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针灸美容减肥的常用方法

第一节
毫针法

一、毫针简介

毫针是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针具,由金属制作,一般以不锈钢制作者为佳(图1-70)。

毫针主要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而定有不同的规格。一般临床以25~75毫米(1~3寸)长和28~30号(0.32~0.38毫米)粗细者最为常用。短针多用于耳针及浅刺中,长针多用肌肉丰厚部穴位的深刺中。

图1-70

美容针是一种特制的小型不锈钢毫针。针身长10毫米,柄长15毫米,直径约0.3毫米,是针灸美容常用针具,它针身小巧,非常适宜在面部针刺。

二、针刺方法

(一)常用的进针方法

1.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指、食指向下用力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尖迅速刺入皮肤。此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图1-71)。

图1-71

2.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按在穴位一侧,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将针刺入穴位。此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减轻疼痛,临床最常用,适用于中短针进针(图1-72)。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体下段,将针尖固定在选定的穴位表面,右手持针,双手配合将针刺入穴位。此法适用于长针进针(图1-73)。

图1-72

图1-73

(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穴位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从左手拇、食二指之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如腹部(图1-74)。

图1-74

(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穴位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如印堂穴等(图1-75)。

图1-75

3.管针进针法 用金属管或特制的进针器代替押手,选用平柄或管柄的毫针,从管中拍入或弹入穴位内,进针后将套管或进针器抽去。

(二)针刺的角度、深度、方向

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才能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针刺意外事故的发生。

1.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穴位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大小是根据穴位所处的位置和治疗的要求而定。可分为3种(图1-76)。

图1-76

(1)直刺:夹角为90°,适合大部分穴位,尤其是肌肉丰厚的部位。

(2)斜刺:夹角为45°,适合不能深刺的部位。

(3)横刺:夹角为15°~25°,适合肌肤较薄的部位或行透刺针法时。

2.针刺的深度 针刺深度是以既获得针感又不伤及重要器官为原则。但在临床施术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经脉循行深浅、时令等因素灵活掌握针刺的深浅度。

3.针刺的方向 临床上针刺的方向是根据经脉循行的方向、穴位的位置和所要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决定。也有将针尖朝向病痛部,以使针感达到病所。

针刺方向和针刺角度是相互关联的。如头面部穴位多横刺,胸脊部穴位多斜刺,四肢部穴位多直刺。

(三)得气与疗效

得气,进针后运用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感应叫作“得气”,也称“针感”。针刺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重麻的感觉,有时还出现程度不同的传感现象。医生也会感觉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行针的目的是促使经气感应的产生,易于得气。得气之后才能再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得气与不得气,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气不至而不治”,说明古代医家十分重视行针与得气。针下得气,是人体正气在穴位受到刺激后的反应,表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病情趋于好转。针刺得气的快慢、强弱与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医生的取穴、行针的手法等有关。至于不得气的原因很多,医者首先要检查取穴是否准确;再查看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否有偏差。如果患者体弱、经气不足,则可采取留针,以待气至,或施于手法激发经气。

(四)行针

行针是指进针之后,为了使针刺得气而施行的各种手法。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辅助手法和补泻手法3种。

1.针刺的基本手法

(1)提插法: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施行上提下插的动作。使针由浅层插到深层,再由深层提至浅层,如此反复的提插,即为提插法。提插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则小(图1-77)。

(2)捻转法:是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施行向前向后捻转的动作,即为捻转法。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则小。捻转的幅度一般在180°~360°。同时要注意捻转时不能单向转动,否则针身容易牵缠肌纤维,使患者局部疼痛,造成出针困难(图1-78)。

图1-77

图1-78

提插法和捻转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2.针刺的辅助手法

(1)循法: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线,在穴位的上下部位轻揉地循按。此法能激发经气,促使针后得气(图1-79)。

(2)弹法:用手指轻弹针尾。使针身微微振动。此法可加强针感(图1-80)。

图1-79

图1-80

(3)刮法;用拇指抵住针尾,用食指或中指的指甲轻刮针柄。此法可加强针感并使针感扩散传导(图1-81)。

(4)摇法:轻轻摇动针体。直立针身而摇,可以加强针感得气;卧倒针身而摇,可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图1-82)。

