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究天人,通古今
【《史记》其书】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在这五千多年中,有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有历史记载,但是要么时间上不明确,要么事情上不完整,要么作者不详。从司马迁著《史记》开始,中国的历史书就进入了一个规范的时代,人们写历史也就有了一个标准。
《史记》是正史“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的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称这本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体例上来说,《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不仅内容条理明晰,而且文笔也酣畅淋漓,在众多史书中别具文才。《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史记》原名是《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公”指的就是写历史书的人。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司马迁的“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名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解读:贵族王公大臣们是生来就该享富贵的吗?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也并不是王侯将相之子。“英雄不问出处”,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和陈胜一样,敢于成为一个平民英雄。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解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从历史中去总结前人的经验,防止我们再走上战争、贫穷、动乱的老路,历史才变得有价值。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解读: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如果不是这样,国家连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就去考虑其他,就是丧失礼仪,人民也会为了追求利益而没有羞耻之心了。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解读:泰山不拒绝土石,所以能高大;河流不嫌弃细小的溪流,所以能深远;为国之君,不摒弃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的确,只有敢于接纳他人,才能让自己的力量更加强大。不论是成为一个国家还是做人,都应当有这样的胸怀。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解读:好学、深入地思考,才能渐渐领会其中的含义。读书的时候,不仅要用眼,更要用心。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解读:不顺耳的话如同良药,甜言蜜语如同病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有一双能听苦言的耳朵,才能进步。
渊深而鱼聚之,山深而兽往之。
解读:深水之中有大鱼,深山之中有猛兽。只有在开阔深邃的地方,才能有杰出的人物出现。所以一个国家想要吸引人才,也要有宽广的胸襟,宽大为怀。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解读:一千个人对你唯唯诺诺,不如有一个人敢于和你直面争论。与其结交那些阿谀奉承的朋友,不如结交那些敢于直言的朋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解读:桃树和李树不会讲话,它们的花香自然就能吸引成群的人来观赏。有时候千言万语还不如一个小小的行动能感染、吸引他人。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解读:如果做事情不当机立断的话,就会受到连累。所以在关键的时候,要有决绝的勇气和魄力。
【《史记》故事】
勇于直言的司马迁
公元前99年夏天,汉武帝派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不幸与匈奴单于相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奋战,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兵,但终因孤军奋战、弹尽粮绝而不幸被俘。
消息传到长安以后,汉武帝本希望李陵能战死沙场,却听说他投降了,因此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见机行事”,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迎合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当汉武帝询问司马迁的看法时,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另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不辨是非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
他认为李陵平时对母亲孝顺,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一万多匈奴兵,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但是他杀伤敌军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向匈奴投降,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回来报答汉室。”
司马迁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是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责任,但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打入了大牢。
虽然历经磨难,但是司马迁一直坚定自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终于写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生活的不幸使作者满怀悲愤,他将这种浓郁的感情融入《史记》的创作中,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刻画和论赞中都饱含着太史公诗人般的激情。如《屈原列传》是屈原伟大人格的赞歌,《项羽本纪》是一首充满悲壮、叹惋之情的英雄史诗。
《新五代史》:文坛领袖编史书
【《新五代史》其书】
写史书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历史上独自编史的人很少,尤其是在政府已经有了专门的编书机构之后。但是宋朝欧阳修却自己编了一本历史书,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两本《五代史》。
宋朝建国后不久,薛居正主编了一本《五代史》。六十多年之后,大文学家欧阳修就在新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一本《五代史》,也就是《新五代史》。
欧阳修感叹:“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他所要做的,就是将那些“寡有廉耻”的现象写出来,让后人明白是非曲直。在欧阳修去世一个月后,朝廷下诏命他的家人呈上史书,然后藏进国家图书馆。到了金朝章宗时,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才逐渐代替了旧史。
【《新五代史》名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解读:具有忧患的意识、辛勤地操劳可以让国家兴旺;安逸的生活环境和犹豫不前的做法只会让自己深处险境之中。这句话出自《伶官传序》,是欧阳修在总结前朝皇帝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时所说的。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可以使人成功;居功自傲、贪图享乐则会使人失败。
未有去仁而兴、积仁而亡者。
解读:历史上从来没有因为无道而兴旺、积德而亡国的。这是欧阳修对历史的一个总结,也是他著书立说的立场,他就是为了告诫后人,要以德治国,国家才能长久。
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
解读:只有庐陵的欧阳修先生,敢于担当书写历史的重任,静下心来钻研了好多年才写出一本《五代史》。欧阳修的新史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就是因为他下了很多功夫,用心去写了好多年。
世乱识忠臣,诚哉!
