋划早部署,充分调研,分层次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完成了《广西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其9个配套工作方案。目前,实施方案经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报中编办和环境保护部备案,工作进展走在部分试点省区前列。扎实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印发我区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规范许可证核发和管理。全年共完成火电、造纸、水泥、制糖、有色金属、农药等14个重点行业476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此外,印发实施《环境保护督察办法(试行)》,继续开展环保综合督察,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
(七)核心文化初步形成。继续发扬“咬着牙干、握着拳干、硬着头皮干、顶着压力干”的“四干精神”,坚持“常讲党性建班子、常用党规带队伍、常抓党建干事业、常正党风保廉洁”,开展党建工作大调研,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教育馆,经验做法得到环境保护部和自治区肯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等多项工作成为区直部门典型。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助推我区的环境监管移动执法、重点流域联防联控、环境信息化建设、环评审批系统建设、核与辐射监管、环保宣教等业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环境监察总队、南宁市环境保护局、柳州市环境保护局、梧州市环境监察支队以及来宾市环境保护局杨胜才同志,被表彰为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环保科研取得新突破,1项成果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全厅上下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氛围浓厚,“走在前”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勇于担当、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奋斗精神基本形成。
回顾过去五年,我厅相继实施系列年活动,开启全面治污新征程。2013年以“环境安全”为主题,开展5次专项行动,突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违法企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境污染易发频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2014年以“基层建设”为主题,截至2016年,投入基层能力建设资金4亿多元,环保系统增加编制456名,增加执法设备6000多台(套),举办专业骨干培训1.7万多人次,25个市、县环保局建成启用新业务大楼,大部分市、县环保部门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基层环境监管能力有效提升。2015年,以“监管执法”为主题,在广西主要媒体公开各市101个突出环境问题,以“问题书”形式向各市“一把手”通报,先后3次公开通报整改落实情况,通过“督政治污”扭转被动局面。三个主题年,环境监管由“被动防守”向“主动出击”转变,为2016年实施“三步走”战略和“六步工作法”,开启全面治污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厅党组确定“质量为本、预防优先,治理着力、风险防控”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环境问题大整改、大治理,弘扬“走在前”核心文化,我区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守住了“山清水秀”的金字招牌。
一路走来,我们倍感欣慰的是,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的大背景下,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改善,实现发展与保护“双赢”,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我们倍感欣慰的是,全区环保系统多项工作走在全国或全区前列,特别是厅机关绩效考评成绩从排名靠后到连年排名前列,这是对全区环保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们倍感欣慰的是,自治区党委先后2次对我厅开展巡视工作,无论是厅本级还是全区环保系统都没有大的问题,这是对全区环保人“忠诚干净担当”的充分证明。总结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三点深切体会。一是敢于担当,迎难而上。面对污染事件频发态势、“十二五”减排重担、大气污染攻坚、危险废物非法跨省转移压力,全区环保人没有退缩,弘扬“四干精神”,以一当十,奋勇争先,不求名利,不计得失,共同守护广西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二是主题突出,分步推进。2013—2015年,厅党组相继开展“三个主题年”活动,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次第推进,持续发力,打下良好基础。步入“十三五”,2016—2017年开启全面治污新征程,“三步走”战略提供环境问题大诊断、大治理和环境质量大考核有效路径,“六步工作法”提供全面治污“钥匙”,解决好了“桥”和“船”问题,用思路统一思想,保障了政策措施的连贯性、有效性。三是思想引领,凝聚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厅党组总结提炼“四干精神”,鼓舞了士气,形成精神追求;党的建设探索“四常”思路,明确了方法,引领中心工作;廉政教育倡导“四个珍惜”,敲响了警钟,筑牢思想防线;全面建设培育“走在前”核心文化,激发了动力,创造良好业绩。
二、2018年和今后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任务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和自治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都进行了部署,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依法依规精细管理为方向,深入实施全面治污“三步走”战略和“六步工作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确保我区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为广西持续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打牢生态环保基础。
关于2018年的工作任务,已经印发工作要点,要着力抓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环保制度改革、切实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优化职能主动服务等五个方面19项重点工作。刚才自治区副主席黄伟京进行重点强调部署,请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部署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是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一场大仗硬仗,中央将在召开第八次全国环保大会时作重点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也要召开全区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这里,我侧重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战术问题,进行一次先期动员,请各级立即行动,及早做好思想准备、问题准备、工作准备和组织准备,扎扎实实打好攻坚战、歼灭战。
(一)正确认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形势与使命
从国家层面看,这是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论述和批示指示达300余次,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阶段目标中对生态文明的要求: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央向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可以说,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否首战告捷,关乎党的形象和中国声誉。全区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务之急就是必须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这也是对各级“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检验。
