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是将中西药物(针剂)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可以发挥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一、针具及常用药液

(一)针具

注射器的大小,可根据注射药物的多少选用;针头一般使用4~6号普通注射针头或封闭用长针头。注射器和针头用前要经过高压消毒。

(二)常用药物

1.中草药制剂

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板蓝根、威灵仙、徐长卿、夏天无、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多种中草药注射液。

2.维生素制剂 如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维生素C及维丁胶性钙注射液等。

3.其他常用药物 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其他肌肉注射用的药物也可考虑小剂量穴位注射,如人胎盘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等。

二、穴位选择

1.辨证选穴 按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2.局部选穴 一是根据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二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治疗。

3.选取耳穴 根据耳穴的探查方法选取有关耳穴。

三、操作方法

按一般肌肉注射操作吸取药物、消毒皮肤,用无痛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再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至出现酸胀等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如需注入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浅部,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针刺角度及注射的深浅,可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决定。药物的注射剂量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相关。

穴位注射疗法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反应强烈者亦可隔3~4日1次,穴位可交替使用。

四、适应证

穴位注射疗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凡针灸的适应证大部分多可本法治疗,如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湿疹和近视眼等。

五、注意事项

(1)注意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使用前应查看药物的有效期和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现象。

(2)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盐酸普鲁卡因等,必须先做皮试,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使用应谨慎。

(3)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以免引起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反应;注入脊髓腔,有损害脊髓的可能。

(4)在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穴位注射治疗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要稍退针,然后再注入药物,以免损伤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