解读:只有在乱世才能辨别出谁是忠臣,真的是这样啊!从古至今,越是在危难紧急的时刻,越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节,因此,欧阳修专门写了《死节传》,表扬乱世忠臣。
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
解读:历史上有才德的人,常常是中庸而不高调的,他们要么隐居在陋巷之中,要么藏身于草莽之间。所以有很多真正了不起的人物,我们现在并不知道。历史总会遗漏很多故事,但是崇尚正义、仁慈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
解读:“一”是所有事物的本源,能够领会“一”的奥妙,才能去治理天下。“一”就是道家所说的天地自然的规律,只有符合自然,合乎生命的本性,才能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当我们感到困惑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守一”。
【五代史故事】
史学家评《五代史》
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这本书“文比《史记》,义近《春秋》”。
文比《史记》,是因为欧阳修本身就是一个大文学家,他的第一个家喻户晓的身份便是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他不仅在文学上深有造诣,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而且在政治上还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而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欧阳修在诗、词、散文上均为一时之冠,因而读他的文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说他的义理可比《春秋》,是因为他对历史的觉悟,著书以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为宗旨。也就是既有精彩的史情,也有诚恳的史意。“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他常用这样的感叹语气开头,这正流露出他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
《洛阳伽蓝记》:古城及中国历史最高的塔
【《洛阳伽蓝记》其书】
很多书一望其名便知其意,但是《洛阳伽蓝记》这本书,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如果改成《洛阳佛寺记》,我们一下就明白了,它是专门写洛阳寺庙的作品,作者是北魏时期的杨衔之。书名中“伽蓝”一词,即梵语“僧伽蓝摩”之略称,意为“众园”或“僧院”,是佛寺的统称。
全书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卷,记述了七十多处寺庙。该书不仅具体描写了殿堂屋宇的形制规模和建立寺庙的始末兴废,还有相关的政治历史事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的记述。全书叙事主要用散文,形容描写则往往夹用骈偶,条理清晰,洁净秀丽,读之如同亲眼看见了那些美丽的建筑一样。
【《洛阳伽蓝记》名句】
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
解读:对麦秀的感叹,不只是目睹殷都废墟的人才有;对黍离的悲情,实在是痛心于周代朝政的灭亡。从来都是破国无完家,杨衔之写《洛阳伽蓝记》,也是想要提醒后世,不要再奢华糜烂,导致“黍离之悲”了。
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讲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
解读:洛阳城中到处是招提寺和佛塔,就像天上的仙境、群山的缩影;金碧辉煌的古刹可以和古代的灵台一样高大,讲佛经的大殿犹如阿房宫一样雄伟。这哪里仅是在给树木穿上绫罗绸缎,给大地铺上朱砂紫玉而已!这一段是杨衔之描写洛阳繁华的小细节,从中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佛教盛况。杨衔之的文章既有散文的清新,又有骈文的工整,是古籍中的精品。
【《洛阳伽蓝记》故事】
秦太上公寺
洛阳城的东边有秦太上公东西两座寺院,西寺是灵太后捐建的,东寺是灵太后的妹妹捐建的。她们两个都是为了替父亲积阴德,所以用他的封号“秦太上公”作寺名,当时的人叫它“双女寺”。两寺靠近洛水,大树参天,各有一座五层佛塔,高达五十丈,雕饰得精美绝伦。在斋戒的时候,常有供品从皇宫中送来,其豪华的程度是其他各寺不能比的。
寺东有汉光武帝所建筑的灵台,底部虽已塌坏,但还有五丈多高。灵台往东有读书人的辟雍,是魏武帝所建。到了北魏的正光年间,在辟雍的西南侧又建了明堂,上圆下方,四门八窗。
由于北朝时期到处都是乱兵,州郡纷纷失陷,因此北魏朝廷在明堂的北面设立了募征格,对从军的人授予旷野将军、偏将军、裨将军等官职。当时从军的士兵号称明堂队。其中有一位叫骆子渊的勇猛的士兵,曾经守卫在彭城,他的战友在休假返回京城的时候,子渊写信托他带到家中,并且交代:“我家在灵台南面,靠近洛水。你只要到了那里,我家人就会出来相见。”
战友根据他的说法来到灵台的南面,但完全看不到什么人家。正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白发老翁走来,于是战友上前询问。老翁说:“这是我的儿子!”于是带着送信的战友回到了家里。