从广西实际看,这是重大历史机遇。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总要求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今后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环评审批等都会以此为基本要求。广西生态环境总体全国领先,生态优势金不换,在新一轮发展中有基础有优势,面临着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有对突出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管控,也有对良好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既是确保我区环境安全“稳”的过程,也是整合资金、技术、产业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助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的过程。全区各级环保部门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必须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要抓手和实践路径,进一步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的金字招牌。
从环保工作看,这是重大现实考验。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是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从我区的情况来看,既要保持适当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确保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环境治理有差距。根据《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广西的“环境质量指数”排全国第4,但“环境治理指数”排全国倒数第4,公众满意程度也仅排名第15,说明我区在环境治理投入、严控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还很不够。二是压力传导不到位。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后一年多的整改,虽然各级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但“大环保”工作格局还未健全,环保工作绩效考评绿色指挥棒的作用未能够充分发挥,责任与压力主要还落在各级环保部门的肩上,单打独斗的局面还未扭转。三是环境风险仍突出。部分企业未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环境应急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严重不到位,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事件呈高发态势,非法转移、倾倒和处置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问题频发,案件查处、取证、责任认定和追究难度大。一些地方破产和停产企业的历史遗留废渣长期未得到妥善处置,存在较大环境安全隐患以及跨界跨境水污染风险。一些“散乱污”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四是技术支撑需加强。我区对不同污染物的产生分布、污染特性、处置利用等方面的专项科学技术研究还比较薄弱,专业平台少、技术水平偏低、技术储备较少、技术人员不足,科研经费投入不够,相关标准规范体系不够健全,砷渣、赤泥等一批难利用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不足,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集成不够,相关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也有待加强。五是基层能力不适应。县级环保部门“先天不足”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垂改后又将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破”和“立”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全区乡镇“四所合一”的组织架构虽已搭建完毕(共有1164个乡镇和街道完成“四所合一”,乡镇覆盖率达100%),但新机构运行中存在职责定位不清晰、工作运行不规范、环保专业人才匮乏、工作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各级都要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千方百计筑底,全力以赴求进,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基础。
(二)准确把握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与任务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统一部署安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实现“三大目标”、突出“三大领域”、强化“三大基础”,这既是路线图也是工程图。“三大目标”,即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生态质量、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大领域”,即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开展清水行动、扎实推进净土行动。“三大基础”,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当然,这是从全国层面进行的统一部署,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结合广西实际,明确我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路线图和工程图。我厅已分别制定2018—2020年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目标任务与《广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以及落实“三个十条”的序时进度基本保持一致,待与国家的相关方案衔接后,再印发实施。
蓝天保卫战方面。路线图是:2018年,力争实现全区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3%, PM2.5浓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其中2015年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控制在38微克/立方米。到2020年,全区设区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的年均浓度平均值全部达标,其中,2015年未达标的12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15%以上,除桂林、柳州、百色、来宾4市外,其余10个设区市PM2.5年均浓度须达标;全区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达到91.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都削减13.0%。工程图是: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力推进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深化扬尘综合整治、强化生活领域低空面源污染管控、强化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污染管控等任务,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蓝天白云。
清水行动方面。路线图是:2018年,列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6.2%,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4.9%,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到2020年,列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考核目标;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4.9%;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近岸海域国控站位水质保持稳定不下降,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的水体。工程图是:重点防治“一海两江两湖库”(茅尾海,南流江、下雷河,洪潮江水库、牛尾岭水库)水环境污染,大力开展钦江、茅岭江等入海河流及入海排污口整治,全面推进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整治、农村生活面源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工业污染治理四项重点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域的主要污染,确保全区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
净土行动方面。路线图是:2018年,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重点行业企业重金属排放总量比2013年减少3%。到2020年底,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排放基数削减12%;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79%以上,受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面积达到420万亩,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到382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12万亩;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并得到逐步改善。工程图是:重点抓好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农用地安全利用、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污染源监督管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等任务,有效控制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