(5)飞法:将针做大幅度捻转,然后拇、食二指张开,一捻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此法可催气,并使针感增强(图1-83)。

图1-81

图1-82

图1-83

(6)震颤法:持针行小幅度、快频率的震颤,以增强针感。

3.针刺的补泻手法

(1)捻转补泻法:针刺得气后,以捻转针柄方法的不同来区分补法和泻法。捻针时以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的顺转为主,属补法;捻针时以食指向前、大拇指向后的逆转为主,属泻法。

(2)提插补泻法:在得气基础上将针反复重插轻提为补;反复重提轻插为泻。即补法以向内按为主,泻法以向外提引为主。

(3)开合补泻法:是指在出针时按不按针孔以区分补法或泻法。出针后速按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压为泻。

(4)迎随补泻法:在得气后将针尖顺着经脉走行施行手法者为补;反之,将针尖逆着经脉走行施行手法者为泻。

(5)疾徐补泻法:是以进针、出针以及行针的快慢来区分补泻的手法。缓慢地进针,快速地出针,为补法;反之,快速地进针,缓慢地出针,为泻法。

(6)呼吸补泻法:是指在施行针刺手法时,配合患者的呼吸来区分补泻的方法。当患者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为泻法;在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为补法。在进针、出针时配合呼吸,也减轻针刺的痛感。

(7)平补平泻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后,缓慢均匀地提插、捻转即可出针,称平补平泻法。为现代临床常用的针刺手法之一。

(8)复式补泻法:以上各种基本补泻法又可组合应用,称复式补泻法,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有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

三、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针刺是比较安全的治病方法,但如操作时疏忽大意,或针刺手法不适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等,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应妥善处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有如下几种:

(一)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1.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或大汗、大泻、大失血之后,或体位不适以及针刺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症。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

2.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痿倦、血压下降、脉沉细,甚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脉细微欲绝。

3.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之,一般可渐渐恢复。重者在行上述处理后,可选取人中、内关、合谷、涌泉、足三里等穴指压或针刺之。亦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即可恢复。必要时可配合采用其他急救措施。

4.预防 主要根据晕针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或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顾虑。注意患者的体质,尽量采取卧位,并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取穴宜精,手法宜轻。对于饥饿、疲劳者,应待其进食、体力恢复后再进行针刺。医者在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询问其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前兆出现,可及早采取措施。只要做好预防,晕针现象完全可以避免。

(二)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觉疼痛的现象。

1.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纤维缠绕针体所致。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2.现象 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则患者痛不可忍。

3.处理 若因患者精神紧张,或局部肌肉过度收缩而引起的滞针,医者可在邻近部位做循按动作,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肌肉的紧张。若因单向捻转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以消除滞针。

4.预防 对于精神紧张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行针时手法宜轻巧,不可捻转角度过大,或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三)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1.原因 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在留针时患者改变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外力压迫、碰击;或因滞针处理不当,而造成弯针。

2.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伴有提插、捻转和出针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3.处理 出现弯针后,便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系轻度弯曲,可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地退出。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由患者改变体位所致,则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勿强行拔针,以防将针断入体内。

4.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避免进针过猛、过速。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随意改变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碰压。

(四)断针

断针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1.原因 针具质量差,针身、针根有剥蚀损伤,施术前失于检查;或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致肌肉猛烈收缩;或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外物碰压针柄;或遇弯针、滞针未能及时正确处理,并强行抽拔,均可出现断针。

2.现象 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体折断,部分针体尚露于皮肤之外,或全部没入皮肤之下。

3.处理 医者态度必须镇静,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有体位,以防残端向深层陷入。若折断处部分针体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钳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在针孔两旁按压皮肤,使残端露出皮肤之外,右手持镊子将针拔出。若折断部分全部深入皮下,须在X线下定位,施行外科手术取出。

4.预防 针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要求的针具要剔除不用。针刺时切勿将针全部刺入,应留部分在体外。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滞针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五)血肿

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肿痛的现象。

1.原因 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2.现象 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

3.处理 微量的皮下出血,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功能活动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吸收。

4.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面部和头部组织毛细血管丰富,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出针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四、针刺注意事项

由于人体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差异,在针刺治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身体瘦弱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重,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

(3)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4)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心脏扩大、肺气肿等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导致创伤性气胸。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5)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和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地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6)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腧穴不宜针刺。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