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态批评理论研究
- 马特
- 5843字
- 2021-03-15 17:47:00
第四节 生态批评的盲点:城市的缺席
从前文所梳理的生态批评研究的国内外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批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至今,虽已成为文学理论界的显学,其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多样化,但研究对象大多为文学中的自然书写,城市维度一直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成为一种缺席的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愈加复杂而明显,在这一背景下,本应成为重要一环的城市生态批评研究却陷入了漫长的断层与沉寂期。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长期存在的城市—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所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阐释作为文本的城市,还是在文本中再现的城市,城市与自然一直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之中,导致城市成为自然书写中的一种空隙。[87]
在西方世界中,城市与自然长期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这种对立不仅存在于现实的世界里,也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首先是日常生活中政府行政机构的划分。目前,世界各国设立的环境部与管理城市建设或人口居住问题的部门基本是相互独立的,因而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也常常各司其职,很少会进行相互协作或彼此之间的沟通。此外,在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这种二元对立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例如,大学里的学科设置往往将城市规划专业与环境研究专业安排在不同的院系,二者相互独立,很少会开设共同的课程。在学术话语中,以1995年至2000年为例,在9家主要的生态研究杂志上发表的六千余篇学术论文中,只有0.2%涉及城市[88]。以罗尔斯顿等人为代表的环境伦理学理论研究者,更是只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拒绝将人造环境纳入关注的范畴[89]。
相比于现实世界中对城市与自然的二元划分,在文学想象的世界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学话语中,又以城市化程度最高的美国文学为代表。在美国的自然书写传统中,荒野书写和边疆文学则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的城市文本可谓极度匮乏。迈克尔·班内特(Michael Bennett)曾指出,“尽管在创作和文学课堂中涌现出大量以环境为主题的文本,其中却鲜有文学文本超出荒野空间的范围,涉及城市空间”[90]。可以说,自现代城市出现伊始,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语境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位置。因此,相比于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酷儿理论、底层理论、全球化理论等各种文学批评流派在美国城市文学批评领域内的丰硕成果,生态批评研究在美国城市文学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生态批评中城市视角的“缺席”源于城市自然文本的匮乏,而究其原因,不仅涉及历史原因和经济因素,也与城市研究理论本身不可分割。
历史上,欧洲移民经过漫长的海上航行,离开原本居住的发展成熟的欧洲城市,横跨大西洋登陆美洲大陆。相较于旧的欧洲城市生活,未经开发的美洲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一个“新的伊甸园”,而这种早期移民生活对新伊甸园的愿景与对旧世界的疏离导致了将原始自然与城市空间相对立的意识。理查德·利罕(Richard Lehan)曾提出,美国城市与欧洲城市在城市经验层面存在着差异:“在欧洲,城市的定位是相对于城市的中世纪起源及其自封建主义的转型。而在美国,城市的定义则是与荒野经验和边疆经验相对的。”[91]可以说,在美国文学发展的二百余年里,腐败的城市空间与纯洁的乡野空间之间的二元对立一直笼罩着美国文学的城市叙事,而这一意识又被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自然书写的传统进一步强化[92]。在这一背景下,城市不仅大多以黑暗、单调、令人压抑的负面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且常常被看作是自然的对立面。作家的城市书写的重点也常常放在伴随城市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上,自然与人类的关联也被认为因城市的介入而日趋疏远。
导致文学文本中城市与自然对立的另一客观原因是经济因素。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土地的开发价值与金钱利益迅速增高。在城市人口增长的驱动下,城市土地和居住空间不足的问题也愈加凸显。由于在现有城市的有限空间内进一步开发土地十分受限,因此未经开发的土地——尤其是城市周边郊区的“自然”空间——的商品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也促使城市内部及周边土地商业价值增长,吸引了蜂拥而至的土地开发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偏远的荒野地区——如亚马逊雨林等自然空间——的土地保护与开发问题。与之相对,对城市周边地区以及城市内的公共空间的开发却直至最近才得到人们的关注。实际上,一直以来对城市自然的忽视不仅未能解决城市用地紧缺的问题,更加剧了对现有城市环境内自然空间的破坏,最终导致了城市自然文本的稀缺。
此外,城市研究理论中的一些误区也间接导致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分离甚至对立。在面对城市空间中的各类问题时,部分城市研究者在探寻解决方案时并未将自然环境纳入视野,而是在人造空间内故步自封。例如,美国著名社会批评家昆斯勒(James Howard Kunstler)在《乌有之乡的地理学:论美国人造环境的兴衰》(The Geography of Nowhere: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merica's Man-Made Landscape)中对美国城市的人造空间进行了批判[93]。他以城市中的连锁商店为例子,认为即使是不同城市的连锁店其外观也是一致的,这使得各个城市看起来千篇一律,似乎难以将拥有同一家连锁店的城市甲区别于城市乙。换言之,他认为现代城市空间缺乏多样性。虽然昆斯勒本人是城市的积极推崇者,但他的观点只关注如何增强人造环境的多样性,却忽视了城市中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真正的自然并非在城市边沿戛然而止,而是增加城市空间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类似这一类的城市研究理论也间接加深了认为城市自然环境微不足道的观念,间接地导致了人们对城市自然的持续破坏。
当今的世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自生态批评最初形成,到经过四波浪潮的不断发展,如何应对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批评研究的核心。布依尔曾提出,生态批评学者总体上并未将生态批评本身定义为一种研究范式、研究框架或研究方法,而是将其看做一种具有适应性的实践行为:与其说是受研究范式驱使,更多地是被现实问题所驱使[94]。生态批评作为一种“着眼于地球本身的研究方法”[95],认为“人类文化与物理世界息息相关,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96]。换言之,“生态”(eco-)的前缀不只包含生物学上的意义,也指代了更广义的人类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自然环境不仅是自然与文化相遇的场所,也是多种社会力量博弈的空间。换言之,城市自然书写中的自然既是想象中的自然环境,也是城市社会史框架下现实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态学家布克钦指出,环境问题的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层的社会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建立在对现存社会状态的深刻认知的基础之上,包括经济、种族、文化、性别与自然等因素[97]。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生态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文本中的自然书写,即作家在想象中建构的自然环境。然而,环境不仅是地理学实体,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具有多维度的意义。只有将环境置于物质、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综合构成的框架之下,我们才能将文学文本中想象的环境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环境连接起来,对其有全面的认识。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生态批评开始包含其他研究对象,如动物、城市、科技、垃圾、身体等等[98]。其后,生态批评内部衍生出多个新的研究领域,关注城市自然环境的城市生态批评即是其中之一。城市生态批评不仅研究城市自然环境本身,还关注人类世界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将环境研究、文化研究与城市研究联系起来。相比于传统生态批评理论对荒野自然的推崇,生态批评转向“城市”维度不仅是对自身研究范畴的一次拓展,也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