送信的人只见宏伟宽敞的馆室楼阁,房屋华丽美观。落座后,送信者看到婢女抱了一个死婴走过,他感到非常奇怪。一会儿酒菜具备,都是色泽光艳的佳肴,香美无比。饭后,送信人告辞,老翁送到门外:“恐怕难以再会了。”走了不远,送信人回头,再也不见先前的楼馆,只有高高的河岸对着河水,绿色的波浪滚滚东流。他唯独看到一个十五岁上下的小男孩,刚刚被淹死,鼻子中还流着血。等他回到彭城,子渊已经不见了。原来,与他一同服役三年的子渊,就是洛水之神。
建中寺
建中寺原来是宦官刘腾的住宅,气派和规模都超过了应有的规格。方圆一里之内,廊屋一间接着一间。其宽敞富丽的程度,就算是皇族中也没人能赶得上。
刘腾住宅的东侧有太仆寺,是从前魏相国司马文王司马昭的官邸,里面还有领军将军元乂的宅邸。
元乂是江阳王继的儿子,又是太后的妹婿。熙平初年,明帝年幼,太后把元乂当作心腹之臣来信任,结果得到的反而是禁闭永巷长达六年的结果。太后痛心地说:“真正养虎咬自己,把小蛇育成大蛇!”
太后返归政位后,诛杀元乂等人,没收刘腾的田宅,把这所宅子赏赐给了高阳王雍。
后来,尚书令、乐平王尔朱世隆为了替家人求福,就把这所宅邸改为寺院。朱漆的楼门与黄色的阁楼,称得上是迁宫。前厅做了佛殿,后堂做了讲堂。厅堂内到处装饰着金色的莲花宝盖。另有一座凉风堂,原先是刘腾的避暑之处,常年清凉无比,夏天也没有苍蝇,还有已生长了千万年的树木。
《贞观政要》:中国梦的古代范例
【《贞观政要》其书】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三百九十七个“帝”和一百六十二个“王”,在这些帝王之中,真正算得上宽容虚心、勤政爱民、以德服人的皇帝不多,但是唐太宗是公认的一个。虽然他的文采不如李煜,书画不如赵佶,谋略不如诸葛亮,用兵不如孙武,但他却是比这些人都成功的领袖。因为他有一颗作为普通人的虚心好学、善于听取意见的心。
《贞观政要》是一本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的书,为了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贞观政要》名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解读:照铜镜可以整理自己的穿着;借鉴古人可以知道兴亡成败的道理;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在魏徵死后,唐太宗伤心地说:“我没有了宝贵的镜子。”正是因为有众多的“镜子”,唐太宗才能够成为一个从任何角度看都了不起的帝王。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解读:想要使天下安定,先要保持自身的正直。唐太宗身为一国之君,懂得从自己为人处世出发来治理国家的道理。其实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领导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想要赢得朋友的尊重和信赖,也要从自己的身上找方法,问问自己是否值得别人尊重和信赖。
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解读:打江山的困难已经成为过去了,守江山的困难,我今后还要和众位大臣一起慎重对待。很多人打下了江山,还没有稳固基业,就急于享乐。其实,要守好自己的成绩,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
神化潜通,无为而治,德之上也。
解读:在潜移默化中,以无为来治天下,这才是上上的德。“无为”,就是不建宫殿,不选秀女,不铺张浪费,不举行大的政治活动。在这种自然淳朴的政治中,帮助人民恢复正常的生活,这是历代君王都很少办到的事情。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解读:我(魏徵)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先要让它的根稳固;想要河水不枯竭,先要让它的源头通畅;想要国家安宁,先要行善积德。不要将目光紧锁在结果上,而要学会看到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从根源上去努力。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解读:对朝廷的埋怨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是老百姓的心声,就要怀着敬畏的心听取。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如水,明君不能等到被水淹没的时候再后悔。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
解读: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引发的,在小事上不慎重,积累成大事情就不好挽救了。要想避免大的麻烦,就要解决好每一个小问题。“细节之中有魔鬼”,小妖还好对付,大魔就难收拾了。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
解读:一个人要想看清楚自己的容貌,就要找一面明亮的镜子。在哈哈镜中是看不出真实的样子的,在没有原则的人身上,也看不出自己的不足,只有和那些优秀的人比较,才能看到自身的潜力。
【《贞观政要》故事】
虚心使人进步
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问魏徵:“我克己奉公,一心一意治理朝政,仰慕前代圣贤,并努力效仿他们,将积累美德、增加仁义、建立功业、为民谋利这四个方面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实施。可是,人常常没有自知之明,我不知道我所说的这几件事,做得好还是不好。”魏徵回答道:“德、仁、功、利陛下都能做得到。对内平定祸乱,对外攘除戎狄,是陛下所建的功;安顿百姓,使其各有生计,是陛下所谋的利。这么说来,功与利所占居多,只有德与仁,还需要陛下自强不息,躬行实践,那么在将来一定是可以做好的。”
