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走出去”创新研究
- 戚德祥
- 999字
- 2021-01-06 18:54:17
一 中国图书难以“走出去”的主要原因
1.我国尚未形成强势出版
欧美、日本等国家虽然每年的图书出版总量并非国际上最多,但其作为国际出版强国的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出版业从图书出版数量上讲已经是个出版大国,但从出版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以及在国际出版业的地位来讲,还不是出版强国。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化水平不高,缺少真正有分量的国际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不够大。相比国际知名出版机构,我们在发展理念、管理模式、产品质量、营销渠道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制约了我们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也影响了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2.有的出版企业未将国际化纳入总体发展战略
中国出版业是典型的“内向型”产业,国内市场很大,即使不“走出去”,对出版企业发展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因此有些出版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的出版企业只是为了应付评估或获取项目资助而参与“走出去”,并没有把“走出去”当作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没有明确的国际化战略和发展规划。
3.缺少合适的“走出去”产品
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语言等的不同,我国出版业的版权贸易受到了制约。一方面,在 “走出去” 过程中还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外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习惯,出版的“走出去”图书凭自我感觉,不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外国人不喜欢看;另一方面,选择图书过于经典,在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下,外国人看不懂。要想使我们的图书真正走入国际主流渠道,出版企业应从内容定位、读者对象定位、输出方向、语言转换、推介方式等角度进行版权贸易图书策划。
4.语言本土化不够
“走出去”图书因外文翻译不地道而影响了我国图书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中国出版业缺乏高水平翻译人才,特别是能够高质量地把中文图书以外文的思想、思路翻译表达成外文的人才,无法满足图书版权输出扩大的要求。很多外国出版人士认为,造成版权贸易逆差的原因“首先是语言因素”,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语言隔阂。
5.缺乏具有经验的专业版权贸易人员
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既懂翻译又精通出版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出版业在版权贸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版企业缺少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版权贸易规则、掌握一定版权贸易谈判技巧、具备较强版权贸易业务能力的版权人才。而出版业国际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正决定了出版“走出去”的广度与深度。