[1][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许亮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页。
[3][美]亨利·梭罗:《瓦尔登湖》,王燕珍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94页。
[4]qtd.in James Thorpe,Thoreau's Walden,San Marino: The Huntington Library,1977,p.22.
[5]程虹:《宁静无价 英美自然文学散论》,《宁静无价:英美自然文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6][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舒新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09页。
[8][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舒新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10页。
[10]Karl Kroeber,“Home at Grasmere: Ecological Holiness,”PMLA 89(1974): 132-141.
[18]Greg Garrard,Ecocriticism,New York: Routledge,2004,p.3.
[21][美]卡洛琳·麦西特:《自然之死》,吴国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22]Susan Griffin,Woman and Nature: The Roaring Inside He,New York: Harper & Row,1978,p.226.
[23][美]C.斯普瑞特耐克:《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秦喜清译,《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24]Greg Garrard,Ecocriticism,New York: Routledge,2004,p.5.
[36]Scott Slovic,“Editor's Note”,ISLE,Vol.19,no.4(Autumn 2012),pp.619-621.
[44]程虹:《寻归荒野》(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45]王宁等编译:《新文学史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47]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史》,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50]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51]王诺:《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2]刘文良:《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3]宋丽丽:《生态批评:向自然延伸的文学批评视野》,《江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4]龙娟:《环境文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方丽:《环境的想象: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
[56]刘蓓:《着眼于“环境”的生态批评——劳伦斯·布伊尔的研究特色及其启示》,《东方丛刊》2010年第3期。
[57]方红:《论劳伦斯·布尔的环境文学批评理论》,《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
[58]李晓明:《文学研究视野中环境的重新阐释——评析劳伦斯·布依尔的生态批评话语》,《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
[62]周湘鲁:《俄罗斯生态文学》,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63]王育烽:《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美国现当代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4]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申富英:《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6]袁霞:《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67]宁梅:《生态批评与文化重建:加里·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8]央泉:《生态批评视域下的麦尔维尔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9]徐向英:《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斯坦贝克研究》,华夏出版社2018年版。
[70]赵媛媛:《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1]南宫梅芳、朱红梅、武田田等:《生态女性主义:性别、文化与自然的文学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72]戴桂玉:《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主体身份研究:解读美国文学作品中主体身份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73]吴琳:《美国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74]华媛媛:《美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75]韦清琦:《知雄守雌——生态女性主义于跨文化语境里的再阐释》,《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76]周铭:《从男性个人主义到女性环境主义的嬗变——威拉·凯瑟小说 〈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外国文学》2006年第3期。
[77]龙娟:《美国环境文学:弘扬环境正义的绿色之思》,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78]李玲:《从荒野描写到毒物描写:美国环境文学的两个维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79]钟再强:《关爱生命、悲天怜人:从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阈解读库切的生态观》,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80]李长中主编:《生态批评与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81]苗福光:《文学生态学:为了濒危的星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82]温晶晶:《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生态伦理批评》,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83]温晶晶:《盖思凯夫人作品伦理思想的生态批评》,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4]韦清琦:《绿袖子舞起来:对生态批评的阐发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5]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博士论文,山东大学,2006年。
[86]肖锦凤、李玲:《生态批评与道家哲学视阈下的弗罗斯特诗歌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7]本章的部分内容曾出现在本书作者的论文《从缺席到在场:生态批评的城市维度》中,载《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4期,特此说明。
[88]Lisa Benton-Short and John Rennie Short,Cities and Nature,New York: Routledge,2008,p.141.
[97]Murray Bookchin,Social Ecology and Communalism,Oakland,CA: AK Press,2007,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