在打好“三大领域”攻坚战的同时,各级各部门还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这是继续整改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问题的重点任务,也是中央新一轮环保督察将重点“回头看”的工作。路线图和工程图是:2018年,严格自然保护区监管,全面排查并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加快完成自然保护区确界,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左右江流域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试点工程,百色、崇左、南宁市制订年度实施方案,筛选优先实施项目。划定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创建6—8个国家或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县。到2020年,完成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试点项目实施效果评估,争取实现最大收益和效果,获得国家更多的奖补资金,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成功创建3—4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立碑,出台生态保护红线评价、考核、生态补偿等配套措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三)切实加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组织与督导
首先要保质量。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和部门年度评价、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其中,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这是红线和底线。我区通过2016年全面实施“专业查污”和中央环保督察,2017年开始持续推进环境问题大治理,可以说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已经非常清楚了,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环境治理投入、严控环境污染等多角度共同发力,综合施策,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从2018年起,将明确各县区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并纳入绩效考评。要紧紧盯住空气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主要污染物总量目标等约束性指标任务,结合区域性阶段性的特点规律,从年初就开始,一天一天地抠,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重点时段、主要区域要采取超常举措主动出击、严防死守,绝不能坐以待毙,避免年底被动甚至早早“缴械投降”。要深刻吸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教训,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的综合监管,扎实整改问题,杜绝新的环境违法行为发生。
其次要抓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遵循“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履责、环保统管,社会参与、公众评价”的原则,强化和落实党政责任、目标责任和管理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法定职责,发挥好三个作用: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对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动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举措,环保部门要提前策划,密切沟通,定期分析,该汇报的要主动汇报,该提醒的要及时提醒,该上会的要协调上会,形成制度。发挥好部门履责牵头抓总作用。充分运用统一领导、联席会议、督查督办、定期通报、绩效考评等方式方法,统分结合、挂图作战、建账督办,用好绩效考评这个指挥棒,积极协调把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具体工作由各部门去分配、去督促、去考核。发挥好宣传教育“第二战场”作用。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宣传成绩亮点,更要曝光问题不足,加强环境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为环保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大科普基地建设和科普宣传力度,发挥典型企业、科技示范产业园区、创业创新实践基地等现场教育作用,广泛动员发动,举全社会之力,共同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
再次要重方法。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在全区环保系统启动实施“大调研、大帮扶、大培训、大督查、大宣传”五大活动,重点围绕保护、修复、治理、管控等方面,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精神层面,形成责任攻坚、目标攻坚、管理攻坚、技术攻坚、政策攻坚、工程攻坚、精神攻坚、问责攻坚的清晰思路和具体招法。“大调研”,即厅(局)领导、机关组成工作组,围绕重点问题下基层、进一线调查研究,召开研讨会,推广重点成果。“大帮扶”,即围绕垂管体制改革后提高基层能力建设水平,采取厅领导帮市、机关处室和市局领导帮县的“1+1”方式,实现帮扶“全覆盖”;组成专家组深入基层和企业“帮企减污”,出实招、解难题、求实效。“大培训”,即区分不同层次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大督查”,即对照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和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全面督查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构建广西环境监察体系,试点开展第一批自治区环保督察。“大宣传”,即环境普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形成全民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良好氛围。“五大活动”的核心是帮助基层解决好责任心不强、压力传导不够、项目推进不力、大环保格局不坚固、队伍素质不适应等问题,把弘扬“四干精神”和“走在前”核心文化向基层延伸拓展,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贯彻到衡量标准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上,齐心协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
最后,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是严禁监测数据造假。2017年5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 《环境保护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等,都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各级必须强化法律意识、“红线”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真实性。我们对监测数据造假将实行“零容忍”,上半年,要在全区开展专项检查,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二是加快推进环保项目建设。百色、崇左、南宁3市要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修复试点项目建设。相关市县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等,也要倒排工期、落实责任、加强督导,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是做好“两会”期间安全工作。近期,部里和厅里都已部署,各级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严防死守,确保辖区环境安全。
同志们,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就有收获。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四干精神”和“走在前”核心文化,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我区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为广西持续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打牢生态环保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