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近现代音乐

近代日本音乐从16 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包括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到大正、昭和时代前期。日本此时期国家逐步统一,封建社会确立,建立近代国家,民族音乐走向全面发展。这也是西洋音乐传入日本时代、音乐教育制度得以确立时期,吸收并普及西方音乐。现代音乐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是日本民主化时期,新日本音乐得到创造与发展。

一 近代初期

近代开始于安土桃山时代。这时平曲逐步走向衰落,能乐开始固定化,基督教音乐开始传入,净琉璃、地歌、长吹等三味线音乐及筝曲等,都得以产生和发展。

“净琉璃”一名源自以牛若丸和净琉璃姬的恋爱为题材的《净琉璃姬物语》。先是朗诵,后带上曲调,继而以琵琶伴奏进行说唱。三味线传入以后,又开始用三味线伴奏说唱净琉璃。用三味线伴奏的净琉璃由泽佳和泷野两人传之后世,并产生了多种流派。

净琉璃用三味线伴奏演唱后在歌曲系统形成了三味线组歌。三味线组歌共有30多曲,由多个作者分几次完成。30 多首曲分为本手、破手和其他三组。本手组包括《琉球组》七曲。三味线组歌的本手组是以大体固定的旋律型为不够规则的词型谱曲,在歌词中插入不表达意义的口杂子词,把母音演唱形成多装饰的音乐旋律。

日本的筝是平安时代由中国传入的,最初只是雅乐合奏乐器中的一种。主要在九州北部的上流社会女子中流行。在九州筝音乐的基础上,日本本土音乐最后创制成筑紫流筝曲。其乐曲包括天乐歌曲、“朗咏”(雅乐)、器乐曲和以汉诗为依据的作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流派。

一节切在近代初期由于名人大森宗勋的研究和创制乐器而获得普及。一节切当时还是民间小歌及流行歌曲的伴奏。

1549年天主教会音乐的弥撒曲传入日本,成为用日语演唱的宗教音乐。与此同时,风琴、古钢琴和古提琴等也从欧洲传入日本。基督教音乐由于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的镇压而对日本传统音乐没产生什么影响就根绝了。

此时期由于基督教继大名兴办基督教教育的学校,音乐教育获得发展。学校在开设神学、拉丁语的同时,还讲授音乐、美术等课程,对欧洲音乐也有所引进传播,音乐教育获得较大发展。

二 近代前期

近代日本结束战乱,国家有近三百年的和平统一时期,政治、思想、经济和艺术都获得极大发展。江户时代的音乐被称为近代邦乐,其本质上是商人阶级的音乐。这是真正表现日本国民性的音乐。这个时期音乐也体现出某种等级制度。如贵族的雅乐、武士的能乐、庶民的三味线和筝曲等。

净琉璃和长吹的发展。净琉璃的祖师是萨摩净云和杉山丹俊掾。前者的说唱方法华丽,后者质朴。由他们两人开创的净琉璃被称为古净琉璃。古净琉璃内容脱离现实,以旋律为主,缺乏戏剧性。净琉璃后转移至江户发展,分化为金平节、外记节、大萨摩节、胞前节、半太夫节及河东节等。长吹也是长歌,但通常提到“长吹”,专指江户长吹,说长歌则指上方长歌。江户长吹的音乐华丽,富于节奏感,而上方长歌则是以旋律为中心的一种质朴音乐。享保一室历时期(1716—1763)舞踊剧盛行,其伴奏音乐长吹也迅速发展。长吹真正脱离地歌形成自觉独立品格是文化、文政时期。这个时期长吹从剧场走入室内,转化为“宴席长吹”。同时,净琉璃中的大萨摩节与长吹相结合,形成“大萨摩物”。幕府末期,长吹获得极大发展,特色明显,曲子的内容和歌词严肃而高尚。

筝曲与地歌本是不同的音乐体裁,都仅仅是家庭音乐,在元禄年间相互交流配合后被当作同一种体裁了。在筝曲的发展过程中,八桥检校是一位极为重要的关键性人物。他开创了筝曲创作的先河,并且改革了筝的定弦法。他以律音阶为依据,在定弦法中加入了半音。地歌包括三味线组歌、长歌及端歌,在此时期也都获得了较大发展。

