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事物很难具体地表达出来。表达的往往是一种个人感受,是自我的价值判断。无论他如何表达,都很容易产生嬗变和误解。我们很难吸收,吸收了也容易脱离自身实际。内心的事物只能针对当时的情形以当时的语境讲给合适的人听,所以古代的智者都采取述而不作的做法。脱离了他讲述的情形、讲述的语境、讲述的对象,他根本无法保证读者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依然有很多智者想要有所作为,或想抚慰人们的心灵,或想解释世间万事万物,或想让人在痛苦中得到解脱,或想让人的境界得到提升。以文字来表达不可言说的事物,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他们依然找到了方法。那就是使用比喻的写作手法。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人的内心本不可言说,然而他们通过对比喻近乎极致的运用,将我们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比如诸子百家,其思想光辉灿烂,其文字至今都在让我们仰望。他们用一个个故事或者简单的事物隐喻我们的世界,让读者在生活中感受作者用文字造就的情境,达到感同身受,触类旁通的目的。
用比喻的手法可以达到文字本身无法达到的高度,可以描述不可言说的内容。但所借用的事物往往生硬粗糙、晦涩难懂,让人不知所云。
老子写的《道德经》即是如此。老子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表达他的内心。笔者可以确认的是,老子对于内心的表达已经到了无法逾越的高度。人的本质在2000多年前,在当代,在2000年后都没有什么差别,《道德经》可以指导诸子百家,也可以指导当代的我们,同样也可以抚慰千百年后人们的心灵。同时,老子的意境绝顶凌云,老子的表达纵横交错,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如果不能从老子所借用事物本身跳出来,所理解的内容始终无法印证或适从。
然而当代世事的庞杂、信息的便捷、文字的丰富乃至读者思想的自由和对价值的追求,给了我们历代以来都难以想象的机遇,我们可以从更加宽广的视野去思考道德经的内涵。只要我们理解了《道德经》文本的意思,就可以去推断其想要比喻成什么;只要我们感受到了其比喻的事物,就可以琢磨字里行间的意思。直至循环往复,将其思想串联成型。
始终需要知道,老子写的文章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在给我们展示一些东西。关键是要找到解读的这一把钥匙。
笔者以老子帛书甲本为《道德经》的原本,基本按照《道德经》分章的习惯进行分章。将“道”理解为我们的人生,在物则为轨迹。“德”则是在人生中符合轨迹的行为。全书分为人生篇、处世篇、价值篇、实现篇四个篇目,基本上可以做到前后相连、脉络清晰、理气贯通。
当然,笔者这一过程并不是将《道德经》提炼提升的过程。《道德经》堪称完美。笔者只是结合自我的理解和当下的用语,对其进行粗浅的解释。笔者所列的标题及篇目提纲更加只是辅助,只是便于理解《道德经》。如果放弃场景的感悟,却求诸理性的总结,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道德经》能够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不仅在于其阐述的关于我们的心灵,也在其表达的方式确保了在历史传承中永不过时。《道德经》的解释是开放性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形、不同的语境,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笔者以人生为道能够让《道德经》的脉络更加清晰,理解更加顺畅,但同样限制了解释的开放性。然而能够撷取这一枝鲜花,笔者已经感到自傲。也许在有的读者看来所讲述的只不过是心灵鸡汤,但笔者同样相信已经阐述了我们内心极为隐秘的部分,能够对感同身受者予以帮助,希望读者能够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