唐太宗以先贤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一直在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一个仁君、明君。德、仁、功、利就是他的目标,让别人评价自己与目标相差还有多远,更加客观和有激励作用。其实唐太宗不仅是在道德上要求自己见贤思齐,在治理国家上,他也常常拿自己和前代的君王做比较。他说存在了八百年的周朝和二世而亡的秦朝之间的最大差异,就在于领导者是否为自己的子民着想。秦朝后期的统治者纵情声色,横征暴敛,所以王朝瞬间倒塌。
《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
【《资治通鉴》其书】
一代伟人毛泽东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资治通鉴》,前前后后读了十七遍。除了借鉴其中的用人之道,毛主席也很佩服司马光的著书毅力,赞叹他“从四十八岁的黄金时代完成了这项大工程,可以说是毅力与决心使然”。
《资治通鉴》约有三百万字,其中所记历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六年(959),前后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这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来告诫皇帝要懂得治国的道理,也让后人思考历史。
【《资治通鉴》名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解读: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明白,偏听偏信就会处于狭隘中,如同看不见一样。唐太宗的手下有很多名人,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李绩、李靖、马周等等,他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这样一来,唐太宗就能从各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们也要多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解读:只有讲诚信才能管理好民众,只有民众才能守卫好国家。赢得别人的信任是办事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的人才能很好地配合,这也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解读:送来大礼,说甜言蜜语,这样的人是古人所警惕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突然有人向你频频献殷勤,那么你就要想一想他是不是有意图了,因为真正的感情是不需要华丽的修饰的。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解读:得到了财富但是行为失态,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不义之财不可取,君子做事情永远要正大光明,经得起别人的追问。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解读: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设法改变了。但是与其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被动变化,不如早些就做好应变的准备,未雨绸缪。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解读:一辈子一句怨恨的话也不说,恐怕连圣人也觉得很难办到。抱怨是人的天性,但是抱怨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把抱怨的时间拿去行动,我们也就接近“圣人”了。
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解读:如果你能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也就常能有一碗饭吃了。不知道珍惜劳动的人,难免会有饿肚子的时候,只有亲身体验过辛苦的生活,才懂得珍惜拥有。
【《资治通鉴》故事】
司马光工作室
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皇帝给他开了不少绿灯。除了允许其借阅国家所有的图书资料,神宗还赏赐给司马光三千四百卷参考书。修书所需笔、墨、绢、帛,以及果饵之费,尽由国家供给,他著书的条件非常优越。
司马光工作室成员还包括刘恕、刘攽、范祖禹和儿子司马康。他们既是当时一流的史学家,又与司马光在政治、史学上观点一致,因此能在编书中各显其才,通力合作。在具体分工上,司马光当然是总编和录排编校总指挥。
《通鉴》的编写,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一,排列丛目;第二,编写长编;第三,删改定稿。一二两步,在主编指导下由助手完成,第三步则完全由主编司马光一人完成。