三 近代中期

近代是外来音乐,特别是西方音乐与日本传统音乐相影响、结合并发展的时代。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引进西方近代文化,西方的后期浪漫派、印象派、表现派以及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都对日本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产生了影响。

明治五年(1872),日本政府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明确规定中小学要加强音乐教育,小学教唱歌,中学教器乐。明治十二年(1879)又专门设置了音乐调查研究机构,对教育制的研究与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其目标是将东西方音乐结合,创新日本音乐,发展日本音乐。明治二十年(1887),日本创建了东京音乐学校,伊泽修二为第一任校长。

西方音乐传入日本首先从军乐开始。天保年间,长崎就曾组建荷兰式的鼓笛队。1869年,才正式创建了铜管乐队。而西方音乐真正传入日本,则是乐享音乐学校建立,并请外国教师赴日任教之后。随后,西洋音乐会、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歌剧不断引进日本。此阶段日本本土传统音乐及音乐教育都有了较大发展。在对传统音乐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传统音乐的五线谱化,出版了《筝曲集》和最早的日本音乐史著作《歌舞音乐略史》(小中村清矩)。与此同时,筝曲、长吹、净琉璃及琵琶都有一定发展,并形成新的流派。

明治时期,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音乐成为教学内容的科目,日本国家有组织、有体系的音乐教育逐渐形成。有的音乐家将传统的日本音乐译成了五线谱,并出版《音乐问答》 《乐典》和《唱歌挂图》等音乐书籍。

四 近代后期

近代后期包括大正和昭和两个时代。这个时期日本在上阶段引进模仿西方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和创新,形成了新日本音乐。大正九年(1920)东京有乐座举行了本居长世和宫城道雄的音乐作品演奏会。尺八演奏家古田晴风称这个演奏会为“新日本音乐”。宫城道雄从西洋音乐中吸取能够融合于传统音乐的因素,改造了传统音乐,真正脱离了对西方音乐的模仿。这时日本音乐真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划时代意义。

新日本音乐的出现,对日本音乐界影响很大,邦乐也不得不进行创新,发展成新邦乐。当时东京盲人学校的很多音乐人都投入新邦乐的创作,如久本玄智、山川园松、宫下秀二列等。随后也影响到筝曲界、雅乐界、净琉璃界和琵琶界,各界都有所创新。

传统音乐的研究也有进展,田边尚雄为研究传统音乐做了很多工作。他既研究日本音乐的音阶、乐器,又研究日本音乐史,而且用的还是实质性的科学方法。他也是日本比较音乐学、乐器学和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开创者。由于他和山田耕笮等人的努力,西方的管弦乐歌剧也被引进日本,并获得极大成功。

五 现代音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音乐发展也呈混乱状态。在停战后逐步稳定的条件下,西方音乐才在日本慢慢恢复起来,开始定期举行音乐会、独奏会,西洋音乐唱片开始再版,外国的音乐家不断访问日本,随之传统音乐、音乐教育也得到发展。

现代日本传统音乐的研究、表演和创作都有创新进步。战后对传统音乐研究的著作也多起来,如田边尚雄的《日本的音乐》、吉川英夫的《日本音乐的性格》、小泉文夫的《日本传统音乐的研究I》等。通过建立演出团体,音乐表演也开始繁荣起来。在创作方面,在近一个世纪的模仿吸收西洋音乐的基础上,真正具有日本民族性的新音乐作品也不断创作出来。这些作品以发扬日本民族精神为目标,逐步成为现代音乐的主体。

日本山川秀美,风景如画,空气清新。音乐非常发达,然而影响世界的大音乐家还是不多见。其原因考察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日本语言多发音于喉,故歌声虽丽豪,但传得不远,不像西方人歌唱时发自丹田,余音绕梁。第二,人的修养是儒学、佛学最为重要的内容,学者在于立德,最基本的就是要静思反省自己,因而科学实验技术取得进步影响了音乐的发展。第三,日本人崇尚朴素,爱惜金钱,收藏乐器的人很少。第四,一百多年前,将军势力很大,禁止民众娱乐,以杜绝奢侈防止动乱,故而那时只有金鼓杀伐之音,而无雅颂的音乐。日本人善于学习他人所长,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当然,他们从西方各国及中国学到不少东西,使本国的音乐得到丰富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