编完一部《资治通鉴》,剩下没用的材料堆积有两屋之多,皆蝇头小字,字字端谨,无一字潦草。书成之后,六十六岁的司马光身患了各种编辑职业病:“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
据说司马光睡觉用的枕头,不是那种普通的可以使睡觉舒适的枕头,而是一段圆木头。头枕在上面,难以睡安稳,只要稍稍一动,他就被惊醒,遂立即起来,挑灯夜读,刻苦用功,因此有“警枕”一说。
三通:行为的制度规范
【“三通”之书】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综合性的书,但是专门讲某一个领域的书不多。在政治上,有一套“三通”,是历来学习古代政治制度必不可少的参考书。那么到底是哪“三通”呢?
“三通”指的是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和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通典》记载了自上古至唐代宗时期历代典制的沿革,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对唐代的制度的叙述尤为详尽。
《通志》是南宋郑樵独自编撰的,是从上古到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略、列传五部分。他在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本五略上有很大的创造,使他的书籍独树一帜。
《文献通考》为元代马端临撰,记载了从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内容非常详细全面,有田赋、钱币、户口、选举、学校、宗庙、乐、兵、刑等二十四门。除了承接《通典》,还采取当时人的论议和其他文献等,内容比《通典》丰富,所记宋朝制度更加详备。
【“三通”名句】
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
解读:要以富强国家、安顿民生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是杜佑写《通典》的原因,他不希望再发生安史之乱之类的事情,于是著书立说,以警后世。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有心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懂得崇拜正直的人、厌恶卑鄙的人,他们是维护正义的战士。
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
解读:要想让国家变得合乎礼治,就要先进行教化,但是教育要有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保证人民生活的温饱。杜佑在《通典》序篇中,强调把政治建立在人民能够温饱的基础上。杜佑希望皇帝要从富足人民的生活上下功夫,只有让普通老百姓没有基本生活的忧虑,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素质。
有志于经邦稽古者,或有考焉。
解读:想要治理国家或者研究文献的人,或许可以拿来参考。这是马端临写《文献通考》的原因。
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杨雄。
解读:郑樵喜欢写文章,但是不讲究华丽的辞藻,自认为不比西汉的刘向、杨雄这些大学问家差。郑樵是一个很孤傲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写完《通志》,梁启超称赞他是难得的博学之人。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解读:录取读书人不问他的家庭情况,婚嫁联姻不问对方的门第背景。这是郑樵记录的宋代人的社会习俗,可见当时的风气已经很开放,如同现在的自由考试、自由恋爱一样。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就是在这些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来的。
【“三通”故事】
厚积薄发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这三本书,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才酝酿成熟的。
《通典》的修撰用了整整三十五年的时间,由于杜佑本身是唐代的一个地方官,因此他对政治有更深的体会和更丰富的经验,但是这并没有使他急于求成,反而让他更加细心体会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的得失,来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政策提供指导。
《通志》的作者宋代郑樵,从十六岁开始谢绝人事,闭门读书,他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无心于官场,自己一个人住在深深的夹漈山中读书、讲学三十年,所以人称他为“夹漈先生”。郑樵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代表,他坚持了五十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血之作。
而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他从三十四岁一直写到五十四岁,也是一部凝聚了二十年心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